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第一次拍卖——冯家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现代拍卖业及其新兴的市场业态,从无到有,风生水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培育、发展,正在逐步建构起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平台。

难忘第一次拍卖——冯家驳

冯家驳,生于1947年,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筹备人,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起人。

1992年10月11日,一场不同寻常的拍卖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头一次举办国际拍卖会,身为筹备人员之一,冯家驳对这一天的到来感到异常激动。可是谁也没料到,拍卖会还没开始呢,现场忽然发生了一阵骚乱。

在会场南门,进了一个小伙子大叫拍卖,卖祖宗啊!当时有警察便衣警察将他轰出去了,没酿成事,当时还出现这个插曲呢。就是说这个反对的声音,会上有一直有,包括会后也有人提出来。

1991年3月的一天,北京贸易信托公司的冯家驳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去参加一个聚会,和一个叫做彼得·杨森的荷兰商人见面,并且,要对他的要求说"不"。原来,杨森是想邀请北京贸易信托公司一起,举办一场国际拍卖会,为1992年的北京旅游黄金年助兴。公司领导派冯家驳的本意是委婉地推掉。

冯家驳回到公司马上就找领导,他说这个领导这活动我参加了,我说这件事去之前,您希望我把这事推掉,我是这样处理的,没答应,但我也没推。我觉得这事不应该推。当时,公司啊出于从力量、从政策、从人才这几方考虑,觉得我们做起来有难度,做不好影响很大。因为涉外了,那么大的影响,最后没做好这不好办。

虽然领导拒绝的意思很明确,但冯家驳与彼得·杨森见面之后,对这件事情有了新的想法。回公司后,他把自己的理由,向领导和盘托出。

冯家驳说,反过来是这三条,第一政策不允许,并不是说我们一点基础没有,我们还有华夏工艺品商店呢。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有点突破不更好吗?第二拍卖市场正在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又有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能造成非常好的影响,干嘛不去做呢?如果不去做,我觉得是个损失,这个机会是个浪费。再说人才问题,我们应该锻炼队伍。拍卖谁做过啊,没人做过。就咱们那天天敲着锣不捣实槌子,什么时候能锻炼出人才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卖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汇。1988年,北京第一家拍卖公司成立,起名为"北京拍卖市场",属于北京贸易信托公司旗下。初生的拍卖市场,一切都在摸索的阶段。它的拍品主要针对罚没物资。没有专业的拍卖师,也没有专业的拍卖设备,代替拍卖槌的,居然是一面铜锣。

文物拍卖在建国以前,如果有的话,也不适应现在国际趋势和规则。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也为了配合北京旅游黄金年的活动,领导最终同意了冯家驳的申请。他被派到北京拍卖市场去当经理,与北京广告公司、北京对外文物交流中心,荷兰国际贸易咨询公司一起,开始筹备1992年的国际拍卖会。

难忘第一次拍卖——冯家驳

冯家驳上任伊始,要解决的头一项难题就是,上哪儿去搜集这么多的拍品?

有些王府的东西拿出来卖卖,过去有些私人拍卖行,解放前有。但是真正意义的拍卖会,不要说文物的,其他的拍卖会,也都是应该说是第一次。那么,文物拍卖这绝对是第一次探索。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不能在市场流通,只能由政府指定的部门统一经营,统一管理,采取"少出高汇,细水长流"的方针,有计划地组织出口。老百姓想买想卖都要通过国营文物商店。可是这次,荷兰商人杨森对冯家驳提出的要求是,搜集2000件以上文物和艺术品,拍卖会才可以顺利举行。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冯家驳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个就是跑文物部门,主要是跟文物商店,还有文物交流中心,跟他们做更多的沟通,争取他们拿出东西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有思想准备,但没有上级说话,他们也是迟迟拿不名单来。拿不出清单,很着急,经常不断的要跟他们打交道。后来同意拿,当时冯家驳跟他讲要600件,他们也同意拿600件。但是,怎么拿迟迟拿不来名单来。这不怪他们,东西有,但是怎么给你,怎么拿?总共2000多件呢,华夏工艺品拿400件,属于这个旧工艺的,沾点文物边也行,还差1000件呢,怎么办啊?

在公司领导以及冯家驳的努力下,有关部门不仅批准了文物商店那600件文物的拍卖申请,还额外特批了232件高规格的文物给这次拍卖会。

这232件呢,是因为文物商店拿不出那么多可以卖的,所以文物局特批了这232件,其实都是可以在文物商店可以上市的商品。所以不是说这特许的,就是国家根本就禁止卖的,不是这个意思。

尽管有文物商店和华夏工艺商店的支持,也只征集了一千多件,数量还远远不够。眼看着拍卖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冯家驳左思右想,最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民间文物。

当时中国老百姓对拍卖没有什么概念,认为拍卖就是处理品才拍呢。冯家驳他们每天,都要向大家介绍什么是拍卖,等于普及拍卖知识,其实他们知道的也不多。反正看到他们登了几次广告,筹备拍卖会,开始大家比较冷淡,就是没有人来,后来慢慢的呢,宣传多了,特别是他们新闻发布会开了以后,各家报纸都有了报道,报道这件事北京晚报最早,普通老百姓就开始拿东西来了。

又经过一番苦苦等待,终于有人上门送拍卖品了。与此同时,冯家驳的工作量也更大了。

民间征集也有一定难度,第一就是要宣传拍卖知识。有的说我到会场给你拿行不行?现在搁你这几个月坏了怎么办?丢了怎么办?我怎么就信任你?这几个月,有好多疑虑。想参加不想?有人想参加,但他们说到会场你展示的时候我在给你拿,因为你要中间出手怎么办啊?

这样一来,没有人送来拍卖品,冯家驳的拍卖会能保证2000件以上吗?或者说对方当时变卦了,冯家驳都没有办法,再说,图录也没法做。所以一直宣传,当时冯家驳的员工跟他说了,特别有一个女员工对他说,冯经理你简直是个录音机了。到后期的时候呢,就都往一个屋子送了,排着队送。

当时,为了凑齐拍品,提高拍卖会的档次,每个参与拍卖会的工作人员都想尽了办法。就连从香港请来的拍卖师胡文棨先生,也拿出了37件珍藏的文物作为拍品。

但是艺术品拍出去再带出去,当时没有这个政策,文物法不同意,海关也控制得比较严。后来国家文物局出面协调,更多的是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海关做的工作,就是允许海外带进一些东西来,第一次特许带进东西来,拍卖以后带出去,叫复出境政策。这是后来的复出境政策。这次这个册子里面就是这类东西,胡文起先生带过来的,并且印了这本册子。一共37件吧,有一部分是珠宝翡翠。

尽管各级主管部门都对这次拍卖会表示鼎力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冯家驳发现,想要做到两千多件拍品都是文物,在当时的政策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做了个变通。

后来冯家驳做了一个最坏最坏的思想准备。还是求工艺品总公司,如果不够,只当是市场摆着卖的,也让他们凑够数了。比如说观音像什么的,那不是上一尊的,上十尊八尊的。他们要完成合同,就是一些瓷件什么的,上了不止一件,当然对方也做了一个准备,筛选了一批,还是拿最好的上。

1992年10月11日清早,一队武警走进北京21世纪饭店。冯家驳已经在这里里等待多时。今天,他要将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这些武警同志:2000多件文物和工艺品就存放在这里,这批珍贵的财产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从北京武警总队请来65名武警,那个时候还没有保安,保安的概念还不强呢。然后人盯人,他们工作人员在场,这个武警面对面,你看着这一面,我看着那一面,看东西也分到人头。

冯家驳当时44岁,是北京拍卖市场的经理。这一天,他要和同事们一起,干一件大事——举办一场国际拍卖会。这拍卖会可有点不一般,光是门票,就要456美元一张。

法国一名女记者,追着堵在楼道里问冯家驳,说国外的拍卖,还怕人家不来呢,你为什么要收门票,阻止人来啊?他说可能国情不一样,中国人搞拍卖刚刚开始,大家可能都觉得有很大的新鲜感,都想进来观摩一下,都想看一看。如果说不用门票,没有控制,那么来人会很多。如果来人太多,挤满了人,占了座位,而竞买人没地方坐了,就搞不成了,他们还有热闹可看吗?所以门票实际上是一个控制,那些实际有购买欲望,并且办了一个购买手续的人,能够真正在会上买上东西。

冯家驳他们也不是不让观摩者进来,他们专门在二楼安排了观摩席,当然也收点费,收费的目的仍然是控制人数。

虽然价格不低,但门票还是供不应求。凭着门票,竞买人可以从组委会那里领到三本册子。这三本册子图文兼备,详细地介绍了这次拍卖会的拍品。

冯家驳说:"我们开始做拍卖的时候,包括一些拍卖规则,图录的编制,不是很短,没有这么多人,得摸索。我们除了自己摸索以外呢,可借鉴的东西,大概就是现在叫佳士得,过去叫克里斯蒂。这家拍卖公司在香港拍卖的一个目录册,我们有些东西是仿照他做的,这本册子是整个拍卖标的里的精品,那么所选出来一些,按编年,就是说拍卖品从西周开始,然后呢,汉的啊、唐的啊,最后一直到明清的。"

难忘第一次拍卖——冯家驳


在上拍卖会现场,领到拍卖图录之后,竞买人就陆续进场了。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张高高的台子和大大的"拍"字,这新奇的布置让许多人大开眼界。冯家驳亲自参与了会场的布置,对当年的那些细节,他至今仍印象深刻。

过去拍卖比较土,拍卖师站着说,没有什么要求。这次拍卖,拍卖师如何说话是一个国际形象问题,所以就弄了一个高台,就跟教室讲台一样,更高一点,更大一点。拍卖师下面有垫脚板,后面还有一个靠背椅很高,坐在上面也可以。但是没有人坐,拍卖师一般都不坐,做一个装饰而已吧。而且为这个会设计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拍"字,作为这次拍卖会的一个背景。

不光是会场布置得新奇,为了这次拍卖会,冯家驳还引进了一个新鲜玩意——电脑。人们都在好奇,这台既洋气又古怪的机器,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当时冯家驳买一个老式的苹果电脑,也就现在没人要的386,这个386当时可没少要我钱,好几万块钱!当时电脑程序是人家帮着设计着。设计程序的人说,你这个拍卖的程序,我怎么设计?

冯家驳说你这样设计,按我的想象、我的要求你去搞,上头是拍卖的商品,委托人是谁,拍卖的商品数量多少;底下是他的合同号,这些信息是一组。还有一组是买售人、拍卖号,这个人怎么联系。然后这两组信息,在拍卖那天就派上用场了,那一槌下来的时候,给他们做一个对接。这样一个商品一个商品对接,对接下来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文件。

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这将是一场不同一般的拍卖会。中外各大媒体也敏感地嗅到了新闻价值,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还有许多国外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将焦点瞄准了这里。

现场有200好几的记者摄像机对着,观摩席上还有好多人。摄像机就对这个舞台上,有几十架。说实话,记者也不完全遵守纪律。本来说好你就在记者席采访,可他们一会儿窜这,一会儿窜那,到处闪光灯霹雳啪啦、霹雳啪啦的,相当火爆。

1992年10月11日,中国的第一次国际拍卖会在北京的21世纪饭店拉开了序幕。这次拍卖会前后共筹备了一年零七个月,发动了大量人力物力,除了原来几家单位之外,市文物局、海关、工商、外汇管理局等单位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那一天,拍卖会现场人潮涌动,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拍卖台。

当时台湾居民也可以到北京来了,旅游也好,探亲也好,冯家驳组织活动发动他们。这时候他们对中国拍卖的反应很强烈。有的台湾客人说,行了,这次拍卖会不让洋鬼子买咱们的东西,一下全给台湾同胞自己人买,他们热情很高。

大概来了几百位,对这次会冯家驳他们原来是跟欧洲人合作,主要客人是欧洲的,而实际上还是亚洲和港澳台,自己的同胞,还有一些日本、新加坡来的客人。正好田中访华,日本也带了一批人来。这些人到北京以后,知道有这个拍卖会,就来参加拍卖会,所以拍卖会人气还可以。

尽管规模不小,但因为是头一次,在今天看来,这次拍卖会还有许多地方稍嫌简陋。冯家驳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富有九十年代特色的"报价器"。

当时没有报价这个屏幕,他们报价怎么办?摆一个大台子,这个台子上,有一个杆杆挂着牌子,上面标着个十百千万,然后各弄10个号码,1234567890,然后安排几个人,站在这台子后面。拍卖师报价的时候,一人负责一个号码翻牌,750,7亮出7来,5摆这个50,十位5,个位0。然后报的时候,翻一次,再报的时候,再翻一次,就这个用10个人,就设到万位,没设10万。然后两边倒着用。但你不能老让人站着啊,人家脑袋紧张,要听着,别听错了。

拍卖会上,第一个拍卖品是一件战国的毂文壁。这件拍品,从年代来说,在两千多件拍品当中属于上乘,是主办方千挑万选拿来打头炮的。令冯家驳没想到的是,这件贵重拍品最后竟然流拍了。

报价以后第一口价没有人应,第一口价才1万1,实际底价就是1万1,然后1万的时候他又叫了一口,因为跟他们叫加法不一样。有人叫的一万零五,一万零五回来,仍没人应,拍卖师落了槌,原来他敲槌猛了,槌把掉地下了,下面有的记者就认为拍成功了。

尽管第一件拍品竞拍失败,但后面还有两千多件拍品等着,拍卖会以很快的节奏继续进行。五六分钟之后,一串明代的白玉龙串花瓦子以700美元成交,成为这次国际拍卖会上第一件拍卖成功的拍品。

因为前面开始展了以后,第二件就顺利了,就来人走马灯似的,你拿这件上,我拿这件上,安排的就没有问题了。大概5、6分钟以后,成交了第一件物品。

冯家驳记得很清楚,在92国际拍卖会上,最受人关注的拍品是一件西周的铜爵。这件文物因为年代久远,造型优美,还被选作拍卖会宣传册的封面。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档次的历史遗产能够出现在拍卖会上,实属不易。因此,当拍卖师宣布开拍这件铜爵时,现场给出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这个西周铜爵拍卖,他们做了一个重点推出的。把它搁在了黑白册的封面上,所以大家比较关注。它的年代特别久远,应该说它是最老的吧,岁数最大的。在拍卖的时候,竞争也比较厉害。最后它的卖价,冯家驳记得是28000,好象8000起的,最后卖28000。

经过三天紧张的拍卖,1992年10月13日,这次国际拍卖会落下帷幕。拍卖会上总共成交了902件拍品,成交金额235万美元,尽管离组委会500万美元的目标相去甚远。但是拍卖这种形式,从此为人们接受。

开了个好头,为以后文物拍卖做了点探索。冯家驳觉得到这就可以了,他说什么划时代,不敢承担,反正行内承认。拍卖业也得承认,收藏界、文物界承认这次拍卖有历史意义。在于最后的文物法,因此做了些修改。文物回流也因为这次拍卖会开始,已经开始启动了,形成了一种制度。冯家驳觉得这件事挺好。

经过这次拍卖会之后,原本一潭死水的国内拍卖市场开始走向繁荣。中国的文物和现代艺术精品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流通,并为各国藏家及博物馆机构提供收藏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的文物也通过拍卖回流到中国来。

在不断的争议声中,人们开始慢慢接受了拍卖这样的交易方式。如今,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已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年,冯家驳曾经全程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国际拍卖,而现在,他还在以著书立说的方式,为中国的拍卖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