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十九世紀末,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改革強大起來,由此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之路。

隨著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日本割佔中國臺灣以及俄國在金州半島的權益。除在臺灣實行殖民統治,還在金州半島南部(大連、旅順地區)成立“關東州”(意即山海關以東),並以此作為侵吞整個東北的跳板。

日本對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但苦於自身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無力在短時間內達到這一目標,其策略是:一面壯大實力,一面步步蠶食。

這一點從日本軍事行動上得以清晰體現,先奪取臺灣澎湖及朝鮮等大陸外圍區域,而後將魔爪伸向金州和青島。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關東州”

可以看出,在侵略中國初期,日本是周詳謀劃且謹小慎微的,這緣於一個重要原因:

覬覦中國的並非日本一家,美英法等強國在華均有重要利益,如何維持均勢,如何劃分利益的範圍,都需要“商量著來”。日本雖能稱霸亞洲,但和西方強國相比,還差些火候,不得不有所顧忌。

對於臺灣、朝鮮,西方列強不怎麼看重,他們掠奪的重心在中國大陸,因此可以容忍和默許日本在這些地區直接統治。然而對於富饒廣闊的東北,意義則完全不同,決不會任由日本獨佔。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在一戰後,世界秩序發生重大變化,英法德等老牌強國被嚴重削弱,昔日歐洲的霸主權威,遭到後起之秀美國和日本的挑戰。美日已成氣候,壓又壓不住,怎麼辦?

無奈之下英法只能讓步,經過多輪商議,最後確定中東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即華盛頓體系,其中包括在華利益的劃分。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因此在這個大背景下,日本不敢輕舉妄動。1931年,日本軍部制訂侵佔東北的詳細計劃,分三步走:

一、建立新的親日政權取代原來的奉系軍閥,但名義上仍在民國管轄之下。

二、更換為由日本控制的滿蒙政權,並從民國分離出來。

三、直接吞併納入日本版圖。

用四個字概括上述計劃,就是“用心險惡”,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利用本土勢力分離東北,從而堵住在華列強的嘴,逐步實現全盤吞併目的。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日關東軍

然而激進的關東軍高層對該計劃並不滿意,他們認為直接吞併才是最快捷、對帝國最有利的方式。並在“九一八”事變後,不顧日本政府和軍部的管束,加快將東北分離出中國的進程。

在這個背景下,最終出臺了較為折中的《解決滿蒙問題方案》,建立以溥儀為首腦的“獨立國家”,並由其“委託”,日本掌控“國防外交”以及通信交通。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之所以選擇溥儀,也有著深刻用意:

雖然滿清已覆亡近20年,但作為清朝末帝,溥儀還是有些聲望的。東北是滿清龍興之地,昔日貴族遺老尚存不少,這些被剝奪特權的人,尤其懷念過去的好時光。

相比於原奉系實權人物,溥儀缺乏根基性格柔弱,更易於控制。

滿清是被民國所推翻,被拉下龍椅的溥儀心懷怨恨,無時無刻不在渴望復辟,因此雙方能一拍即合。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當然“新政權”的名字不能叫清,在某段時期內,清朝意味著中國,命名為“滿洲國”是為劃分界限。1932年溥儀初上臺時只稱“執政”,而不能稱帝,令其一度大感失望。

1934年,改“滿洲國”為“滿洲帝國”,執政改為“皇帝”,“年號康德”,日本又在完全吞併東北的路上邁了一步。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偽滿”成立後,中國和國際社會紛紛予以否認,國際聯盟的聲明更是道出其本質:“偽滿”是日軍一手策劃和炮製的,其存在是基於日本軍隊的存在,並非什麼“民族自決”。

被揭露的體無完膚的日本,不惜“憤而”退出國際聯盟,畢竟東北利益要比這個有名無實的國際組織重要的多。

日軍侵佔東北後,為何扶植“偽滿”而非直接吞併?

隨著日本對中國全面侵略的深入,“偽滿”這一模式又被無恥複製到其他地區,如1935年“華北五省自治”,為達不可告人的目的,日本真是煞費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