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期刊现在还有发展前景吗?

西门吹雪冷不冷


2019年元旦,最权威的《人民日报》致读者,宣布将实行改版,工作日和周末的都缩减4个版面,节假日不变,并在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次实行全部版面彩色印刷。截止12月27日,已有37家报刊杂志刊停刊或合并,2018年度共有40多家报纸宣布休刊,而这一休,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历史没有温度,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所有的惋惜和不舍只能淹没在时光的风尘中,渐行渐远,直到不见踪影。

相对于网络媒体,通常将报纸期刊称为平面媒体或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传统意义上媒体合称四大金刚,可见其历史地位。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纸媒开始呈现衰退之势。主要原因如下:

一、媒介革命

纸媒的载体是纸,而新媒体的载体是则是各类数字产品,随着的科技水平发展,新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收发信息,除了可以实现纸媒最基本的图文传播符号传播以外,还可实现纸媒无法实现的音频、视频、动画、超链接的传播。

二、习惯颠覆

体验决定方向,习惯改变一切。当今的网络媒体带来的是集文本、图像、声音等全方位感官体验为一体的超文本阅读,在广度、深度、速度和体验度上全面越一切传统媒体,再加上移动互联技术和设备的普及,使得电子阅读完全不受时空和版面的限制,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欢迎。特别5G时代的来临,报纸期刊已没有明天.

三、内容为王

网络的平台性属性,造就了自媒体时代。新媒体不但拥有规模庞大的粉丝群体,包括领域专家、行业精英,他们将海量信息及时向社会发送,加上微博、微信、头条的专有性、针对性和搜索引擎的发达,其广度和速度,无可比拟。同时,新媒体中的专业记者、编辑也可以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专业报道和深度剖析,同样具有权威性。

虽然,纸媒的“电子版”给了传统报纸一线生机,但是,同时也是一种自裁行为,进一步自我地加速了传统报纸的衰落。目前,纸媒转战新媒体,抓紧转型活下去,才是唯一出路。

总之,随着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报纸期刊逐渐走向衰落是一种技术的必然和历史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党政机关报和核心期刊,因其无可撼动的政治地位和特殊作用,会与新媒体长期共存,除此之外,其他纸媒是没有前景可言的。


咸人闲语


首先肯定的说报纸期刊还有发展前景。但生存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专业类报纸和期刊,面对新形势不去改革、发展、融合,就没有发展前景。

这几年,诸如《法制晚报》、《北京晨报》等知名品牌报纸停刊了,一些省市级专业报停刊的消息也是比比皆是。

其他报纸的运营情况由于没参与不敢妄言,我就曾经供职的媒体谈一下报纸发展的看法。

前些年,我所供职的报纸连续两届领导明确办报理念,狠抓稿件质量,开设了焦点新闻、维权行动等专栏,报纸那真是风生水起,订量每年上升,读者喜闻乐见,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拓展了生存空间,广告收益也连年递增。

后来,由于调整来的新领导改变了办报理念,报纸一直走下坡路,后来几乎成为一张信息堆积纸,走到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的地步,长此以往,估计生存下去的希望渺茫。

所以说,办报理念是报纸发展的关键,其次就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只有做好嬗变和转身,适应发展趋势,不断转型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守望古城


报纸期刊现在还有发展前景吗?这个问题我觉得回答起来很简单,我是快60岁的人,之前都是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出门,直接先去报刊亭买当天的报纸,然后是腋窝下夹着报纸,来到家附近的回民饺子馆,边看着当天的报纸,边来上一盘儿饺子,切上一盘套肠,再让老板烫上一壶酒,和小店的老板闲聊,侃大山,还有就是每个月要订阅,月刊和半月刊,那个时候看小说也是通过收获杂志等刊物,最近几年逐渐不买了,好像很多报刊杂志也没有了,我的侄子在某报社做编辑有十几年,现在已经下岗好几年了,我现在是用一部手机,下载各种软件,等于将电视台,图书馆,带在身边,随时随地阅读和查阅资料,尤其头条现在的使用率非常大,所以报纸期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