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仝才作品:大灣的樓窯大灣的人


今年農曆二月初,二樓一來自韭菜莊鄉樺樹樑村的老者找我理髮時跟我叨啦起他前五十年給集體趕大膠車時經常在大灣村黨狗小老人家住店,提及黨狗小老孃娘蒸的莜麵餄餎一根賽似一根,沒有兩根餄餎沾在一起的。為了能吃到黨狗小老孃娘做的莜麵餄餎,他們趕膠車到清水河縣城方向時寧可走河槽亂石灘便道也不走109國道。老漢還說到了自己曾在黨狗小老漢的樓窯上可多住過。

河槽大灣村是我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我們村和大灣又是一個大隊接畔種地,我小時候曾在大灣小學讀過一年半(三個學期)的書,對大灣的樓窯和大灣的鄉親們情有獨鍾。

出清水河縣城,逆清水河而上10公里,首先映入眼瞼的是滿灘的綠樹與一抹平的農田,這就是城關鎮大灣村,因大灣與麻灣兩村間隔不過500米,所以外面的人們稱其為麻大灣。

大灣村不同於麻灣村,麻灣村下面有一天然小石架,這個小石架似一道天然石河工保護著整個村子不受河水侵襲。大灣村卻不同了,很久以前受河水的沖刷,形成一個巨大的簸箕灣,村民們在這個巨大的簸箕灣的灣壁上挖土窯洞而居。由於灣壁崖頭之高,家大人多的農戶便在原有土窯洞之上再挖出窯洞居住,以緩解家大人多居室不寬敞的困惑。大灣村的樓窯很多,現存完好的樓窯有姜世宏老人的三孔樓窯,已故黨狗小老人留下來的三孔樓窯,這六孔樓窯都是在原有窯洞上面開挖出來的,樓窯小院特窄小,以四十四級石臺階與下面的窯院相連接。村民趙巧鳳和郭文的樓窯也是在原下面的窯洞上面挖出來的,門洞巷道與下面的窯洞相連接,巷道內以石鋪臺階傾斜而下至下面窯洞的堂屋。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灣的樓窯大灣的人

姜世宏老人閒置的三孔樓窯


小的時候不理解這大灣村的人為什麼爬高拾低挖樓窯住?長大後通過向村裡的老人們諮詢才懂得了其中的秘密所在。原來大灣村簸箕灣內的崖頭高,具備挖樓窯的條件,村前緊臨清水河畔,舊時每當雨季來臨大灣村常常會遭河裡山洪的侵襲,再加大灣村南北都被大山所控,村周圍可耕種的梁地很少,村民所耕種的梁地大都在村西北方向與五良太鄉的善旦窯、水泉窯、後陽坡等村子接壤,梁地距村子較遠,村前的水澆地便成了村子裡的寶貝,村民們愛惜土地,不捨得佔用灘裡的水澆地建房砌窯洞而居,所以先輩們便發明了在原有窯洞上面再挖窯洞而居的這一獨特的建築藝術。樓窯與下面窯洞通過傾斜巷道相通連的這種居室在舊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用來逃避兵匪,當夜深人靜一旦有兵匪入侵,家裡人可迅速從樓窯窗口爬出去躲藏起來以逃脫兵匪的襲擾。

大灣村民愛惜土地是與生俱來的,新中國成立後大灣村灘內沒有地上建築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灘內建築物只有學校的房舍和集體的牲畜棚圈,但這些集體公有建築物都是佔用靠近高崖下的非耕地面積,後來縣農林局在大灣村灘內建了苗圃,並徵用了大灣灘的部分水澆地用於苗木栽培。再後來大灣大隊緊靠學校的房舍砌了兩間石窯洞,一間為學校教師辦公室,另一間為大隊辦公室和合作醫療站的藥房。1976年大地震之後,政府為大灣村砌了兩排幾十間石窯洞,可都是佔用非耕地面積。改革開放後,大灣村已成家的年輕一代村民在村東靠近公路邊的原集體飼養場和大場面裡建起了一排排石窯洞或磚混結構的平房,建築用地都是不可用做耕地的沙石灘。

大灣村民不僅愛惜土地,也特別的勤勞,每年的春耕夏鋤秋收,山頭上的高家山、忙亂溝村的人們才從家裡往地裡走的時候就瞭見大灣村的人們已經走了五六里山路來到地裡開始幹農活了。保守的說大灣村的鄉親們每天要比高家山和忙亂溝村的人們早起兩個小時吧!

勤勞的大灣人也特別的善良,村裡正頭半月唱戲的時候,村裡有紅白事宴的時候,不管劇團唱的好賴,鼓匠師傅吹的好賴,從來聽不到大灣人嫌好道賴的,偶然有飲酒過量的人說些嫌好道賴的醉話,村裡的老者們準會及時站出來勸說制止的。如此淳樸善良的村風在別處是很少見到的。

大灣村在全村委五個自然村中算得上一個大村社,村民們和睦相處,團結一心,為大灣村的富裕發展奠定了基礎,村裡誰家有個大凡小事的全村人總會幫忙度過難關的。

記得十幾年前,村裡一年輕人騎摩托車到清水河縣城為病危的父親買藥返回時不幸出車禍,村裡的年輕人喬召小、姜義、姜利軍、武利權、武二成等十多個年輕人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送傷者到縣醫院急救,可終因傷者受傷嚴重搶救無效走了,家中只剩危在旦夕的老父親和照顧病夫的老母親,大灣村的村民二話不說就幫忙料理死者的後事,時隔兩天這位臥病在床的老父親得知兒子遭不幸的噩耗後也匆匆離世,父子倆都走了,剩下一七十多歲的老奶奶這可如何是好?是大灣村的村民們伸出援手無償地幫助安葬了苦命的父子倆。

村裡每年冬季的殺豬季節來臨,大灣村裡總有一批為村民義務殺豬的志願服務隊,村民秦有明、姜繼仁、喬召小等首當其衝地衝在前面為村民們解決殺豬難問題,志願服務隊裡的其他隊員便是“瘸胳膊打鼓板——儘自己的材地”,有藝的耍藝,沒藝的賣力,各盡所能。全村幾十戶人家幾十頭豬在短短的十來天便宰殺完畢。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灣的樓窯大灣的人

已故黨狗小老人留下的三孔方形窗口樓窯


大灣村雖然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很多,可留守在村的也不算少,可是這樣的大村社竟找不到一家麻將館,因為村民們懂得勤勞致富,科學發展才是硬道理,賭博是違法行為。前十幾年,大灣村民受大灣苗圃啟發,種杏樹苗、油松苗及沙棘苗發家,提前進入脫貧行列,可村裡仍有許多留守青年在不懈的努力著。強人黨建軍就是勤勞致富的帶頭人。黨建軍從小父親犯事,母親棄家出走,黨建軍自己還是一個心臟病患者,可是父母雙雙離家後,六七歲的黨建軍就擔負起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的重任,做飯,打雞餵狗等家務活兒全是黨建軍自己做,奶奶去世後,爺爺也因患嚴重的哮喘病喪失體力勞動能力。苦命的黨建軍又擔當起照顧爺爺的事務來。爺爺去世後,黨建軍感覺自己的心臟病也越來越嚴重,便到呼市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了手術,術前善良的黨建軍便通過醫院的引薦與呼市紅會簽訂了若手術不成功自己倒在手術檯上的話志願捐獻遺體供醫學解剖的協議。這一舉動迄今為止在清水河縣尚屬首例。好在好人有好報,黨建軍的手術很成功,這些年,黨建軍在自家為數不多的灘地內種植各種應季蔬菜,還在樑上的旱地裡栽植旱地蔥,優質土豆及小香米穀子等作物,此外還以養羊、雞、鴨、鵝等增加收入。黨建軍賣菜這些年,清河街上的好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知道那個說話姑娘聲氣的賣菜小夥子。黨建軍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勤儉持家的作風告別了貧窮,身患心臟病的他不但不給政府添麻煩,有時還做公益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人們都說黨拴明是原楊家窯鄉範圍內食用菌栽培的引領者。這話一點也不假。

十幾年前,黨拴明就在自家院裡搞起了平蘑栽培,蘑菇長出來後黨拴明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到清水河縣城推銷自己的平蘑,幾年後靠平蘑栽培徹底脫離了貧困線。黨拴明種平蘑發家致富確實給當地新型農民起到了引領作用,後來石峽口食用菌種植基地,大灣村委的林下蘑菇種植無一不是來自黨拴明的啟發。這幾年黨拴明又瞄準了養蜂業這條致富路艱苦創業勤勞致富。

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回顧大灣村民在歷屆村幹部的領導下,改河造田建設家鄉,使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過程,八九十歲的老人們感慨萬千,上世紀七十年代,大灣大隊黨支部書記姜繼明,主任武宏世帶領全大隊社員群眾在朔州窯到麻灣的南灘修河工,在河工的北邊灘內打圍堰利用山洪淤土造田,十年後在全公社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幹苦幹之下,硬是在原有河工的南側又修起了一條東起朔州窯灘西至大灣東的一條河工,將禍害大灣多少輩子的清水河乖乖的逼到了南山腳下,河工北邊的亂石灘慢慢的變成了良田。沙石突出土層淺薄不宜耕種的河灘慢慢的變成了小森林,又過了幾年,縣水利局在大灣灘修築拱水壩一座,拱水壩北邊一道長堤與大灣河工西端相連接,攔截了河床內的大水,保護了大灣村莊,村民的財產及灘內一方沃土。一條混凝土槽防滲水渠從村中穿過,為大灣村民和大灣苗圃灌溉田地提供了方便。

大灣村的良好村風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好兒女,眾所周知的有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八路軍,建國後轉業到包頭鋼鐵公司綠化處擔任處長的喬有恆老人,有曾任清水河縣委常委,後調錫盟西蘇旗任旗委書記的姜雲忠老人,他們都是從大灣村走出去的革命前輩。大灣村或學業有成或在外打拼的年輕一代遍佈祖國各地,不管身在哪裡,戰鬥在哪個崗位,他們都會發光發熱的,因為家鄉的樓窯精神在他們心中永存。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灣的樓窯大灣的人

作者簡介:高仝才,1962年出生於內蒙古清水河縣楊家窯鄉高家山村。高中文化。1990年不幸墜溝,致腰椎骨折,下肢癱瘓。1991年離異。1993——2011年先後在村小學和楊家窯小學做民辦教師。成為全縣唯一坐在輪椅上教課的民辦教師。2016年開始寫出懷舊鄉情散文40餘篇,多發表於《活力清水河》、《清水河微生活》、《清水河生活》,今日頭條《中國陰山作家網》等平臺,也有少許稿件發表於《呼和浩特晚報》。現仍筆耕不停,為弘揚家鄉文化做貢獻。為清水河縣作協會員。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灣的樓窯大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