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今天,比小龍大兩個月的小表哥要過來他家玩,開始的時候,小龍非常開心,但是玩了不到半個小時,倆人便吵了起來。

事情有的經過是這樣的。在玩玩具的時候,表哥突然看到了一個可以奧特曼玩具,便拿過來玩。小龍看到後,馬上不高興了,因為那個奧特曼是他最喜歡的玩具。於是,他對錶哥說:“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玩,把它還給我。”

剛把玩具拿到手的小表哥,自然不願意把玩具還給小龍了,於是反駁說:“給我玩一下也不行嗎?真小氣。”聽見表哥說自己小氣,小龍生氣了,於是一邊伸出手支推表哥,一邊說:“你要玩為為什麼不找你媽媽買啊,玩人家的東西,你不害羞!”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兩個孩子一起玩玩具

小龍媽媽原本想讓兩個孩子自己解決矛盾的,但看見小龍伸手推表哥,忍不住馬上出面制止,以免兩個孩子繼續爭吵了。

小龍媽媽批評小龍說:“你不能伸手推人的,要大方一點,表哥是客人,你的玩具是應該和表哥一起分享的。”小龍顯然沒把媽媽的話聽進去,依然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小龍媽媽見狀,感到非常鬱悶。她不明白小龍為什麼這麼自私的。因為平時,她也經常教小龍,有好東西要和別人一起分享,而且,小龍平時有什麼要求,自己都會盡量滿足他的,他為什麼還是這麼小氣?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兩個孩子在搶東西

三種方法,讓孩子學會分享

卡卡媽覺得,三歲左右的孩子,不願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算什麼壞習慣。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種行為,說明孩子很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但是,父母還是應該好好引導孩子學會與人分享,以免孩子的獨佔意識過強,以免影響人際關係。其實,想讓孩子學會分享,也並不是太難,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就行了。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分享

一、讓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孩子的東西不願意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很可能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東西如果給了別人,就不再屬於自己了,變成別人的了。

作為父母,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體諒孩子的心態,理解孩子的痛苦,然後再想辦法讓孩子明白,他把玩具給別人玩,玩具還是他的,等別人不玩了,是會還給他的;他把他的食物分享給別人,以後別人有好吃的東西,也會和他分享的。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二、在日常行為中,引導孩子分享

很多父母都非常疼愛孩子,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都要把好東西留給孩子。這種做法,其實對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是沒有好處的,只會讓孩子養成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壞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愛分享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平時無論吃什麼,父母都把東西分成幾分,家裡每個人都分一份,並讓孩子分給長輩,這樣,孩子會明白,好東西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

等孩子大一點,父母可以讓孩子為大家服務,例如,分配美食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進行分配;另外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別的孩子一起玩耍,這樣他會在與其它小朋友的共同活動中,學會怎樣分享的。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分享

三、及時表揚孩子的分享行為

當孩子主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適當地表揚孩子。可以讓孩子意識到,他做的這件事是大家都喜歡的,可以獲得讚美的。這樣,可以加強孩子的分享意識,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

例如,父母發現孩子主動把自己的玩具分給其它小朋友玩,或者把自己的小零食分給其它孩子吃時,可以馬上誇獎孩子說:“寶貝真懂事,媽媽看到你把零食分給小朋友了,媽媽很高興。”

當然,孩子的分享行為,有時候也會受到一定打擊。例如,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別的小朋友玩,結果小朋友把玩具玩壞了。這會令孩子很沮喪,甚至可能以後都不願意再把玩具借給別人玩了。

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好好地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在借玩具給別人的時候可以提醒對方要小心愛護,並把正確的操作方法告訴對方,這樣,對方就不會容易把玩具弄壞了。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父母要及時表揚孩子的分享行為

結語:

在生活中,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時,很多父母都會強迫孩子把東西拿出來,這樣是不對的。

父母可以讓孩子把一些他認為特殊的玩具收好,不和其他人分享;挑選一些可以分享的玩具出來,這樣不但可以給孩子一些獨享的空間,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吧?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