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前教育的發展上我們同樣要有文化自信

學前教育關係千家萬戶、子孫後代,關係家庭幸福、國家強盛。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子女教育,望子成龍傳統觀念源遠流長。現在的父母親、爺爺奶奶更是傾盡全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捨得花錢從小培養孩子。最近我圍繞學前教育問題作了一些調研,深感學前教育新情況新問題不少。福利性的公辦園和普惠性的民辦園生存發展困難,營利性的民辦園特別是一些大型學前教育集團公司旗下的幼兒園快速擴張,不少幼兒園收費高得嚇人。“公辦園少,民辦園貴”現象普遍存在,“入園難、入園貴”仍然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怎樣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意見》已作了明確部署。現在關鍵是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抓緊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措施,真正解決問題,確保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具體建議:

一是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動搖。

學前教育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不能完全市場化產業化,更不能過度商業化逐利化。要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堅決扭轉高收費民辦園佔比偏高的局面。要扶持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合理確定公辦園收費標準並建立定期動態調整機制。對收費貴得離譜的,政府要採取措施加以限制。

二是嚴格落實建設普惠園的各項政策。

過去單位辦幼兒園不需要交房租。現在民辦幼兒園收費貴,重要原因是房租貴。國家規定城鄉小區建設規劃必須配套建設幼兒園,小區應建的配套幼兒園是公共資源。這些政策規定,在一些地方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有些房地產開發商早早地就在小區規劃用地上把商品房蓋滿了、賣光了,現在再要就近找地建幼兒園非常困難。有的雖然建了幼兒園,但產權登記在開發商名下,老闆還是作為商品房出租,這樣的幼兒園收費怎麼能降下來?政府對那些該規劃未規劃、該建未建,以及將小區配套幼兒園產權登記在開發商或第三方名下,造成普惠性幼兒園無法開辦等老大難問題,要採取堅決措施進行專項整治,不能久拖不決。

三是加大對普惠園財政支持力度。

過去單位辦幼兒園是一種職工福利,多數單位都有家底經費,可以拿錢補助幼兒園。現在單位沒有小金庫了,有的連賬號也取消了。無論公辦園還是民辦園,沒有政府財政支持,很難做到收費不高。因此,政府要切實將學前教育作為公共服務納入公共財政,加大學前教育在教育經費中的投入比例。

四是科學規範學前教育內容。

大中小學都有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這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工程、重要保證。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對教學內容和教材進行必要的規範並督導執行。現在,許多民辦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自行其是,為了營利各出各的高招。比如我看到的一份招生簡章寫道:本園為全英文浸入式國際幼兒園,始終堅持為中國低幼年齡段提供國際化兒童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是:基於多元智能理論、蒙臺梭利教育理論及瑞吉歐教育理念設計而成。半天中文半天英文。開設課程:高爾夫、網球、鋼琴、輪滑、武術、奧爾夫音樂、話劇表演等;還可以根據興趣選擇外語課,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為滿足這些課程教學的需要,很多幼兒園招聘了大量素質參差不齊的外籍教師。這也是一些幼兒園收費貴的一個重要原因。國外的好東西應該學習借鑑,但不能搞月亮都是外國的圓。像這種所謂的國際化,實際上是貴族化西洋化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僅收費貴降不下來,而且容易誤人子弟。照這樣教育孩子,怎麼能從小培養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注:(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吳昌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