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本、舊三本真的那麼不堪嗎?

早在2016年,全國各地區就開始不同程度的將三本、二本合併批次招生,到2017年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本科的提前、一本、二本三個批次招生,三本這個曾經和高考密不可分的名詞便慢慢的消失了。但是爭議還是來了——三本因此穿上二本的外衣後,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說的新二本。很多人還是難從三本,那個在他們心中只為賺錢為目的的“壞大學”印象中走出來。

新二本、舊三本真的那麼不堪嗎?

的確三本大多數是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兩者都是社會出資,學校規模相對較小,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由於其1.5w+甚至2w+的學費讓教育第一次和金錢的掛鉤那麼強烈,再加上在老百姓心裡國有優於私營的特殊國情,還有三本私立氣息濃厚的校名,在中國這個特別嗜好“高大上”代名詞的國度裡,三本尤為顯得那麼不入流,甚至認為是花錢買學歷,和專科、成人教育歸為一類,但是三本真的沒有那麼不堪!

在事實上來說,三本雖然作為本科最後一批次,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區別於專科的,而且還是國家統招的全日制學歷,無論是考研、公務員還是各類職業資格考試都是可以直接參加的,雖不算高級,卻是一個門檻學歷,相比專科而言擁有太多先天的優勢了。如果再因為學費在三本和專科猶豫的,千萬別再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了,+4w換一個全日制本科學歷還是很值的。

新二本、舊三本真的那麼不堪嗎?

在高考招生中,三本也就是現在的新二本其實是承擔起了本科一半的招生任務。一般而言大部分省份本科錄取率不超過50%,而一本錄取率不會超過15%。也就是說二本錄取率大概在35%左右,大家要知道,如今公辦二本其實並不多了,位置好的或是規模比較大的或是稱為大學的學校很大一部分都在一本或是一部分在一本招生,新二本自然在二本批次挑起了大梁。所以所謂“三本”至少也需要在高考排名前50%,而且三本分最高的和分最低的一般會達到70-80分,以湖北文科為例,本科錄取率僅為30%,三本雖算不上優秀,但是至少也付出過一定的努力,當然要看學生本身,本身基礎可以去一本的,去了三本當然要值得深思了。

特別是面對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狀,例如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衡水、人大附中這樣頂尖高中不考個211都不太好意思,對於地級市的一流高中三本雖然存在,但是也是很稀少和難以啟齒的,畢竟這樣的高中是少數的精英高中,如果到普通縣級一流高中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三本已經大幅度出現,特別是文科,而最大眾的縣級二類、三類高中能考個三本絕對是學校中上水平甚至上上水平。

雖然三本算不上什麼,但是多少農村學子實現律師夢、醫生夢、老師夢.....的途徑啊!

從三本的前景來說:三本當前最大的阻礙是昂貴的學費和一直以來的誤解。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如今的2w和5年甚至10年前的2w早不能同日而語,“三本”的學費也越來越能被接受。本身高等教育成本就很高,大家要知道三本現有的學費也是在國家每人每年不少補貼後的。再加上二本合併招生,未來可能一本二本還會合併成本科,三本這個不太入眼的概念會越來越淡化,當然這個還需要時間。

新二本、舊三本真的那麼不堪嗎?

特別是,民辦高校或是獨立學院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省會城市或是發達的地區,這一個地理位置優勢是很多地級市公辦二本難以具備的,如今地理位置對一所高校的招生和發展都至關重要。除此以外,大家認真去了解一下民辦和獨立院校,就可以發現,一般都是獨立學院(什麼大學什麼學院)轉為民辦高校或是從民辦高校再更名,學校名字很多都變為地名+專業的格式在校名上趨向“公辦特色”很大的迎合很多人對校名的熱情追求。

新二本、舊三本真的那麼不堪嗎?

到如今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為代表的獨立學院已經大規模進入一本招生,受到不少考生的認可。當然他們收費公辦化是很重要的原因。

現在新二本學校的學生確實和好一些的大學無法比較,本身讀大學和讀好大學就是兩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