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了,勤勞致富過時了嗎?

十一長假結束後,幾個同事聊起旅遊見聞,大家均是興高采烈,唯獨小陳悶悶不樂。問其原因,才得知小陳黃金週在老家幹了好幾天農活,根本沒出家門。我安慰小陳道:“十一期間人擠人,還不如在家自在。再說我們出去是花錢,你在家還能掙錢呢!”

沒想到這話反而打開了小陳的話匣子,訴說現在種地根本不掙錢。小陳老家是華北農村的,一年種兩季作物,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小陳老家地狹人稠,一家大約五畝地。每年扣除農藥、化肥、種子、灌溉等費用,也就能掙5000多塊。

說完後小陳抱怨道:“都說勤勞致富,論勤勞,有多少人比得過農民?可農民的收入卻是各行業最低的。我現在覺得勤勞致富四個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2019年了,勤勞致富過時了嗎?

小陳的觀點並非個例,時至今天,有很多人不再相信勤勞致富。打開百度、知乎、頭條等門戶搜索“勤勞致富”四個字,有相當多的文章對此持否定態度。那麼勤勞致富真的過時了嗎?

1

先說結論,勤勞致富從未過時,且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可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此產生質疑了呢?

我們先看“勤勞”的定義,360百科的解釋是“辛勤勞作,不怕辛苦”。

當今社會,是市場經濟的時代,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強調多勞多得。舉個例子,A廠有兩個員工,張三和李四,在實行計件工資的情況下,張三經常加班,一個月能做出來1000個工件,而李四到點就下班,一個月只能做出600個工件,如果僅對比在A廠的收入的話,張三必定高於李四,在此情況下,“勤勞致富”成立。

然而事實上,李四每個月的收入高於張三,原來李四下班後接了送外賣的活兒,他下班后辛辛苦苦,風雨無阻,在業餘時間送外賣的收入超過了張三加班的收入。李四的收入雖然高,也是他辛苦勞動掙來的,同樣符合勤勞致富的定義,因此結論仍然成立。

一個人想要加薪升職,必然要有過人的業務水準。然而,過人的水準是怎麼磨鍊出來的呢?同樣的工作,渾渾噩噩是一天,勤勤懇懇也是一天,但是長此以往,混天熬月者一如既往,埋頭苦幹者卻有質的提升。

也許這有人會說,不同行業之間收入不同,有的職業很辛苦,到頭來只能混個溫飽,比如農民。有的職業很輕鬆,但卻月入上萬,比如許多坐辦公室的白領。

說出這種話來的,多半對“勤勞”這個詞的理解有些狹隘,實際上腦力勞動也需要耗費相當大的精力,這樣的人也是勤勞的。

農民的工作主要是體力勞動,他們的辛苦你能看到,而白領的工作,腦力勞動佔相當大一部分,人們就不容易觀察到了。

2

當今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極大進步,相應地,腦力勞動對致富的加成遠大於體力勞動的加成。思考多了,任何行業都能逆襲。

我有個朋友,由於家境貧寒,讀完初中就出去學修車了。修車廠的老闆給的工資並不高,很多當時修車的員工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得過且過。朋友並沒有如此,別人閒玩的時候,他在苦學修車本領。等他手藝提高後,老闆給他漲了工資。朋友做了幾年後自己在鎮上老家開了一家二手車交易行,低價買進二手車再加價賣出。由於他技藝高超,沒有一輛問題車能逃過他的火眼金睛。再加上他是當地人,十里八鄉的信得過,大家都喜歡去他那買車。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在市區又開了一家分店。

2019年了,勤勞致富過時了嗎?

這個朋友如果不開二手車行,而是做一名修車工,他可能一輩子也賺不到現在的身價。但是他經過多少次的規劃綢繆,最終選擇了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如果他不勤勞地學習修車技術,就不可能成為廠裡的技術大拿。如果成了技術大拿後,他按部就班,不肯開動腦筋苦思自己的發展,同樣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3

要致富,不僅要勤奮地進行腦力勞動,還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勤勞並不是按部就班地進行那些單調重複的勞動,而是絞盡腦汁地琢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小林是某郵電設計院的員工,從事室分設計的工作。所謂室分設計,就是在一些建築物(例如商場、醫院、寫字樓、學生宿舍等等)內規劃天線的分佈和走向,讓室內的手機信號達到最佳。剛開始的時候,這種設計只能通過CAD完成,效率極低。即便是構造最簡單的學生宿舍,也得三四天才能完成。

小林屬於同事中比較勤奮的,經常加班,再加上作圖熟練,工資也漲得很快。但是後來小林的效率卻降了下來,成了同事中墊底的。原來,有個通訊公司開發了一款軟件,可以和CAD結合,減少了許多低效重複的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室分設計的效率。以前三四天才能完成的設計方案,現在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

2019年了,勤勞致富過時了嗎?

小林的同事大多學習了這種軟件,工作效率突飛猛進。而小林卻躲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不肯出來,以至於逐漸落伍。

小林的勤勞是公認的,但是他的勤勞處在自己的舒適區內。他已經適應了加班工作,多耗費些時間對他來說不算什麼,然而小林卻有個缺點,不願意改變思路。明明用新的軟件效率更高,小林卻不願意學習新的技能,終於跟不上公司的腳步。

總之,勤勞致富並未過時,只是這個“勞”更偏重於腦力勞動。只要你深諳腦力勞動的精髓,財富肯定在不遠的路上向你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