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嗯,這本書其實我連聽都沒聽過,作為一枚打小數學就不靈光的小孩,從讀書起就巴不得離數學越遠越好。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但這樣一本書,這位年僅7歲的小女孩已經能讀懂,而且已經轉向微積分方程的研究了。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這是電影《天才少女》裡的情節,小女孩的外婆、母親、舅舅都是有數學天賦的人,她也是從小就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她不喜歡和同齡人玩,不喜歡去學校,因為學校裡的那些課程對她而言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上學的第一天,她的老師就發現了這一事實。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一般情況下,如果有人說你的孩子是個天才,家長應該會很高興吧!就像現在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即使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也會努力地去培養,有的孩子甚至是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的,因為他們總要奔波於各個補習班。但她的監護人不是,他不僅極力地否認小女孩是天才的事實,還幾次表示只希望她做一個普通人,像一個普通小孩那樣長大。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這是不是有些不符合邏輯呢?但其實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天才少女瑪麗的母親黛安同樣是數學天才,黛安從小就被她的母親伊芙琳控制,沒有任何的娛樂可言,談個戀愛都會被母親逼迫分手,最終她選擇自殺來解脫,並將女兒瑪麗託付給了弟弟弗蘭克。所以,弟弟弗蘭克這樣做也是為了遵循黛安的遺願,不希望外甥女瑪麗走上同樣的道路。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可是就如伊芙琳所說的“黛安跟普通人不一樣,她是特殊的人,而特殊的人會有一些特別的障礙和需求,你根本不知道她的才能有多強,億裡挑一的人才,難道你會說:不要這些才能了?”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這就是教育理念的分歧吧!像現在很多的家庭劇都會有“虎媽貓爸”的組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希望子女成材,成天都要敲打學習,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生怕自家的孩子一不留神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而另一個則奉行快樂學習,注重溝通,只要孩子開心比什麼都強。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那麼,如果你有一個天才孩子,你會怎麼教育他呢?

這個問題看似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像外婆伊芙琳那般,讓瑪麗去適合她能力的學校,牢牢抓住她的天賦。要麼像舅舅弗蘭克那樣壓抑她的天賦,不管她是不是天才,她首先是一個孩子,所以只需要像個普通孩子那樣活著就好。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但其實這兩個選擇都是極端的做法,外婆伊芙琳的很明顯,她的女兒黛安最終是解出了那道數學難題,可惜她到死都不能原諒自己的母親,一生都過得不快樂。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而舅舅弗蘭克強迫瑪麗去上普通的學校,也可以看出瑪麗是不願意的,她擁有著遠遠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她連回答都懶得回答,這樣的瑪麗同樣是不快樂的,可以說舅舅的做法有些矯枉過正吧!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所以,影片在最後給出了第三種選擇,在外婆伊芙琳和舅舅弗蘭克的做法中找到平衡,瑪麗平日會到高等學校,學她感興趣的課程,學與之智力相稱的知識。下了課後,又恢復了小孩本性,到同齡人中去玩鬧,跟同齡的小孩玩遊戲,享受最簡單的快樂。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這一點也是符合瑪麗的性格的,在影片中的一些細節之處我們可以看到,瑪麗是真的愛數學的,不是因為逼迫,也不是因為什麼天賦,她是主動學習的,所以在弗蘭克叫她出去玩時,她寧願在家做題也不想出去玩。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但一旦出去玩,她又會很開心的玩鬧,像這個剪影,一大一小兩個身影溫馨極了。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她還會跟著鄰居一起嗨歌。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跟弗蘭克出海的時候,她也是充滿了童真的。

7歲就能看懂《高等代數的演變》,為什麼非要做一個普通人?

所以,第三種選擇才是對瑪麗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