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前言:人们后园子里圈养的家畜,用来赶路的骆驼和马,及怀中抱着的阿猫阿狗,刚开始都不是人类的好朋友,而是经过非常漫长的驯化时间得来的。现代人必须得感谢远古祖先,不畏大自然的威吓,将凶猛的野兽反复不断地驯化成温顺的人类伙伴。这时,人们就不得不猜想了,为什么不驯化老虎呢?别人家溜猫溜狗,自己溜老虎,多么的威风呀。

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到远古捕猎时代。当时的古人类没有种植业,也没有养殖业,他们所有的食物来源都必须依靠自身采集。这时候出现一种行为模式,叫做“采集-狩猎”模式。

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在这一模式中,男性负责捕获野生动物,女性负责采集蔬菜水果。为什么现代女性的方向感差,其实也是这种行为模式遗留下的问题。女性不需要长途跋涉,故而不需要有很强的方向感。而男性相反,由于捕猎是一门长距离的攻守活动,所以需要对方向有十足的把握。由于女性的短距离采食,她们需要记住果树、蔬菜园地的位置,这造成了她们记住位置能力特别强悍。

人类毕竟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慧的动物,不能老是冒着风险去打猎,去采集食物。这就演化出了“驯化”的过程。把多余的植物进行种植,动物进行养殖。这其中的动物包括羊、牛、马、猪等,但是就是没有老虎。

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生物学中有个“林德曼效应”:生物A被生物B食用后,A体内的能量被B吸收的只有10%~20%,其他的能量都被浪费掉了。比如说直接食用大米,可以获得100卡能量。而把这些大米喂给鸡后,再食用鸡肉,只能获得10~20的能量,这不是很可惜吗?

明白了这种能量转化的原理后,聪明的人类当然会做出最优的选择。老虎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佼佼者,饲养成本太高,收获又太少,因为当时的一切驯养都是为了食用,故而放弃了驯化老虎。

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如果从远古时代开始驯化老虎,现代的老虎成为人类的宠物,亦不是不能实现的事情。可以做这样一种试想:自然界里有成千上百种动物,人类有可能一一将其驯化吗?所以这边还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如果当时某个部落的远古人喜欢老虎,从而驯化老虎,有可能这时候老虎已经是我们身旁的伙伴了。

结语

老虎没能成为人类的宠物,看似上天安排的结果,仔细分析,无外乎是古人类驯化时的思考未选和概率未中两者相加的结果。这已经是必然导致的结果,故而也不必灰心,一心要将老虎怀中抱。

训野猪宰食,训野狗看家,为何不驯老虎当宠物?

既然远古人类没有给现代人创造机会,那现代人是否可以给未来人创造机会呢?现在将老虎关在动物园中饲养,久而久之,老虎是否变得温顺、近人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知道未来人如何看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踏着阶梯,拾级而上,一步步地发展和丰富精神文明。无论什么年代,都不能遗忘阅读,遗忘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欢迎加关注、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