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说《论语》20父在观其志…”千年迷思中闪动的“情理之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燕雀说《论语》20父在观其志…”千年迷思中闪动的“情理之光”

不知不觉我们这个系列已经更新到第二十篇了。

如开篇所言,跟其他儒家经典相比,《论语》在文字上要相对简单一些,所以我们前边很多篇都在声明“简单翻译如下”“字面意思很简单”,然而这段就不那么简单了,两千多年以来引出无数的迷惑与口水仗,甚至被当做孔子迂腐落后礼教吃人的证据,其中不合逻辑之处连儒家内部人士也感头痛,千方百计打补丁,走得越来越远,导致主流思想界郢书燕说,写到教科书上的解释跟原文差了千万里矣。

那么,如今我们就要寻探孔子的真实用意,用两章左右的篇幅把这个千年谜团打开。

先看这段话流传最广的翻译,也是大多数阅读者的理解。

第一种翻译。孔子说:“父亲活着时,看他(儿子)的想法,父亲去世后,看他的行动,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观点和做法,可以说做到孝了。”

很明显,这话在逻辑上疑窦重重(客气说法,说不好听是漏洞百出)。父亲活着时,看儿子的想法,看儿子的什么想法?谁来看,来看谁?这都存在很大争议。

一般认为古代社会父权至上,父亲在世时儿子处事没有自主权,因此儿子的思想看法要与父亲保持高度一致,从儿子所言所行就能看出他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论语集解》孔安国云: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

这就出问题了

假如父亲是个坏人,满脑子作奸犯科,儿子也要照搬才算孝么?就算父亲是好人,难免也有不正确的看法或做法,儿子也要照单全收,行之不辍?

就算父亲是一个完美无缺点的大好人,活着时给儿子当模板,死了给儿子当样板,这个儿子活脱脱就是父亲的翻版!自主性呢?独立性呢?太死板了吧!如此一来人类也不用进步发展了。故而鲁迅直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邪说歪理)”您想想,满世界都是“老李、大李和小李”父子翻刻的固化形态,那该有多可怕。早年间有一句奇葩的判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应当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由这话引出争议、口水及种种荒唐事实在太多了,咱们且放一边,看看儒生们是怎么“打补丁”的。

第二种翻译。孔子说:父亲活着时,儿子观察他好的思想并顺从执行;父亲去世了,儿子从他留下的行迹中取法,居丧三年后也不改父亲正确的做法,可以说做到孝了。

持这种释义的儒士以宋代范祖禹、明代杨循吉为主。不得不说,这么一解理直气端,有选择有继承有发展完全合乎逻辑。但仔细一瞧,不对啊,原文是这意思吗?把两个“其”字解释成父亲,头一个尚可,后一个“观察父亲的行迹”怎么操作。按常理,居丧三年的孝子结芦寝苫,寸步不离父亲坟墓,光靠回忆父亲生前光辉形象如何能做到取法全面?若做不到全面取法父之道,且不有亏孝行?要全面当然要各处探访考察了,这于居丧孝子显然是做不到。杨循吉意识到了这一点,又曰:“而其生平行事尚有可记者,则即其行事而取法。”意思是“父亲平生行迹还有记载在文字里面的,就可以从事迹中找出好的做法。”

这贴金真不知道贴哪儿去了……且不论穷人家的父亲有没有文字记录其事迹,儿子得不得见,就从整个解释来看也很勉强。假如孝子没机会与父亲相处怎么办呢?

拿孔子身世为例,可以做个假想,三岁时孔父(叔梁纥)没死而是失散了,待得重聚父亲虽是活着但已垂危不能言行,孔子怎么观其志?观其行?或者有做父亲的早年精神失常,二十多年后子女成人即去世,子女虽为其服丧,却根本无志可观,无行可考,又该怎么办?有人说你这例子举的太极端了,须知既是教化天下的言论要具备普遍适用性,逻辑上要通顺,不然讲都讲不通还怎么拿去当教材用?

所以这两个“其”字不能够讲成“父亲”。但讲不通处还得讲啊,我们来看现代人怎么讲的。

第三种翻译。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儿子没有自主权)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是我们当代教科书的经典翻译法,

三观端正,适合教育低年级学生。不过与原文出入更大。一是将“三年”译为“长期、多年”等模糊字眼。而《论语集解》中孔安国云:“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存。” 又邢昺疏云:“孝子在丧三年”。再依循原句中“父没、三年、孝”的关联,怎么看,都是孔子在强调父亲死后儿子服丧三年期间的表现。当然,新文化工作者改掉守孝三年的“封建糟粕”亦属情理之中,只是“长期”二字若不是指一辈子,那么终有一天会改变“父之道”,到那时儿子还算孝么?若指一生不改“父之道”,则原文“三年”喻“一生”的用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孔子岂能生造?二是给“父之道”加上“合理部分”的修饰纯属多余。试想父亲活着时儿子百依百顺,父亲刚咽气儿子就给他评功论错,以便剔除“不合理部分”,保留“合理部分”,这是孝吗?历代鸿儒无此释义,后人杜撰出“儿子发扬老爸优良传统”的怪论,只是为了唱和主旋律罢了。

以上咱们只是举出几种较为典型的说法。

实际上颜师古、欧阳修、朱熹、刘宝楠等等名家都曾做出过解释,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解释各自都有合理处,各自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从谁而论呢?燕雀以为,孔子这段话的背景不明,使得里面的逻辑非常怪异,简直称得上

“千年谜团”,做一个文辞上论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去“体悟”。大家别说燕雀甩锅呀,一遇到难解部分,就把“悟”这个含糊缥缈的字眼抛出来了。您放心,下一章燕雀会拿出最贴近孔子原意的翻译。

但之前我们先要跳出“依文解义”的怪圈,把“悟”的重要性讲一讲。须知学习中国文化“悟”比单纯的“学”、“知”厉害多了,也可以说是最高的修行模式。而要体悟《论语》,必须搞清楚这本书的独颖之处。

很多学者包括老师把《论语》当做小孩子学习儒学(或国学)的启蒙读物,这一点非常合适,燕雀举双手双脚赞成。

同时告诫千万别让孩子先去念什么《朱子家训》、《三字经》、《弟子规》,那些书似乎朗朗上口易学易懂,但基本上都在说理,而且多是刻板教条的“死理”,或者干脆理都不说只给行动指令。

小孩子们分辨能力有限,容易被带入死胡同损害纯真童心和天性

,最后不是变成呆瓜就是变成貌忠实狡说一套做一套的“乡愿”。

那么《论语》有何不同呢

许多人会说《论语》不也在说理吗,做人的道理,处世的道理等等。确实如此,但《论语》除了“理”之外还有“情”,情理之间还具有绝妙的平衡点。相比《诗经》情逸浪漫,《论语》发乎中节;相比《易经》玄意幽深,《论语》朴直平白;相比《春秋》微显志晦,《论语》又充满直抒胸臆的感情,其他如《尚书》、《孟子》乃至《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百家著书虽风格相异,但大多文理艰深,现代大众读起来相当费力。

独《论语》大巧似拙,天然尚真,入门容易且延伸空间广阔,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层次的阅读者。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论语》蕴含了率真的情感和为人的正道,两者若离若即,浑然似无分界,却又相互约制让修学者不偏不倚取中而行。

所以,情和理达到微妙的平衡,这种境界使得《论语》拥有了

“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的崇高地位,而体悟这种境界的方法,就是“中庸”。

如何运用“中庸”去认识理解“父在观其志……”一段,我们下回再讲。

作者简介

燕雀(本名李戟),为蜀地职业写手,理工科出身,研习《易经》多年。2005年在台湾上砚出版社出版首部长篇小说《虚唐幻道》,又在《今古传奇》发表连载小说《地狱骑士》等多部小说,网络留有180万字长篇小说《玄门》。幸得深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对《易经》奥义尤感醉心,经十年磨砺自感有成,遂立志弘扬《易经》之正宗,昌大中华之文采,得东篱悠闲情怀,不复为五斗米摧眉折腰矣。有言曰:究卦象之根本,传君平之遗学,更百篇之奇文,待每日之知音。

版权声明

此文为“象帝”头条号拥有者——燕雀(李戟)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象帝”头条号,其他任何平台转载、引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否则视为侵犯知识产权之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