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关注【宣朗】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楼市文章。

电视剧里演的是别人的人生,其实讲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今天的文章,我们从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讲起。

全职太太顾佳,为了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在儿子上幼儿园之前就未雨绸缪,背着一大笔贷款在上海买下几千万的豪宅。爱拼的顾佳,不就是这几天等成绩、报志愿、看摇号……为孩子煞费苦心的你的真实写照?

【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顾佳坚持买学区房,不就是因为住进这个小区,就意味着拿到了顶级学校的入场券嘛。虽然,眼下顾佳的儿子还只是为了读个私立幼儿园。要知道,在上海,好的私立学校不是有钱就能读,比你更有钱的人可以从黄浦江排到晋江。

顶级的学校,与其说招的是学生,不如说招的是父母的圈子。

做父母的,风里雨里,也要挤进优质学区房里。

【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1

赌上一切的学区房到底何时买

从古至今,没人能绕考学区房的话题。连孟母都是,何况你我。

好学校是相对的。上海的顶级学区房,门槛都是千万级别,而泉州最好的学区房,大概价位大概2.5万/平-4万/平,一两百万就能拿到门票。但就算是一两百万,对泉州工薪阶层来说,也并不比轻松。从难度系数上说,甚至不一定比剧中顾佳那一千多万的房贷来得容易。

即便付得起首付,在没有父辈支持的前提下,一套优质学区房,也势必要压上一个工薪家庭的所有筹码,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

所以,作为购房者和家长,最关心的还是泉州学区房会不会涨价?

现在买还是过几年再买?

早买,是不是有投资属性?晚买,会不会就买不起了?

毕竟,泉州附小、实小周边学区房,也是眼睁睁从1万涨到了3、4万。

【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2

学区房的涨跌逻辑

宣朗君认为,有几个纬度可以作为探索学区房价格空间的参考:

01

学位的紧张程度

不管是划片招生的幼儿园,还是对市直部门公职人员子女招生的幼儿园,只要是公立的,今年很多都破天荒地采取了摇号政策。

要知道,2016年,也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施行的第一年,全国出生的人口是自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其中二孩及以上占出生比重超45%。就在今年,第一批“二胎”娃就要上幼儿园了。

其实,对幼儿园自身来说,压力也很大,大都是老旧校区,没地方扩建,没办法扩招,摇号还多出很多额外工作。政府也不是没有预料到,今年会有这么多孩子要上幼儿园,只是财政能力真的有限。

读不上公立幼儿园,还可以读好一点的私立,但是,三年后的小学呢?九年后的初中呢?如果几所优质小学没有扩招,可想而知,三年后周边学区房会被抢成什么样。那么,几所“牛小”有扩招的可能性吗?目前来看,周边是没有空地了。

今天幼儿园的超负荷情况,基本上就是明天小学的写照。

宣朗君大胆预测,如果泉州开始执行小学多校划片,时间点有可能就在三年后。事实上,全国各个城市都将在三年后面临小学学位紧张问题。

单从这一点看,近几年泉州学区房价格只有上涨的预期,没有下跌的逻辑。

02

区域内整体房价水平

首先要明白,优质学区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刚需,想要等学区房价格降了再买,是不可能的。除非,政策因素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多校划片。但降价也不是说学区房整体降价,只是多校划片后,不同小区之间价格趋于平衡。

泉州最热门的学区房都是老城区的二手房,在这个特殊政策、特殊时期下,区域整体房价对学区房的参考价值不大,不过,可以参考以下区域内二手房价格,优质学区房价位通常都比周边同等环境的小区高出50%到100%,甚至更多。

因为泉州中心区一手房销售现阶段仍然执行摇号、限价政策,导致一二手房价格严重倒挂,二手房价格比一手房高,而二手房自身呢,相比于2017年前后的行情又是回落的。相应的,泉州学区房最近几年间其实没有明显上涨。

但是,随着目前市场上限价1.4万元/平以内的一手房源售罄清空,政府逐步调高限价,直至一二手房价格持平,一二手房不再有明显的差价空间,购房者最终会选择回归居住(包括教育、医疗、出行等各种配套需求)的本质,二手房价格迟早会回暖。

03

城市吸附力

学区,说白了就是一种配套,而真正的值钱的配套,是全方位的,不应该有明显的短板。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房价等硬实力和软实力,完善、完整的配套是吸引外来人口的关键。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带来随迁子女,学区房才会随之升值。没有新增学位需求,学区房交易只局限于原来小区域、小范围内的流通,无异于左手换右手。因为需求和供给都是比较稳定的,也就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这几年出炉的各种城市榜单里,虽然泉州都位列二线城市,但客观地说,除了在GDP上有明显优势,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真的乏善可陈。2019年,泉州以9946.66的GDP连续21年领跑福建省,位列全国城市第18位(省内另一上榜top30榜单的城市是福州,排名22)。

【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但是,衡量一个地区政府财力的主要标准,是看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遗憾的是,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全国排名前30的城市中,却找不到泉州的身影。

【宣朗君】泉州学区房还会涨吗?这几点要看清楚…

宣朗君仔细对比了下,GDP的top30城市榜单跟一般公共预算的top30名城市榜单,有27个城市是重叠的。这说明什么?地方GDP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上应该是成正比的。

但是,

泉州、徐州、唐山3个上榜GDP的top30的城市,没有同时进入一般公共预算top30榜单,上面3个城市在GDP榜单的排名分别是18、27、29。徐州、唐山本来就排在末尾,尚可理解,但泉州排在中游位置,竟然也被挤出了一般公共预算榜单。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座城市真金白银的硬实力的体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例越高,意味着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越稳健、越有钱。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城市民生保障支出的重要来源。财政没钱,怎么搞基础建设?怎么提高民生保障?怎么招引外来人才?还有那些规划中的市政工程、路网建设、功能区、休闲区、新学园,要从蓝图走向地图,可能时间都要比别人长一点。

再看存款竞争力,不仅泉州没有上榜,整个福建也没有一个城市上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对资金的吸附能力。一个地区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在交通竞争力上,中国大陆地区的国际机场不到80个,泉州晋江国际机场2019年的吞吐量排在全国第41位,不是一个靠前的排名。在重点教育竞争力上,泉州没有一所985或211高校,整个福建也只有一所985、两所211,全国排名15。在重点医疗资源竞争力上,泉州的三甲医院数量也屈指可数,省内仅福州进入三甲医院数量前30名城市榜单。

综上这些,跟泉州甚至跟福建(gdp全国第8)的经济总量排名都十分不匹配,而真正的区域综合竞争力、发展潜力,都体现在这些软实力上。城市对外来人口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城市版图不断扩张、骨架不断撑大、基础配套越来越完善的根基。

3

宣朗君的几个观点

1、学区房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平衡自己的需求与能力。综上几个参考维度,既有看涨的因素,也有看空的因素,短期内购入建议主要参考学位紧张和区域房价因素,长期投资还是要看看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两百万的学区房,评估机构对老破小的房屋价值评估价低,购买几乎要全款,对工薪阶层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如果单纯从投资属性来说,现阶段比二手学区房值得投资的一手房有很多;

2、一般公共预算的“捉襟见肘”,确实让谋篇大城、中心城市的泉州也难免英雄气短。藏富于民固然是我们的烫金招牌,但做大做强国企才是破局之招。

眼下泉州的五大国企已经划定好航道,就是如何突破现有政策和产业壁垒,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阅;

3、跟很多城市一样,泉州现在的城市版图在急剧扩张,人口和产业的导入是第一要素,接着再是学区资源均衡这样的软性配套。

房价就是一个城市的股票。宣朗君之前也提到,房价温和具备战略意义,但紧随其后的人才引进、产业扶持才是重中之重!为了维持纸面上的房价不涨而祭出的行政手段,强行撕扯开一二手房的价差、催生投资,但又用长时间压制让增值预期转向,反倒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循环;

4、泉州县域教育资源不弱,若非工作关系,不必要特意到泉州市区就读。从这几年的高考成绩看,泉州最高分也有出自永春一中、晋江等县区高中的。教育资源最终都将走向区域均衡,孩子换个陌生环境上学不一定是好事;

5、综合来看,如果短期内就有学区需求的,看自己的购买力、咬牙买入鲤城区的核心学区房,提前占好坑位;

而如果入学没那么急迫,那么东海、城东两个新区依然是首选。尤其是东海,限价红利叠加市府配套,包括学区及房价都是长期稳定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