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该不该追求“完美”?

智博威家庭教育


这个问题有意思,教育孩子该不该追求完美呢?作为一名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多年的工作者,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完美教育”的误区

“完美教育”不是“精细化管理”。现在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喜欢把任何事情“精细化”,比如饮食搭配、穿衣搭配、工作绩效等等,自然地,大家就认为教育孩子也需要精细化管理。把越细致、越全面,不留一点遗漏定位为“完美教育”。我看到过网上很多流传的“孩子一日作息表”,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期间每一个环节都要标清楚时间,就连什么时候喝水,洗漱多久,什么时候上什么课,上学路上多久等都要列清楚。可以说是一个种类齐全、面面俱到的“完美作息表”(如下图)

然而这样精细化管理真的好吗?我们一起往下看。

“完美教育”的危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只有3种选择:硬抵抗、软抵抗和无意识。

1.硬抵抗——逆反抗拒。

高控一定会招致孩子的逆反。如果所有的日程表都由家长“精心设计”,孩子的生活都由家长控制的话,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逆反。而很多家长还开始找老师或者同事抱怨:“我们给他安排的那么合理,那么科学,劳神费力,最后他却一点都不懂得感恩,非要反着来!”。对于家长们的抱怨,我只能表达理解。但是要明白,人只愿意做自己决定或参与决定的事情。教育学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孩子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识,不能总是强行控制他们的行为,否则失去“自由”的孩子们,一定会不满家长的高控行为,产生逆反情绪,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2.软抵抗——拖拉磨蹭

软刀子永远比硬棒子更令家长们痛苦。如果孩子想做,那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理由——“我愿意!”,而如果孩子不想做,他能找出各种理由——我不会、没学过、我不知道、我忘了、我已经尽力了、我没看到……或者拖拉、磨蹭,一件10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情,他会通过发呆、反复等方式做1小时,甚至更久。往往最后耗不住的是家长,导致家长表现出暴怒、焦虑和无助,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孩子“不是这块儿料”。

3.无意识——被动符合

授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型授权”,另一种是“责任型授权”。指令型授权是指要求孩子完成家长所说的具体行为和动作,中间伴随着每一步动作的管理。比如倒垃圾,你要让孩子扎口、扔垃圾、换新的垃圾袋,做完一步你需要再做下一个指令。责任型授权是指把这个事情交给你,你对最终的结果负责,中间怎么做孩子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家长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哪种呢?答案是指令型授权!

孩子的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孩子自己思考和完成,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家长读题、思考、一步一步教孩子自己写,最后自己精疲力竭,意志力耗尽,就变成了吼孩子。最终思考如何写作业的人是家长,而不是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接受指令的机器和提线木偶,遇到问题无法随机应变,缺乏主动性。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让孩子去超市买某个品牌的醋,孩子去了一趟,空手回来,告诉你那个牌子的醋没了,你恼羞成怒“难道你就不知道买个别的牌子吗!”,我想问你,谁的错?

正确教育两步法

我想您看到这里一定会跳出来说“那肯定要用责任型授权!”,告诉你,答案依旧是错的。因为如果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把一件事情完全教给孩子的时候,孩子遇到挫折无法解决,那么反而会降低自信心。正确的方式有两种:有机结合和随机应变。

以责任型授权为开始,把事情教给孩子,但是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需要用指令型授权的方式,提供帮助。用这样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达成任务建立自信!比如你在让孩子去买醋,你可以告诉孩子:“我需要一瓶醋来烧菜,你去看看有没有XXX牌子的香醋,如果有就买,没有你就自己选一个买。”这样的方式,孩子既可以做到目标明确,又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对孩子来说受益无穷!

2.随机应变

永远不要追求“完美教育”。

首先,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任何孩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而且这些因素很有可能随着成长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想用固定的方式教育不同的孩子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其次,适合大于一切。我们都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实在教育当中也适用。教育在不断升级,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升级,比如现在就开始流行网络课程。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当中,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需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就像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也表达永远没有100%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追求所谓的“完美教育”,而是当下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从“完美教育”的误区、“完美教育”的危害以及正确教育两步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想做到并不难,按照我写得一些细节去实践,可以参照举的案例,相信您一定会有所收获!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您和孩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李军佚儿童领导力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古人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这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教育孩子,如何追求“完美”呢?是教育方式的“完美”,还是通过教育让孩子变的“完美”呢?

不管是哪种“完美”,我的观点是:都是梦想。


张旭语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是常情,人生有理想,有追求,才有人生精彩,有价值。但要面对现实,不可强求,追求是美好的,开心的,强追求是烦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