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本 文 約 2100 字

閱 讀 需 要

6 min

文 | Da.Qian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他的小說緊貼現實,善於刻畫複雜的人物心理,全面深入地表現各種矛盾鬥爭,被稱為“社會剖析小說”,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代表作有《子夜》《春蠶》《林家鋪子》《霜葉紅於二月花》等,其中《子夜》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裡程碑式的作品。

茅盾先生不僅自己熱愛寫作,還關心中國文學的發展,為了鼓勵中國作家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長篇小說,他在病逝前將所存25萬元稿費全部捐獻出來,設立文學獎項。現在,茅盾文學獎已經成為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項。此外,他還專門為學習寫作的小朋友們寫了一本小書,叫做《怎樣練習寫作》,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在今天看來也很有借鑑的價值和意義。

根據生活經驗,抒發真實的感情

“作文的目的是練習寫作,並不是默寫他所已知的知識。而要練習寫作,要增進寫作的技巧,則最好是讓他去抒寫一些以生活經驗得來的東西。”

寫作是人運用語言文字符號,以記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實現交流溝通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寫作反應的對象是客觀的事物,也就是矛盾先生所說的“生活經驗”。同時,寫作也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必須要有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前陣子,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孩子因寫不出作文而急哭的視頻。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老師讓孩子們寫上學或者放學路上見到的風景,孩子覺得自己家離學校太近了,根本寫不出什麼風景,委屈哭了。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評論區已經脫離作業“苦海”的大朋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評論,“這孩子也太實誠了,我小時候的作文都是編的。”“主要是詞彙量少,不然一扇門就能寫兩百字。”“抄作文選,抄多了就會了。”這體現的就是學生作文的普遍問題:缺乏生活經驗,沒有真實感受,寫不出作文,只能機械地背誦好詞、好句、好段搭配不同作文主題,創造出萬能公式。寫作時,根據題目東拼西湊,好似“鸚鵡學舌”,只為完成寫作任務。

對此,茅盾先生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他認為寫作材料是平時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如果平時沒有積累,寫作的時候臨時去找,是不會寫出好作文的。所以,平時就要多多體驗生活,留心觀察,善於思考,積累豐富的素材,自然會有濃郁的感情可以表達。寫作時,選取讓自己印象最深,情感最激烈的事物,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字句表達出來,就不會因為無話可說而苦惱了。

“描寫”是一個“形象化”的問題

“描寫並無方法,而且不可能有方法。所謂‘描寫’,用文藝的術語來說,只是一個‘形象化’的問題。”

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為寫作提供堅實的基礎,讓孩子寫出作文,而生動形象的“描寫”則可以讓作文鮮活起來,寫好作文。在作文中常見的描寫方法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白描、襯托、渲染、對比、情景交融等,有學者收集整理,編出了《文學描寫辭典》方便大家學習。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根據茅盾先生的經驗,學生在學習如何描寫時,有兩種常見的誤解。

第一種是以為“描寫”依賴於華麗的詞藻,只要形容詞用的多,就是描寫得好。但大量的形容詞會顯得文章十分累贅,而且這些形容詞被大家頻繁使用,往往缺乏新意,不僅不能為作文添彩,反而會弄巧成拙。

第二種是把“描寫”與“故事”分離,以為故事是一篇作品的骨架,而描寫則塗飾上去的油彩。事實上,描寫不是簡單地加點背景顏色,而是融合在整個故事中,將故事中抽象的人、事、物形象化地呈現出來,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受作者筆下的世界。

在茅盾看來,單純地學習《漢語描寫詞典》是不可能學會描寫的,只有避開這兩種誤區,反覆練習,堅持寫作,熟練地運用語文文字,才能知道如何準確生動地描寫。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在這一點上,茅盾先生做出了榜樣,他終生寫作,即使晚年身體虛弱,疾病纏身,不能長時間伏案,也每天堅持寫八九百字,讓人不得不歎服。

情感宣洩在前,逐字推敲在後

“毫不可惜地刪掉那些不好的東西,不厭其煩地修改,要像兌換商人辨別銀幣的真度一般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

魯迅先生曾說:“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老舍也說過會反覆讀,反覆改自己的文章。幾乎所有的作家在聊寫作時,都會提到修改的作用,他們一致認為,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茅盾先生也一樣,但他主張先宣洩自己的情感,再回過頭“推敲”。

寫作很多情況下是一種即興創作,所謂即興,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內在衝動的作用,興會來臨,在文字操作的過程中迅速地創造出某種作品的情況。

名家談 | 茅盾:寫作唯一的法門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

因此,在開始寫作時,不要遲疑,也不要徘徊,相信自己當時寫出來的句子就是最妥當的。一鼓作氣,把自己心中想表達的東西全都寫下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像《真實的林肯》的作者說的那樣:“絕對不要不斷地回頭去反覆糾結初稿。”

宣洩了自己的激情,完成初稿之後,就得立刻改變態度。回過頭,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每一段,都要十分苛刻地審查,一一修改不恰當的地方。如果發現初稿的問題太多,不用灰心,慢慢進步;如果發現問題,不知道如何修改,如何解決,不妨放一放,讀一讀書,學習別人的文章,可能會找到靈感。

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唯一的法門就是多修改,一而再,再而三,永不倦怠。如果沒有反覆的修改訓練,其他的方法和技巧就如同空中樓閣,無法讓學生真正獲得進步。

-END-

責編 | 杜普

編輯 | 墨語

實習編輯 | 裕子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

可發佈於“讀者·新語文”旗下各大媒體平臺,版權及解釋權歸“讀者·新語文”所有。

個人或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原創稿件凡經“讀者·新語文”使用,即視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網絡傳播權,“讀者·新語文”將有權在系列媒體平臺上使用,本平臺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