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爱改年龄是害怕变老吗?四步教你学会如何从短暂走向永恒

前几天闲来无事刷手机,看到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女明星张天爱又改年龄了!什么叫又?我搜索了一下,原来她改年龄这事儿干了不止一次,从86到88又到90直到最近爆出的92。之后我又看到一些相关推荐,原来女明星改年龄就像她们改艺名一样,据说王丽坤和赵丽颖也都改过。我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张天爱的个人资料,没有看到更改后的92年,她的出生日期一栏只有月日没有年。

最近网上流利着一个小程序,上传一张你年轻时候的照片,分分钟让你变成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头或老太太。这款小程序一上线便得到大家疯狂转发,很多人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要知道自己几十年以后的样子,但也有一些人对此并不感冒,因为他们害怕看见自己变老了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会恐惧变老这件事,特别是到了30岁、40岁这样的整数年龄,心中的焦虑更甚。心理学上所谓的“中年危机”等名词,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人们对自己年龄的一种担心而已。毕竟年龄这东西是不可逆的,人生就是一场单行线,没有岁月可回头。

可是话又说回来,担心、焦虑、恐惧有用吗?没有!既然“终有一天,我们都将步入荆棘之地”,何不试着《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让我们的生命从短暂走向永恒呢?

张天爱改年龄是害怕变老吗?四步教你学会如何从短暂走向永恒


这本书的作者拉姆•达斯原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后赴印度修行数十年,其著作《活在当下》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心灵意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陪伴临终者,帮助他们面对老去和死亡。但直到2001年,他自己身患中风,才真正感受到“老”的含义,开始关注随年龄而来的痛苦和脆弱,于是有了这本《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乔布斯的评价:“这本书对我影响很深刻,它改变了我和我的许多朋友。”一本能够改变世界首富的书,必是值得一看。它将告诉你,真正的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本书共有五章,主要讲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一、接受它——从容貌到体型

为什么女明星要修改资料上的年龄?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听小孩叫我们哥哥、姐姐而不是叔叔、阿姨?为什么我们会往脸上涂抹各种化妆品?为什么我们要吃大把的减肥药?为什么我们特别敏感别人说自己的发际线?……因为我们怕老。

就像拉姆•达斯开篇为我们讲述的他自己的个人经历那样,62岁那年的他有一次坐火车想要补票,乘务员很贴心地给他补了一张“老年票”,可是占了便宜的他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满足的快乐,而是一路上心事重重,困惑不安,因为那张老年票在提醒着他,自己已经老了。

老这个字真的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你不需要多做解释,只需看到它,便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而如果你正处于一个比较接近它的尴尬年龄,那么你会对它更加反感,甚至讳莫如深。再加上一些广告商、保健师什么的大力宣传,你更加认定衰老是一种失败,老人似乎成为一大社会弊病,浪费了原本属于年轻人的国家资源。

事实上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它不仅伤害了老年人,到头来也会害了年轻一代。拉姆•达斯在书中讲了一个中国的小故事,一个年轻人觉得他的老父亲没用了,便想了结他,于是他让父亲躺进木箱,想要推下悬崖,父亲问他,为什么不直接把自己推下去,因为这箱子他的孩子以后还可以用得上。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有点类似的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家里的老人,吃饭的时候从不让他上桌一起吃,后来更是干脆将老人赶出家门,老人离开后夫妻想把老人吃饭的木碗扔掉,却被他们的儿子拦下了,儿子说留着以后他们老了就给他们用。

你看,生命不仅有变老,还有轮回和传承。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长者的智慧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尊老爱幼为什么要把尊老放在前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或早或晚。而每一个即将老去的人也不必杞人忧天、自怨自艾,与其想办法隐藏自己的年龄,不如反思自己对待老去的态度,让自己体面的、有价值的老去。


张天爱改年龄是害怕变老吗?四步教你学会如何从短暂走向永恒


二、解决它——找到自己的方式

体面的老去,有价值的老去,说起来容易,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书中给我们支了几招:

1、列一份“麻烦清单”。

老去必须会面临着一大堆棘手的问题,比如忘记力的退化、身体上的病痛等等,列一份衰老可能会带来的“麻烦清单”,然后对着这份清单思考自己到底最怕什么,先从心底里坦然面对这些恐惧,然后再花点时间仔细思考如何就对这种情况。

比如对于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来说,疼痛是个强敌。作者拉姆•达斯中风之初,医生开的药不足以止痛,但他仍然保持清醒,不让恐惧感占上风。他认为,伤害你的不是疼痛,而是对痛苦的恐惧。疼痛会让你疲于奔命,采取种种不理智的行为。

那面对疼痛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首先看医生,找出疼痛的病因,不要讳疾忌医。疼痛告诉你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了,既来之则安之,所以其次就是要试着像对待疲劳一样对待它。最后你还可以想一想其他同样苦难的人,祝他们早日康复。

我们无法选择疼痛,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疼痛,我们无法选择麻烦,但是在麻烦到来时如何面对却由我们选择。

2、学习冥想。

作者拉姆•达斯是一位灵修者,他曾远赴印度灵修长达十年之久,我们也许不太了解什么是灵修,什么是身心灵,但是我们一定知道它是瑜珈的一部分,它也是身心灵修炼的一种好办法。冥想练习可以帮你走出自我、活出灵性。而且冥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实践。

张天爱改年龄是害怕变老吗?四步教你学会如何从短暂走向永恒

3、学会成为一个依赖别人的人。

现代社会价值观更多的倡导大家独立、自主,不要麻烦别人,而且依赖别人本身就给人一种渺小、脆弱的感觉,我们常常鼓励要帮助别人,却往往不愿意成为被帮助的那一个。可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不得不依靠别人,何不换个心境,坦然快乐地接受呢?

我曾在《奇葩说》听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大意就是朋友存在的意义就是相互麻烦。而且拉姆•达斯也通过他照顾父亲的经历告诉我们,被亲人依赖给他一种成就感。所以你怎么知道依赖别人不会是成全别人的一种方式呢?

4、人退休心不退休。

人老以后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退休,别看很多人并不满意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把工作看成是谋生的手段,但真正到了退休的那一刻,常会生出一种无力感。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曾在《开讲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理年龄可能衰老,人的精神年龄一定要是年轻的。”与其把退休看成人生的终结,不如把它当作一个机会。我见过很多人退休后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轰轰烈烈的,只要有心,你会发现退休后也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5、为临终做准备。

中国人特别忌讳谈死,但是没有人能够逃过这一劫。作者拉姆•达斯的父亲是位律师,所以他了解很多因财产纠纷导致亲朋好友反目成仇的案例。害怕谈死恰恰是害怕变老的心理在作祟,而我们为临终做准备的过程,就是接受变老的过程,是打破恐惧魔咒的过程。当你做好临终准备的那一刻,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变老也没有那么可怕。

三、放下它——活在时间之外

作者拉姆•达斯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时间,客观时间、心理时间和文化时间。客观时间如滴答作响的格林尼治时间,但是客观时间又会因为人们感受它的方式不同,而产生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心理时间”,还有快节奏的社会所带来的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文化时间”。

他认为不论是哪种时间,都是“自我”的感受,而从灵魂的角度看,“自我”犹如朝生夕死的蜉蝣,拥有了灵魂的观点,就会改变与时间的关系。尽管肉体受时间所限,但灵魂要学会置身于时限之外,给你的时间以一种无限感。身体虽已老去,但你睁开眼的每一刻都是新的,你会发现崭新的生活正在迎接你。


张天爱改年龄是害怕变老吗?四步教你学会如何从短暂走向永恒


老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并不能阻挡时间的脚步,但它至少可以给到你一些启示,比如让你明白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做最好的打算,接受最坏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