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问题,谁之过

小升初问题,谁之过


有想到,小学升初中能够成为一个话题,并且这两年在全国各地四处发酵。家长苦不堪言,社会讨论声一片,影响很多家庭和孩子命运的小升初,究竟通过摇号是不是最妥当的方式,面谈能不能保证公平,一切都有待未来时间检验,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间,家庭和孩子可能是这其中最有感受和发言权的。

太原的小升初还没有开始,隔壁西安的小升初已经尘埃落定,百度搜索关键词“西安小升初”,结果共搜到1590万个结果,热度之高,堪比高考,这里面又以民办中学的面谈成媒体追逐的热点。


小升初问题,谁之过


铁一中滨河学校是西安当地较为知名的一所民办学校,在小升初话题愈演愈烈的背后,是很多家长渴望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的想法,相比于一些公办学校,因为管理和教学上的差异,民办学校这两年可谓风头无两,铁一中滨河学校理所应当成为家长们心向往之的学校。

只不过,这一次小升初面谈,让一些家长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本来学习各方面都很优秀,即便在某些方面稍有不足,也不至于在品德修养方面得分为零吧,可结果就是这样让人难以预料。面对品德修养得分为零的情况,多数家长表示不能接受。


小升初问题,谁之过



对于这一结果,作为小升初当事人的学生本人,肯定不高兴,根据现场其它家长的转述说,看到好几个孩子是哭着从考场出来的。

孩子的失落,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学校面试官的评判,根据当事家长的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小学校里的成绩都是靠前的,这种小升初经历的打击让他们从心理上不能接受。而令家长们想不通的是,零分究竟从何而来,继续追问,这种面谈评价是否公允,即便按照最低评分标准,都不应该是这样一个零分的结果。更让他们怒不可遏的,还有对小升初上,那个民强公弱的全国性教育问题。

是谁造成了现在各地教育的民强公弱,中国教育报曾刊文《局部“公弱民强”态势值得深思》,其中有谈到公办教育主观意识和民办教育自身发展的动因,应该说,这两方面都是造成民强公弱这一教育现象的原因之一,但并没有点到教育发展的痛处,结合目前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情况,有媒体直言最根本的还在于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桎梏。


小升初问题,谁之过


是谁让教育产业化越来越热,这涉及很多层面的问题,我们暂且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但有一点可以说的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已经进入教育行业,无论是校外培训机构还是民办学校。

尽管,国家一直在倡导基础教育的快乐学习,而谁又能否认,现行教育哪一个不是冲着资本去的,如若不然,与教育有过多牵扯的课外教育机构也不会发展得如此壮大。看看我生活居住的小区就知道了,一个去年刚开的小学,周边就零散分布着四五所培训教育机构,如果这些都不能反映教育的现状,那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问题呢?

可以预见,还没有经历19年奋战的太原小升初的家长和孩子们,此时此刻一定要比我们想象的要煎熬一些,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光有对政策的最新解读,还有那些始终都没有停歇的难题:读民还是读公,读哪所学校,面谈怎么应对,课外培训机构到底要不要报名,等等,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连串的其它问题,在等待着他们去作答。

对小升初,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与我们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