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中華傳統中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家庭觀念文化,而尊老、養老則是從古至今的一大古老傳統核心文化。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因此歷朝統治者都知道這個問題,為了鞏固自身地位,維護社會安定秩序。在舊制度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去倡導發揚孝行。

孝道理念己經滲透到了當時社會中的各個領域,“以孝治天下”的政策大略在西漢時期第一次被皇帝正式的提出來,之後唐朝時期的皇帝們繼續鼓勵發揚孝道傳統。

而身為從草根到皇帝這樣一個身份大轉變的朱元璋對於孝道有何措施,對於整個明朝養老盡孝又是如何體現出來?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朱元璋劇照

明代的法律中有講到做官到了六十歲的時候就可退休,而壯丁到了六十歲也可以免除勞役。

明史·食貨志》所記錄的,"民始生,籍其名日不成丁,年十六日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

而對於老人的養老觀念來說也有兩種,分別是“體養”和“色養”。

  • “體養”指的是從老人的日常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入手,在生活需求上確保老人能夠有所依靠,滿足基本的物質條件。
  • “色養”指的是對老人是精神培養,讓老人的容顏氣色能夠保持良好,讓老人們能夠快樂的度過晚年的生活,滿足精神需求,也就是保持氣色。

不僅僅在人際道德上有養老觀念,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強制性,明代大力推崇孝養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肯定了老人的價值,同時明朝還在朝廷內外分別制定了不同的關於選用老人為官的用官制度。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明朝生活雕塑

在朝野之上明代皇帝為了加強自身對手下的的控制權力,規定重要官職的大臣七十歲退休,而地方上任的官員則是六十五歲退休,而且是嚴格執行。

當時的禮部尚書王直在景泰七年的時候退休,同官職的王恕在弘治六年的時候退休,這時候已經是七十八歲。

還有很多人都是做到非常老的時候身體不行才選擇退休,當然朝廷也會讀這些人進行一定的優待。例如可以免去早朝,生病會讓好的醫生開好的藥,還會給到交通上的最大支持。

還有一種也是德高望重老人當的官職,叫做“里老”。

“里老”這個官職就是相當於鄉鎮單位的管理者,讓有名望和能力的老人在基層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

主要負責四個方面:

一、處理民事糾紛,調解矛盾

二、負責監督地方官吏,可以直接上奏稟報皇上。

三、負責民風的導向,教導當地民眾,做到一些遵紀守法,尊要愛幼的意識。

四、督促生產工作,針對於好處懶作,不思進取的人有權利進行責罰。

在古代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分戶而住,就是孩子長大結婚嫁人之後如果就需要分出去自己住。當有一些孩子有出息,在朝廷或者外地當官,這時候就推出了一個措施“移親就養”。

這個制度就是允許讓年邁的家中老人遷移到孩子當官的地方,讓孩子養育家中年邁的老人。如果官員離家鄉有一千五百里以上的朝廷報銷路費。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朱元璋畫像

那就有疑問了,有的人就是刻薄無情,就是不養就是不管,在這一點上明朝也已經想好了,規定家中有祖父母八十歲以上生病者,且家中沒有刻意照顧老人,而自己估計置之不理,以及謊稱老人生病需要回家幫助的人,均罰仗八十大板。

此見親年八十以上及篤疾,皆侍人以為養,若子於父母,孫於祖父母年老及篤疾,其家別無以次人丁可以 奉侍而輒忍違棄之者,是以親為路人而有違親之惡……故杖八十。"

明朝法律對於不孝這種行為懲罰比較嚴,只要是出現子女虐待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情況出現,那就要被判死罪。只要是辱罵父母長輩的子女,要被絞刑。出現子孫誣告祖父母的也是絞刑。

當然如果出現了父親求情的情況可以會根據情況來減刑,明代當時的刑法非常嚴重,唯獨在親情這一塊能夠有最大的寬大處理情況。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明大鋯

胡黨事發不久後,就有上訴浦江地區有一巧氏牽扯胡惟庸案的人,當時左鄰右舍四面八方的與他有仇的人爭相告狀。

當時但凡被指是胡惟庸黨的人,立即就會被收押獲罪坐牢。但當時鄭氏向來是以孝義而聞名,他的幾個兄弟怕受到牽連,就想要趕緊把他送到官府。

朱元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直接下詔赦免這個人,並且對大臣說“這樣孝義的人,怎麼可能會去追隨他人為非作歹?”隨即就是寬恕了他,丙炔提拔為福建布政司參議一職。

這些只是在世的時候,即便是死了朝廷也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明朝當時朱元璋對待老人,特別是對生長在貧苦之家的老人或者手然一生沒有結婚和子女的老人,死後也有一個公共地方將其安置。

對於有子孫當官的老人來說如果死在住所的,會有人籌備船或者車將其送回老家,官員也要回家服喪。

如果死在原住地的老人,朝廷規定如果是回去服喪不需要走流程,

“百官奔父母喪不快報 ”。

因為當時信息不發達,一個流程走完加上路程估計幾個月的時間都沒了,甚至半年以上。不僅很難能夠見到最後一面,連棺槨也很難見到。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紫禁城

從出生到死亡明朝對於老人來說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但並不是沒有缺點,反而是存在很明顯的封建制度缺陷。

明朝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君主封建制度王朝,因此整個社會也存在很多等級制度,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被劃分到某個特定的等級,良賤有別,官民有別,甚至男女有別,其界限都是不能逾僭。

官民有別,官吏的待遇很明顯就是比百姓要好很多,甚至官吏裡面也有不同的待遇。

男女有別,在性別方面來看,明代雖然制定了諸多養老政策和措施,但許多尊老、敬老的主要政策都只是適用於男性,上文提到的很多待遇都是直接將女性排除在外。女性在當時社會地位和待遇都是十分低級的,很多待遇都沒辦法享受到。

標準比較高,受眾人群比較小,從上文上看不難看出是針對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然而當時的壽命根本就沒那麼高,醫療水平、衛生水平都非常低下,想要享受到這些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非常困難。

朱元璋這個“惡魔”,對當時的養老制度做一些舉動,讓人無話可說

清明上河圖(彩版)

朱元璋在“孝”文化上如此盡心盡力很大程度在於自身的悲慘遭遇,作為一個可守本分的貧農,家中的親人出現了被餓死的情況,甚至死後都沒有一個好的安葬之地。

當成為掌權者之後很多制度和政策都考慮到了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腥風血雨的清算功臣中朱元璋並沒有忘記民生的發展,即便在皇宮中不斷髮出來自黑暗中的吶喊,在最層的百姓中依舊是豔陽高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