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凶猛!富貴險中求?這些金融大鱷正在抄底全世界

閱讀導航

  • 前言
  • 新掌門人的挑戰
  • 瞄準靶心
  • 現金就是王道
  • 逆勢增長,趁亂出擊
  • 政府出手,管得住嗎?


前言


正當全球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疫情危機時,一幫亞洲金融大鱷卻敏銳地嗅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正蠢蠢欲動。


近3個月以來,中國內地、香港和新加坡公司的高管,都在默默地尋找全球收購機會。他們包括兩年前從其父李嘉誠手中接過香港長江集團的李澤鉅,以及收購意識敏銳的復星集團創始人、億萬富翁郭廣昌。


危機危機,拆開來除了危險,還有機遇。


1

新掌門人的挑戰


現年55歲李澤鉅,兩年前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其財富帝國的執掌權,目前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江資產控股有限公司和長江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李嘉誠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於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為躲避戰火逃往香港,1950年從一家塑料企業白手起家,最終建起一個覆蓋全球的從港口到電信的財富帝國。李嘉誠問鼎中國首富多年,曾被譽為“亞洲巴菲特”。2000年,他又憑藉126億美元的個人資產,登上《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


作為長江集團的新掌門人李澤鉅,是李嘉誠的長子,與弟弟李澤楷的風流人生不同,他素以低調沉穩著稱。儘管如今已年近55歲,但外界對他的印象仍是那個掩於李嘉誠光環之下的富二代、1996年捲入那場世紀綁架案的“倒黴蛋”。


所以,繼位後能否保住父親的首富地位,是李澤鉅面臨的最大壓力。而正當他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時,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了。


疫情兇猛!富貴險中求?這些金融大鱷正在抄底全世界


2

瞄準靶心


全球疫情爆發,直接導致了數十億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削減開支,很多企業因此破產。在美國,5萬家零售商店在一個多星期內被迫關閉。


英國商會(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英國公司只有三個月或更少的現金儲備。


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上週表示,已經收到了來自70個國家的企業和中小企業的315份融資請求。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歐洲非必需消費品指數(MSCI Europe Consumer Discretionary Index)今年以來下跌了27%,該指數主要是是由阿迪達斯(Adidas AG)、戴姆勒(Daimler AG)和路威酩軒(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等公司組成的。而即使是代表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公司的世界指數——這些行業往往表現出無彈性的需求模式、穩定、可預測的回報——也下跌了15%。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主要股指均下跌約20%,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在這次危機中,連鎖酒店和房地產開發商的零售業務大受打擊,這使得它們成為了資產收購者瞄準的靶心。


3

現金就是王道


根據長江集團主要旗艦企業、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該公司擁有1,450億港元(合187億美元)的現金和流動性投資,根據標普全球評級,這是其短期債務的3.6倍,是其2020年和2021年到期債務的1.7倍。


據彭博社(Bloomberg)彙編的數據顯示,該集團去年還斥資55億美元收購了包括英國酒吧運營商Greene King Plc在內的資產,此前一年的收購金額約為152億美元。


另外,李嘉誠旗下的長江生命科技,也迅速瞄準了疫情中的商機。公司已經與新加坡科技研究院訂立許可協議,可在香港以至全球製造及出售COVID-19測試的檢測試劑盒,該試劑盒可於兩至四小時內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里昂證券(亞洲)有限公司(CLSA Ltd.)研究部門副主管加利根(Jonathan Galligan)說,對長江集團這樣現金充裕的企業來說,在其他企業陷入困境苦苦掙扎的時候,就是投資的最好時機,因為它們就是為了抵禦經濟不景氣而建立起來的。


“這對任何有現金的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加利根說,“縱觀全球市場的情況,現在現金就是王道。”


3月19日,李澤鉅對分析師透露,集團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都很強勁,疫情的影響給他提供了“新的收購機會”,但他沒說下一步的打算是什麼。


4

逆勢增長,趁亂出擊


上週四,復星國際創始人郭廣昌表示,該集團將利用其全球資源“在本輪危機中尋找最佳機會”。


他在回覆彭博社詢問的電子郵件中明確地說,復星將把重點放在歐洲、美國、印度、巴西和中國等現有市場上進行進一步投資,並正在尋找能夠提升其醫療、旅遊、零售和金融業務的價值投資。


疫情兇猛!富貴險中求?這些金融大鱷正在抄底全世界

事實上,疫情期間,復星國際旗下不少業務藉著在線行業的勢頭,出現了反向增長。


比如,復星醫藥線上門診日均接單量較前期增長超過3倍;南京鋼鐵更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6%;2月份實現出口發船超過8.5萬噸、搶接訂單超過15萬噸,均創近五年曆史新高,一季度已籤合同、協議訂單達60萬噸。


據彭博社採集的數據顯示,復星國際去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36億元人民幣,而短期債務為827億元人民幣。該集團涉足醫療保健、保險和酒店業。


同時出擊的還有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凱德置地。其首席財務長林雲平在2月份對分析師表示,該公司也在尋找類似的“反週期”機會。今年2月,凱德置地就收購了英國的阿靈頓商業公園(Arlington Business Park)。


但是,當亞洲大亨們正趁著疫情的混亂、尋求以低廉的價格收購資產時,也面臨著另一個挑戰,因為越來越多的政府試圖阻止外資收購本地企業。


5

政府出手,管得住嗎?


各國政府正在先發制人地試圖阻止掠奪性收購,從澳大利亞到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的政策制定者,都在引入或考慮實施更嚴格的規定,以幫助保護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國內企業。


監管障礙可能會加大一些併購交易的難度。像過去海航集團等中國企業集團揹負鉅額債務,以高價收購從美國科技公司到歐洲航空公司等各類資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香港大學管理與戰略專業助理教授嚴兆基表示:“對於像長江集團這樣的企業來說,它們非常依賴收購來實現增長,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然而,長江集團對海外監管機構的拒絕並不陌生。2018年,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澳大利亞拒絕了長江集團以130億澳元收購天然氣管道運營商APA集團的報價。如果收購成功,那將是長江集團最大的海外收購。


里昂證券的加利根還表示,如果經濟陣痛加劇,一些國家還是會打開大門歡迎投資。


澳洲投資控股公司Washington H. Soul Pattinson & Co.董事總經理託德•巴洛(Todd Barlow)在上月的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在當前的市場混亂中,我們的長期策略意味著,我們可以開始尋找各方面穩健、出價合理的公司(來進行收購)。”


疫情危機之下,長江集團的二代掌門人李澤鉅這樣表示:“財務仍穩健,集團見慣風浪,亦在風浪中成長”。


疫情兇猛!富貴險中求?這些金融大鱷正在抄底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