導致項羽兵敗自殺的致命錯誤分別是什麼?

文史磚家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帶領五萬楚軍,破釜沉舟,一舉消滅秦軍主力。嚇得諸侯將領膽戰心驚。最終卻敗給了混混劉邦,落得個自殺身亡的下場,不得不令人唏噓。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項羽失敗的原因。在筆者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項羽個人能力太強。

個人能力強是好事,但是,作為領導,個人能力太強有時也不是什麼好事。

項羽就是個人能力太強,而又不注意培養部下。項羽手下本來也是猛將如雲,出名的就有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等人。可是每次打仗,項羽都衝鋒在前,不注意發揮部下的能力,這些部下缺少單獨作戰的機會,也就缺少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分封天下之後,齊地作亂,項羽帶兵征討,劉邦趁機出關,項羽就不能兩邊兼顧了。

楚漢戰爭的關鍵時期,韓信進攻齊國,項羽和劉邦打仗,實在抽不開身,派龍且支援齊國,被韓信滅掉,是項羽的一大損失。

這也看出,龍且等人雖然是猛將,但是長時間跟著更加勇猛的老大,已經缺少那種總攬全局的能力,讓他們獨當一面的時候,很容易就失敗了。

劉邦就不一樣了,出謀劃策,不如張良;運籌帷幄,不如韓信;治理國家,不如蕭何。可是,劉邦派出一個韓信就能平定趙、齊等大片土地。

二、剛愎自用,缺少遠見。

項羽有一個謀士范增,而不能好好利用,韓信、陳平開始都是項羽的部下,後來投靠劉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項羽有一個謀士范增,還不能好好的利用。滅掉秦國之後,本應在關中稱王,又一門心思想回家去炫耀炫耀。這是缺少遠見的表現。

三、優柔寡斷、婦人之仁。

項羽打仗勇猛,但是在政治上表現得優柔寡斷,典型的例子就是就是在鴻門宴中沒有殺掉劉邦,而放虎歸山,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四、濫殺無辜、失掉民心。

項羽在征戰過程中濫殺無辜、動輒屠城,很難取得民眾的支持。在項梁死後,楚懷王實際掌握了楚國的政權,計劃滅秦的時候有兩項任務,一是北上救趙,二是西征滅秦。項羽本想和劉邦一起西征滅秦的,楚懷王就認為項羽殺伐過重,會激起民眾的激烈反抗,不利於迅速滅亡秦國,而不同意項羽西征。最終讓項羽北上救趙,讓劉邦西征滅秦。

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後,齊地田榮又舉兵作亂,項羽征討,本來很輕鬆殺掉了田榮,可是,還是因為項羽殺伐過重,激起齊地人民的不斷反抗,項羽陷入其中,給劉邦留下了兵出漢中的機會。

我認為,以上幾點是項羽失敗的原因。


師者新說


導致項羽兵敗自殺的的根本原因?

項羽是我國曆史上的一代梟雄,導致他最終飲恨自殺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本不是當皇帝的人!

這一點,項羽很像南唐後主李煜。生在帝王家,但並不想當帝王。項羽並沒有生在帝王家,但他的家庭出身並不不低。

項羽的出身非常顯赫,可以說是名門世家,乃是當年的項燕大將軍的後人。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項羽跟著叔父項梁起兵。注意,這時候的起義領袖可是項梁,而不是項羽。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項梁叔侄殺會稽太守殷通響應,任張楚政權上柱國(上柱國,原楚國置,是統領軍隊的最高將領),渡江西進,屢勝秦軍。陳勝死後,項梁聽從軍師範增之計,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懷王封項梁為武信君。所以,項梁才是楚君事實上的領袖!

可以這麼說,項羽的優點很突出,就是勇武過人,他天生的力大無窮,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另外還有很靈活的反應,基本上單打獨鬥無人能夠當其敵手。所以,自起兵伊始,項羽一直被當成領兵打仗的將軍在使用。

如果歷史一直這麼發展,項羽一定會成為一代名將,而不是那個著名的悲劇英雄。但是,歷史老兒跟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起義事業風生水起之後,項梁曾率軍擊敗秦將章邯,在雍丘陣斬秦將李由,後因輕敵,在定陶被章邯打敗,戰死。項梁死了,統領起義的任務自然交到項羽手上。這是歷史命運的決定。

但是,事實證明,項羽是一個優秀的將才,卻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

項羽統領起義事業之後犯了三個致命錯誤,說明他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

其一,天下初定之後大搞分封制。誰都知道,秦國之所以迅速崛起,關鍵在於建立了高度集權的國家機器,統一後實施了行之有效的郡縣制。但項羽看不到這點,重新走上了周代分封天下的老路子,把天下分成幾十個國家各自為政。把到手的蛋糕重新分出去,這是項羽失敗的根本,說明他缺乏治國的理念。

其二,匹夫之勇。項羽在勇猛上有餘:主要是戰敗章邯後,對十多萬降卒盡數坑殺,進關中後燒殺搶無惡不作,弒殺成性,毫無長遠考慮。地痞劉邦都知道約法三章,反映項羽在器局上的侷限。

其三,婦人之仁。既然弒殺,那麼幹脆壞人做到底,在鴻門宴上痛快拿下劉邦,消滅潛在勁敵。可是項羽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舉棋不定,最終痛失好局,可謂一把好牌砸在手上!

歸根結底,他就不是當皇帝的料!



週週說古今


這五個致命錯誤但凡粘上一個都不好勝利,項羽倒好,全佔了!

項羽是歷史上少有的英雄人物,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喜歡項羽的人都要比劉邦多一些,如果不是劉邦這個意外的話,那麼天下無疑就是項羽的,並且項羽的做人風格更加受人尊敬,不像劉邦一樣是一個市儈小人。

但是無論怎麼說,雖然項羽更加受世人尊敬,但最終的勝利者還是劉邦,這一點項羽有推脫不掉的責任,要知道項羽伐秦的時候劉邦還只是一個亭長,真可謂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項羽具體失敗的原因具體表現在這五個方面:

懷疑人心,用人不信

其實看後期劉邦的陣容就會發現,大多都是項羽陣營的,最終因為項羽的懷疑從而投奔劉邦,最為著名的就是韓信、陳平等。從這中就能看出一個問題,就是項羽重用楚人,比較排斥其他人員,所以這些原本有更大發展空間的武將和謀士最終都被項羽排斥出去,甚至最為依仗的范增也被項羽勸退。

楚人在項羽身邊能有多重用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項伯,鴻門宴本是一個絕佳的時機,但是因為項伯的告密和從中搗亂,那還有什麼楚漢之爭,並且項羽在事後並無太大危險,可見項羽對於楚人的信任和放縱,這也是陳平能用反間計將項羽身邊的人一個一個撬走的原因。

內心孤傲、英雄主義強烈

可以說楚軍因為項羽的影響,從而產生了一些不易察覺的心理,就是以項羽為首,只要有項羽存在那麼士氣就自然提升了,相反,沒有項羽的存在,楚軍就好像群龍無首沒有一個絕對的領導者,並且項羽的謀略是公認的不行,於是排除項羽坐鎮後方指揮三軍的可能,但項羽只有一個人,於是項羽身在哪裡,哪裡就贏,但項羽不在的地方往往潰敗的非常快。

項羽內心崇尚的是什麼?自然是英雄主義,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漢軍可以說看到他都非常的害怕,在武將樓煩讓楚軍束手無策的時候,項羽只是出面一次,就嚇得樓煩帶兵撤退,可見其威望,但正因為如此,項羽的英雄主義讓下屬都變成了碌碌之輩,只在乎衝鋒陷陣,至於謀略,需要嗎?

優柔寡斷

這是項羽最讓人可惜的一點,也是他失敗的最大原因,難以想象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絕世武將,在處理事情上是如此的猶豫,完全沒有一點戰場上殺敵的風範,在鴻門宴上,被劉邦的三言兩語就說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凡狠下心,天下間哪裡還有漢軍的存在?

繼續沿用分封制

在項羽當上楚王之後做了一番讓天下人看不懂的操作,就是將有功之臣封為諸侯,分封一定的土地,周朝的滅亡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各地諸侯權力太大最終直接無視了周王朝,這才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

而項羽就好像看不到其中的弊端一樣執意分封,這造成了什麼結局呢?就是忠心耿耿的季布最終都背叛了項羽,而其他諸侯自然不會再跟項羽同心,心中想著的肯定是壯大自己的實力,從而逐鹿中原,就跟春秋亂世一樣。

不重視百姓

劉邦雖然不如項羽,但是願意約法三章來維護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內心深處還是擁立劉邦的,其實劉邦做的也沒什麼,但是跟項羽對比的話,就會發現劉邦的政策是多麼的好,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都要從項羽分封天下說起了,項羽稱霸之後,天下再一次進入到了春秋那樣的時代,亂世對誰迫害最深?自然是百姓了,長期征戰需要軍費和糧草,這些從哪來呢,自然是由百姓提供,你說這樣百姓還會愛戴項羽嗎?要我說,就算劉邦不起兵也會有其他人起兵,只不過從抗秦變成了抗楚。

總結

項羽毫無疑問是一個英雄,一個優秀的將軍,但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統治者,項羽從來沒有重視自己的過錯,認為武力可以戰勝一切,自己的言語就是絕對的命令,正因如此,才在一系列的事件下慢慢走向滅亡。

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就是您對文青創作內容的最大認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