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古代統治者為何喜歡任用貧寒子弟?

用戶98778094421


封建王朝外戚或內戚,內臣或外臣,干政或參政,滲政的比比皆是。如漢朝外戚專權自呂后始,至王莽時至高峰,他們盤根錯節,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嚴重影響了皇權;唐朝時蕃鎮割劇就是內臣或外臣相互勾連的結果,致使皇權逐漸弱化,失去了權威乃至變成傀儡。所以有作為君主,為打破這種權力分配秩序,通過多種方式選撥與臣子,外戚無關的人員,如漢舉孝廉,隋唐科舉更是為統治者打破世襲統治權的陋習,讓寒門子弟無政治背景情況下參與朝政,更加強君主專制。不過歷代王朝就是大染缸,即使後來寒門參政者也會被感染成黨爭者,無能統治者由於聽之任之,造成了同黨享共利,異黨伐異已,互相傾壓,鬥爭,致改朝換代!



義無反顧之君


封建統治者都是家天下,每一個朝代都是一姓人的天下,不是老百姓的天下!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每一個皇帝坐上皇位之後,想的就是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利,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江山流傳千古!

於是帝王心術,類似於功高震主,飛鳥盡、良弓藏,杯酒釋兵權的事層出不窮,皇帝想各種各樣的辦法防止他人站出來反對自己,而不斷想辦法建立自己的親信勢力!

中國古代一直講天地君親師,不斷教化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好賣於帝王家,效忠帝王!而這之中皇帝尤為喜歡啟用貧苦人家的讀書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是這些人沒有任何有勢力的背景,與王公貴族沒有牽連,皇帝啟用他們不會擔心這些人勢力壯大後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第二是貧苦讀書人從小歷經磨難就夢想著一朝成名天知,他們能考上科舉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有的讀書人辛辛苦苦一輩子都無法高中,這個時候如果皇帝看上誰,欽點任命一個一官半職的,讀書人還不感激涕零自稱天子門生,肝腦塗地報銷帝王!

第三就是封建帝王的愚民政策,給底層老百姓一個希望,一個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機會,只要老百姓能好好安心讀書,不要想著反抗不公平的命運,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景!





藍領笑笑生活


古代統治者喜歡任用貧寒子弟的原因,與古代的教育模式和人才選拔方式有關。

這種教育模式就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教育模式,而人才選拔方式則是科舉制度。

一、儒家思想

在封建社會,儒家思想是執政者維持其統治的有效工具。

儒家思想所研究的內容非常注重強調人在社會生活中應有的地位以及人與人之間應有的關係(比如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更加註重通過固化這種社會地位和社會關係來維護政治組織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寧,所以漢武帝時期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其外部的軍事行動提供了穩定的後方環境。

到了宋代,經過程頤、程顥、朱熹三人發展起來的“程朱理學”,則創造性的通過“天理”的終極概念,將儒家思想推崇的三綱五常,解釋為人類社會人際關係、倫理道德的本源,是所有人不容置疑、都應遵守的客觀規律。

明朝時又把朱明理學作為科舉考試的核心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所選拔的人才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忠君愛國之人。

二、科舉制度

中國古代的官員任用經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一系列演變。

世襲制:顧名思義就是一些貴族或者開國功臣的後代繼承先輩的爵位並取得官位;

察舉制:漢代時由貴族、地方官舉薦人才的制;

九品中正制:魏晉時期由中央政府派遣中正官員駐紮地方,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個維度舉薦人才的制度;

科舉制:自隋朝開始的一種考試取官的制度。

以上的幾種制度中,除了世襲制、九品中正制(考慮家世背景)之外,其他的人才選拔都把儒家思想放在核心的因素考量。

比如察舉制,所謂的“孝廉”考試即“孝順親長、廉能正直”。而科舉制度更是把儒家的三綱五常放在首要位置考核。

三、貧寒子弟更有優勢

第一,由於科舉制度給大量的貧寒子弟提供了上升途徑,所以通過前文所提及的教育模式和選拔方式所選拔出來的人才大部分都是貧寒子弟,他們思想過關、深受國恩,忠君愛國思想根深蒂固,自然能取得統治者的信任,比如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都是農家子弟。

第二,這類人從基層一步步摸爬滾打起家,深知百姓疾苦,在治國理政方面,較之那些那些高高在上的世襲貴族、望族門閥出身的人更有優勢。

第三,貧寒子弟成長環境惡劣,一般比富貴人家子弟更加孝順,而孝順為“三綱”之一,所以這一方面給貧寒子弟加了很多分。

第四,任用貧寒子弟,也能體現執政者任人唯賢的用人政策,標誌著階級之間渠道的暢通,打破階級固化的局面,給大量窮人家庭以希望,對維護社會穩定也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