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小西瓜发生细菌性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万荣果果


东东在农村: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大棚小西瓜发生细菌性褐斑病病原细菌在残体或种子内越冬,通过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夏季高温期,因有的农户大棚栽培西瓜为了保温抢行情不舍得放风和排湿,造成温棚内湿度过大,尤其是雨后或浇水后西瓜很容易结露、吐水造成湿度居高、不下降,而且持续时间又过长,出现了发病条件,种植上连作地、土壤中细菌过多、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则发病早、发病较重。



大棚保护地小西瓜细菌性褐斑病发病症状


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保护地大棚西瓜叶片、叶柄、幼茎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叶背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圆斑点,大小为1~3mm,扩展后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对光肉眼观察到病部有较明显半透明晕斑,有的叶缘上也出现坏死斑。叶柄和幼茎染病:出现灰色斑点,病部中间出现黄色干菌脓,像痂斑。


大棚保护地小西瓜细菌性褐斑病发病原因


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属细菌界薄壁菌门。菌体杆状,单生,双生或链生,有荚膜无芽孢。病菌生长适合温度为25~30°c,36°c可以生长,49°c约10分钟左右病菌致死。主要为害黄瓜、西瓜等葫芦科植物。


大棚保护地小西瓜细菌性褐斑病农业和药剂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


(1)发病重地区或地块实行水旱轮作,育苗营养土建议用无菌土或配置育苗土之前晒28天以上。


(2)育苗和定植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要彻底腐熟,不能混有瓜类病残体。


(3)选用高燥地块进行深沟高畦栽培,雨水无积水。


(4)选用抗病品种,包衣时加入杀灭细菌的20%噻菌灵500倍液,灭菌30分钟。


(5)高温杀菌,也是最有实效的措施。或者采用地膜覆盖方法。


(6)加强管理,适时放风排湿之关键。建议浇水改为上午,合理密植,发病病株随时挖出烧毁处理,在病穴施用石灰进行消毒。


大棚保护地小西瓜细菌性褐斑病药剂防治方法


小西瓜发病初期:喷洒32.5%笨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混合27.12%碱式硫酸铜500倍液,或32.5%笨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混合72%农用高效链霉素3000倍液或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每隔10天1次,防治2~3次即可。





农村人阿东


您好!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方案如下,请参考。

西瓜细菌性褐斑病一种细菌性疫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片。

中文名

西瓜细菌性褐斑病

报检植物

西瓜

报检类型

病害

检测认定

西瓜细菌性褐斑病

中文名称:西瓜细菌性褐斑病

中文别名:西瓜细菌性斑点病

英文名称:Watermelon bacterial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病原拉丁学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lritae(Bryan)Dye.

病原分类地位:细菌域、普罗特斯门、γ普罗特斯纲、黄单胞菌目、黄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

病害类型:细菌

主要寄主:西瓜

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叶片

传播因子:种子、土壤、病残体

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黄褐色小角斑,大小1~2 mm,严重时叶片变褐枯死,有时为害叶缘引起坏死,侵染幼茎和叶柄及果实时,产生灰色斑点,其中心具黄色干菌脓,似痂斑。

病原特征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lritae(Bryan)Dye.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属细菌域、普罗特斯门、γ普罗特斯纲、黄单胞菌目、黄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单生、双生或链生,极生鞭毛,大小0.5~0.6×1.0~1.5µm。具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

病原培养性状:

肉汁胨琼脂平面培养菌落圆形,黄色,具光泽,表面光滑,稍隆起,四边整齐透明。

肉汁胨中培养呈云雾状,没有菌环。

病原生理特性:

该菌生长适温25~30℃,36℃能生长,致死温度49℃。[1]

侵染循环

果肉受害扩展到种子上,病菌由种子传带,也可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从幼苗的子叶或真叶的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真叶染病后,细菌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进入维管束,致叶片染病,然后再从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进入瓜内,致瓜种带菌。棚室西瓜湿度大温度高,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该菌侵入和扩展。[1]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或有机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

(5)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三天大雨或暴雨易发病;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6)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1]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高畦栽培,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育苗移栽,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9)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0)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

(13)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4)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15)嫁接栽培,可防治该病的大发生。

(16)科学确定播种期,露地宜在日均温稳定在15℃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即桃始花,种西瓜。如欲抢早可采用地膜覆盖使其达到上述温度再播种。

(17)采用搭架栽培法,每667m21500株,采用单蔓整枝,6~7叶时摘去第一朵雌花,保留12~13片叶子,不仅增产、增收,还可减轻该病。

(18)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生物防治

(1)浸种:

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发病时喷施: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抗菌剂401乳油50O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

物理防治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或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效果较好。

化学防治

(1)浸种剂:

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

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

(2)喷施用药: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保护地栽培: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kg/667m2

(4)药土:3%米乐尔颗粒剂1份+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份+干细土30份

发病严重地区,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移栽时用药土围根,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

发生该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如伴生疫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



甘肃生鲜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或有机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

(5)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三天大雨或暴雨易发病;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6)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高畦栽培,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育苗移栽,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9)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0)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

(13)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4)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15)嫁接栽培,可防治该病的大发生。

(16)科学确定播种期,露地宜在日均温稳定在15℃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即桃始花,种西瓜。如欲抢早可采用地膜覆盖使其达到上述温度再播种。

(17)采用搭架栽培法,每667m21500株,采用单蔓整枝,6~7叶时摘去第一朵雌花,保留12~13片叶子,不仅增产、增收,还可减轻该病。

(18)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生物防治

(1)浸种:

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发病时喷施:

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10%抗菌剂401乳油50O倍液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

物理防治

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或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效果较好。

化学防治

(1)浸种剂:

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

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

(2)喷施用药: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30%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

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保护地栽培:

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kg/667m2

(4)药土:

3%米乐尔颗粒剂1份+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份+干细土30份

发病严重地区,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移栽时用药土围根,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

发生该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如伴生疫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