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的話,是不是要正規軍用完才輪到預備役上場?

大魔包喲


以我的瞭解,退伍軍人45週歲前,隨時要聽從召喚,現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短時間內或突然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小,所謂三戰更是微乎其微,但假如一旦爆發同等級國與國之間的全面戰爭,那麼三戰也不遠了,或者說已經開始了,那麼作為交戰雙方肯定會最先動員一級戰備,召回預備部隊,最短時間內各部隊滿裝滿員,發放實彈,各火炮火箭彈導彈飛機戰艦戰車各軍種系統進入戰時狀態,社會各方各面響應戰爭狀態優先保障軍需,此時此刻,所有45歲以下退伍軍人無論是否預備役都需向當地武裝部報道,準備前往前線部隊,那裡怎麼可能等待現役打完在上?等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哪道菜都別想趕上就被人家GG了。


找回感覺5566


如果是正規軍打光了才讓預備役上,哪有那麼蠢的?毛主席說過,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說的就是完整建制對戰鬥力保持的重要性。打殘人家十個建制,可以從預備役補充兵員,補充完了還是十個建制;打掉一個建制,對方就永久失去了一個建制,戰場上再見就只有九個了。重建一個建制需要好幾年的訓練磨合,精神塑造,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所以如果要等正規軍完全消耗完了再派預備役上戰場,勝負就沒有懸念了。

實際上預備役本身就是承擔了兩個職能:第一是在戰時可以直接向減員的正規軍輸送補充人員;第二是建立一些預備役建制,戰爭來臨時作為番號的補充。所以預備役其實是兩個職能:補充兵員,成建制參與作戰。預備役的士兵和軍官基本來自退役下來的現役部隊,人都是老兵,戰鬥力其實是有保障的。需要的時候只要經過簡單的軍事訓練就可以投入到戰場,而如果是完全新徵召的士兵,一個是訓練週期長,第二個戰鬥力不如預備役補充上去的。如果是正規軍打光了才讓預備役上戰場,那實際上是把預備役完完全全當成了一個獨立建制的部隊來用了,不符合國家對預備役的定位。

閱兵式上的預備役部隊


舉一個例子,1937年侵華戰爭剛開打的時候,日本現役部隊一共才17個常備師團(也就是所謂的甲種師團),但是到了1938年6月師團數量擴充了一倍達到34個,那這17個怎麼來的呢?當然就是抽調一部分現役和預備役士兵組成。而且就這17個常備師團,在侵華前幾年的作戰中傷亡很嚴重,減員後需要人員補充,這些人員也多來自預備役。實際上1937年時日本現役部隊和預備役人數高達400多萬人,而國軍現役加預備役只有220萬人,所以儘管國軍現役人數多於日軍,但是開打後發現完全打不過人家,而且越打越弱。因為日本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兵役制度十分完善,他們會保留人數和現役部隊相當甚至遠遠超出現役部隊的預備役,歐美國家也是一樣。而當時的中國還屬於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國民政府根本無力建立起現代國家的兵役制度。這樣一對比,預備役的威力就體現出來了。

抗日戰爭日軍預備役充足,其中不乏一些退役老兵,短短几個月訓練後就能直接投入到大陸戰場


所以預備役在軍事建設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千萬不要小看,戰時使用起來也是非常靈活的。


紙上的宣仔


抗日名將方先覺的起家部隊“預備第10師”應該知道吧?這就是妥妥的預備役部隊,是南京軍政部於1937年9月下令組建的十個預備師之一,以浙江一個較弱的保安團和大批福建新兵組成。預備師的原任務是訓練新兵、補充前線部隊和維持地方治安,大多建於戰火尚未波及的後方。

(方先覺劇照)


然而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極其慘重,許多陸軍師已被徹底打殘,失去了補充的必要,所以才有了“新編師”和“暫編師”的番號,而預備師作為建制還算完整的部隊,終於在1939年被推上了前線。所以啊,在戰爭期間規矩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為了前線所需,這個時候黃埔三期的方先覺實際是預備第10師少將副師長(師長蔣超雄)。


預10師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南昌會戰第二階段,奉命策應主力部隊反攻南昌,對一個預備師來說,其實打得算不錯了,這與方先覺的履歷和作風有關,在升任預10師副師長之前,他曾經是李玉堂第3師的補充團長,練兵很有一套辦法,性格外斂內剛,治軍極嚴。因此預10師上了前線並未草雞,打得有模有樣,番號也因此被保留了下來(預備師番號抗戰結束後全部取消)。

(李玉堂和方先覺)


1939年底在“冬季攻勢”中,該師在安徽青陽與日軍遭遇,由於師長蔣超雄指揮失當,預10師首次受挫,而方先覺率一團兵力死抗五晝夜傷亡過半,因此戰後蔣師長超雄被撤職查辦,方先覺擢升師長。次年5月,第八軍和第十軍重組新的第十軍,考慮到方先覺和李玉堂的老上下級關係,預備第10師轉隸第十軍指揮,因方先覺時刻不忘練兵,該師戰力提升很快。


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本人就吃了預10師番號的虧,在李玉堂第十軍的作戰序列下共有三個師:第3師、第190師和預備第10師,其中方先覺預10師負責守備長沙城南方向。日本人一掃聽,認為這個預備師一定是該軍最弱的部隊,遂將主攻方向選定為城南。結果一打起來才發現上當,預10師防守極為頑強,硬抗日軍精銳第3師團兩晝夜,期間不停實施反突擊,終致長沙大捷,方先覺因功直接晉升第十軍代理軍長。

(第十軍李玉堂劇照)

而當時日本陸軍的動員順序,則為現役部隊(也就是提問中的正規軍)、預備役人員、後備役人員、第一補充兵、第二補充兵共五大類,前線部隊出現戰損或缺額、以及擴建新部隊時,就按照這個順序進行。它在1937年戰爭爆發時只有17個師團51萬現役部隊,而到了1938年底已經有了34個師團和一幫獨立混成旅團100萬以上的部隊,除去死傷的,這麼大的增額哪裡來的?當然就是預備役士兵的補充,甚至都開始徵召後備役士兵了。


到1938年下半年,由於戰場傷亡和擴建新師團,侵華日軍各師團的現役士兵僅佔11.3%,而預備役士兵達到了22.6%,後備役士兵佔45.2%,已經開始徵召到補充役了(第一補充兵和第二補充兵),約佔20.9%。這已經是非常畸型的兵員結構,使其戰鬥力逐漸下降。注意,一旦作戰單位的現役士兵消耗殆盡,再補充新兵就沒有“以老帶新”的作用了,所以絕不可能等到所謂正規軍打光了再徵召預備役,而是“即損即補”,當然,這些補充兵渡海前來送死,再分配到前線各部隊,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岡村寧次)


日軍在1937年動員的幾個“特設師團”,比如什麼101、106師團,都是由少量現役軍官(大隊長以上)和預備役士兵組成的,儘管編制跟常設師大同小異,但是武器裝備、作戰經驗尤其是下級軍官的指揮能力,則遠遜於常設師團。薛嶽能夠取得德安大捷(萬家嶺戰役),與當面之敵第106師團的戰力較差很有關係,預備役的鬼子兵戰場形勢不妙時,強悍的勁頭還是差點意思。


其實第106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並不是菜鳥,他在之前曾經擔任過日軍精銳第10師團長,後來才轉為預備役,戰爭爆發後重新出山,但是手下的預備役官兵實在不爭氣,尤其是直接掌握部隊的大隊長以下軍官。作戰經驗少的可憐,一旦遭遇中國軍隊的強勁攻擊,多少有點懵比。氣得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給熊本知事寫信罵娘,稱第6師團戰鬥力第一,而同一兵源地的106師團簡直是垃圾。

(阿南惟畿劇照)


二戰德軍也很早建立了“預備役部隊”的體系,前線每一個德軍現役步兵團,都在國內後方配有一個相同番號的預備役營,類同於師管區的性質,從而保證該團官兵一直都是同鄉,方便形成合力。但是1938年底猛烈擴軍時,每個預備營就要負責向兩個前線步兵團供給補充兵員了,而到了1940年全面動員時,“同鄉預備役”這個體系完全被破壞了。


蘇德戰爭進行到1942年10月時,德軍再次調整預備役制度,將所有的預備營一分為二變成兩種部隊:在國內駐紮負責徵兵和治安的後備擲彈兵營〔Grenadier Ersatz Bataillon〕、在戰場二線或者三線進行實戰訓練的預備役營〔Reserve Bataillon〕。再後來預備役營在德軍佔領區合編起來以師級形式存在,擔任維持治安和鎮壓游擊隊的任務,通常各集團軍群司令部直轄的“警備師”就是這路貨色,一方面起到練兵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隨時補充前線野戰師。

(薛嶽劇照)


而到了戰爭末期,德軍不僅前線野戰師的兵員構成非常糟糕,有經驗的老兵消耗的差不多了,部隊裡充斥著預備役和後備役士兵,包括第四波動員的新建步兵師成分比例也非常難堪: 現役士兵不足1% ,第一預備役12%, 第二預備役46%, 後備軍42%,因此戰鬥力的直線下降已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