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那麼,你的座位在哪裡?

你的座位在哪裡?

近來,媒體頻現“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嬸”等,讓“霸座”一詞頻上頭條。

先來聽聽這“一家子”的話。

“霸座男”孫赫坐在G334次高鐵的一個靠窗的F座上,但他所購買的車票,實際上是5車05A號。

後來F座的正主來了,奈何孫赫不讓了。孫赫向她討要一個輪椅不成,還給她指了三條路:“誰規定一定要按號入座?”“要麼你自己站著,要麼去坐我那個座位,要麼自己去餐車坐”。

32歲“霸座女”周某某乘坐G6078次列車霸佔著靠車窗的位置,不肯按座位號坐。當列車安全員勸她坐自己位置時,她還義正言辭地表示:“誰說這個位置不是我的?位置上寫了我不能坐嗎?”“我沒錯啊,我憑什麼聽你的!”

“霸座嬸”是這樣跟她佔的座位的正主說的:“年輕人站半小時怎麼了,我歲數大胳膊疼腿疼”“你買這個位置就該你倒黴”。 無恥嘴臉纖毫畢現。

正當人們調侃說,就差一大爺,要不,就可以湊一桌麻將了。話還沒有落地,大爺來了。

9月20日,從湛江開往北京西的K158次列車上又出了一個“霸座爺”,他買無座票佔了一個大三學生的座位。列車長和他溝通,看到有人在拍攝畫面時,他還兩手一攤,稱“拍吧,拍吧,拍吧”。

還有一例,近日,由南昌西開往昆明的G1511次列車上有兩個買二等座的男子說自己有高血壓坐商務座,還好聽旁人說“霸座”一詞後趕緊起來離開。

“霸座者”已經被人批駁得體無完膚,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說現實中的“座位”。

為什麼有些人熱衷坐別人的座位?

座位,也就是我們的位置。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有許多位置。它可以是你的身份,如兒女、父母、兄弟姐妹,老師、學生、軍人,我們也隨時可以找到自己應該坐的位置,如進入辦公室,你有你的辦公桌椅;進入電影院看電影,乘汽車、火車、飛機外出,你持有的票證指定了你的座位;你開車行走在大街上,你必須靠右行駛:這些都是你的位置,它們有的是臨時的,有的是長久的,你不能隨心所欲,否則就會打亂已有的秩序。還有些位置看似是虛的,如你的自由決定了你可以比較隨意地去做一些被允許的事情,這時你的位置相對是變動的;但你假如違反了法律制度,你的身份就發生了改變,你的位置也將發生變化,很可能在監獄裡擁有了一個囚犯的位置。守住自己的座位,堅守自己的位置,是你的責任,也是一份擔當,有時還是你遵紀守法的象徵。

但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的座位確實有的比較優越,就如這些“霸座者”想坐的座位,要麼是靠窗,要麼是商務座,總之,座主不想讓,而“霸座者”卻想要。現實中,幾乎每個座位都有這樣的故事。你想進到某個要麼油水多要麼有權勢的單位去坐一個座位;同在一個單位,你想坐那個級別比較高的座位。這些都無可厚非,於是可能發生競爭,爭執甚至鬥爭,這也司空見慣。但畢竟人是萬物之靈,對這種情況引進了競爭機制。你想要得到某個位置,你必須擁有這個位置對等的本領。否則,想得到的人也就只能望“位”興嘆了;但如果你的本領比已經佔有了這個座位的人強,那麼,他就可能得把這座位讓給你了。這就是“庸者讓,賢者上”的道理。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座位擁有了相應的本領就可以得到。得到它還需要機遇。好比一張車票,本領可以認為是你擁有購買一張車票的錢款;但你購買的時候可能想要一張靠窗的車票卻沒買到,這就是機遇了。其他的位置也是這樣,往往優越的位置太少,而想得到卻沒有得到的人很多,於是,就有了一個“懷才不遇”的詞,往往寫這種遭遇的文章還能夠激起許多人的共鳴。如果你一定要得到某個座位而採用“叢林法則”,就會招來人們的非議,鄙夷甚至法律的懲罰。這也就是這次南昌西開往昆明的兩個買了二等座卻霸佔商務座的男人不敢繼續“霸座”的重要因素。可見,要保證座位不被亂佔,需要法律的約束,既給出得到座位的規則;也給出懲罰那些採用“叢林法則”佔用座位的“霸座者”,事實上,救濟社會良善一定需要法律在場。中國那句“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的古語,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但如果法律的懲罰力度不大,相關法律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敬畏,那麼,破壞規則的人就不會停下他們的腳步,顯然“破壞者”會越來越多。這也就印證了“破窗理論”。因此,且不說對任何“破窗”行為都採用嚴刑竣法,最起碼也應該罪法相當,不能使人有僥倖心理。“霸座者”之所以接連出現,其中不排除這些人對相應的懲罰不以為意的心態。

座位,無處不在,想得到優越的風光無限的座位,就得提升本領;同樣,你已經坐上了這樣一個座位,也不能萬事大吉一勞永逸,同樣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質,要不很可能座位易主。君不見,許多尸位素餐者千夫所指萬人唾罵?鐵打的座位流水的主,很多座位永遠在那,但主人卻經常發生變化,離開了那個座位的人不必總還惦記著原來座位的優越,更不要去指責新坐上去的人沒有原來尊敬你,人走茶涼應該是常態,要學會接受。如果人已走茶還未涼,既不符生活常理,也浪費社會資源,還可能是新主素養不夠,德不配位;那就應該禮讓賢人,甚至查一查後面是否還有其他的故事。

座位與能力齊飛,位置與機遇同在。得之,不必趾高氣揚,好像非我莫屬,洋洋得意;失之,也不必垂頭喪氣,一蹶不振,而妄自菲薄。天下的座位多得是,坐自己該坐的位置,社會會多一份秩序;人生,會多一份從容。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古今多少事,可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