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文章來源:秦朔朋友圈

01

新冠病毒對人類發起的戰爭愈演愈烈,沒有哪裡能倖免。

2月7日,疫情重心還在中國時,我寫過一篇《世界為中國供應鏈祈禱》。當時的情況是“中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中國一些零部件企業停擺,影響到全球汽車、電子等產業生產。

哈佛商學院官網就有這樣的例子——某個美國設備製造商發現,上游英國供應商停止生產是因為意大利供應商為其提供裝配部件,意大利供應商從位於中國的供應商那裡採購部件,而中國工廠已經關閉。

一個多月後,中國基本控制了疫情,正努力復工復產。但放眼全球,封關封境封城,停航停運停商,店鋪關門,碼頭無人卸貨,海關放假,對進口商停發許可證和進口配額,等等,層出不窮。中國供應商手中的不少外貿訂單被客戶取消,網上甚至有“國內九成外貿訂單取消”一說,雖毫無依據,也流傳甚廣。

3月23日下午,廣東省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宣佈,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

在疫情衝擊外,不少人更擔心,疫情過後全球供應鏈將會調整,從“高效供應鏈”、“柔性供應鏈”向“安全供應鏈”、“韌性供應鏈”轉型,從全球採購到自力更生,“自供比”將提高,哪怕增加成本,犧牲效率,也要確保安全可控。這對深深融入全球的中國供應鏈來說,是更大挑戰。

出口導向的中國製造業到底怎麼了?將何去何從?

借寧波市和拼多多舉行戰略合作發佈會,“寧波優品,雲購甬行”,幫助外貿企業轉內銷,讓利啟動內需市場的機會,我應邀到寧波做了一些調研,也通過可靠渠道掌握了深圳、東莞的一些情況。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 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左一)與拼多多副總裁湧泉(右一)作為雙方代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我的結論是:中國供應鏈的確面臨疫情危機,但即使沒有疫情,本身也存在調整、轉型和升級的需要。如果能審時度勢,化危為機,中國供應鏈不僅不會動搖,還將更加強大。

02

疫情對經濟是“休克式”衝擊,中國外貿企業沒有“九成訂單取消”那麼誇張,但也遭遇了重創。

中國供應鏈在為世界祈禱,希望世界早日太平。

最輕的影響是,外貿企業產品還能出口,但因為進口國檢疫升級,導致成本增加。如有的國家要求中國來的船隻抵達後必須超過15天才能靠岸,船員要多次體溫檢測,無任何風險後才能卸貨。這樣成本就提高了,付款期也拉長了。

比較糟糕的是,外貿企業的貨物已經完成報關和裝船,即將出海,外商突然變卦,利用FOB(Free On Board,離岸價)對貨權的界定,聯繫物流公司硬生生把貨物“提”下船,掉頭走了。

更多的情況是,企業沒有新訂單,勸員工另謀高就,全廠放假幾個月再說。

浙江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是亞洲最大輕紡專業市場,當地一份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有78.4%的紡織企業表示訂單在減少,64.8%的企業反映已有訂單被客戶取消。這不全是疫情導致,和中美貿易摩擦加徵關稅也有關係。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是零關稅,客戶就將訂單轉移了。

寧波一家龍頭外貿公司旗下的交易平臺,3月17、18日兩天,有1450萬美元訂單被取消或延遲。

根據我得到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寧波外貿進出口額同比下降19.3%,深圳下降18.8%(出口下降27.5%,對美出口下降37%)。海關總署公佈的全國數據是,1-2月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顯然,外貿型城市所受衝擊更大。

3月,由於疫情在全球蔓延,情況肯定也不樂觀。

一位商務部門朋友向我介紹,從該市外貿工業企業在手訂單的情況看,被甩單(已下訂單、已生產、突然不要了)的比例為10%到20%。

從新訂單情況看,通過對近2000家進出口規模最大企業的調查,有85%的企業反映新訂單量下降了20%。而且就算有新訂單,也很擔心最終不能交付。如果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企業就完成了交貨,責任在買方,買方如果不付錢,中信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會賠付給賣方80%的金額。但現在的情況是,貨物吊裝之前客戶可能就拒收了,此時責任在賣方。所以商務部門正在協調中信保推出貨物出運前的險種,如果出運前不能交付,可以獲得20%的賠償。

“外商不要貨了,貨還在我們的企業手裡,這時就要靠你們這樣的電商,幫企業把貨轉成內銷。”商務部門的朋友對拼多多負責人說。

事實上,從廣東到福建、浙江、山東,拼多多正在多個產業帶開展“拼交會”活動,通過直播展銷、區域優質產品開設“網上展館”等方式,推動產業在品牌建設、定製生產、智能製造等方面升級。根據拼多多2019年財報,其年度活躍買家為5.85億人,廣大買家也希望接觸到更多優勢產業帶的物美價廉商品。

我接著問:“疫情過去後國外還會進口中國商品,那不過是庫存增大的問題吧?”

朋友回答:“消費品如服裝,很多都是季節性的,庫存到明年還有用嗎?”

問:“有沒有一些正面案例,比如一些外貿企業轉產口罩等物資,這能不能對沖負面影響?”

答:“我們看到的一個情況是,外貿企業會洗牌,那些撐得住的企業將來會越來越大。但這也很難說是正面案例,因為很多小微企業死了。至於口罩,一是價值低廉,二是口罩有歐盟標準、美國標準,各國不一樣,海關管得很嚴。所以口罩出口的最快途徑是捐助,有國外華人當收貨方,海關會寬鬆一些,但真要做買賣很難。而且醫用口罩的銷售渠道和百貨不一樣,很多是藥店渠道,這些渠道我們並不熟悉,因為中國在藥品出口方面很少。”

問:“跨境電商沒有作用嗎?”

答:“跨境電商也受影響。去年底不少外貿企業搶出口,把貨運到了海外倉,但現在就運不進去了。特別是前一段,有的國家海關拒收中國產品,認為產品裡有病毒。還有,2B的採購很多都不是在網上完成的,人家要過來看貨,覺得網上看貨不真實,特別是新貨。但現在人也不能來往了。”

問:“主要做內銷的製造企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答:“也有影響。比如一家給上海的汽車廠做配套的企業,現在也不讓供貨了。因為汽車廠的幾個關鍵零部件是國外進口的,而國外工廠停工了。我們有的企業的上游在湖北,也會受影響。”

真的是天下一家!只要還有一塊短板,全球供應鏈就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03

在《世界為中國供應鏈祈禱》中,我表達了對中國供應鏈的信心。在成本驅動型的供應鏈方面(如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等),近年來有向越南等窪地轉移的趨勢,但這些企業的中高端價值環節仍在中國。這是中國供應鏈向“中國人的供應鏈”的變化。更不用說市場驅動型、效率驅動型的價值鏈了。

眾所周知中國價值鏈的規模、豐富和完整,自201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後,中國就一直是製造業第一大國,目前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30%左右,幾乎是美、日、德三國的總和。

中國供應鏈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其複雜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機電產品出口佔中國出口總值的接近60%。

以深圳為例,深圳是中國的創新之城,2019年深圳機電產品出口佔全市出口比重達76.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全市出口比重的48.4%。

以寧波為例,全世界每8節電池就有一節來自中銀(寧波)電池公司;世界90%以上的縫紉機整機廠採用德鷹精密公司製造的旋梭,產量佔世界的40%;全世界用於切割高精密零部件的切割絲市場的1/3,在博德高科手裡;世界電腦橫機產銷量的第一,是寧波慈星。在這片熱土上,有20餘年鑽研圓珠筆尖的企業,有30年和一枚天生密封件的墊片“死磕”的企業,充滿了企業家精神。寧波也有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地方產業集群”——慈溪家電、餘姚塑料、寧海模具、象山針織、奉化氣動元件、海曙紡織服裝,等等。在這些地方,你會看到中國供應鏈的本質其實是“市場化網絡”,無數專業分工的企業,上下左右連接,掛鉤,協同,組合成各種柔性化的解決方案,交付給全球客戶,無論效率還是靈活性都無與倫比。

下圖顯示了中國製造的演進。1985年時,出口份額低,產品複雜程度低;2017年時,出口份額高,產品複雜程度也大大提高。演進的過程,一邊是出口份額的不斷增長,一邊是出口產品複雜程度的不斷延伸。當然,在高端和複雜方面和最先進國家還有一定距離。

我把這樣的中國製造稱為“全類製造”,即簡單的和複雜的都涵蓋,加工和創新都要。這當然是拜國內有著高差異的梯度區域所賜。由於產業鏈可以在內部轉移,就拉長了中國供應鏈的全生命週期,至今仍充滿活力。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我長期關注製造業,對中國供應鏈充滿感情。單就疫情來說,對全世界的供應鏈“均勻打擊”,誰都難受,但只要扛過去,中國會更強,這是由中國製造的堅實基礎和創新轉型的二重性決定的。

不過,問題並不如此簡單。一方面,疫情後世界一些經濟體提高“自供比”、對沖單一國別依賴的可能性很高;另一方面,“去貿易全球化”的趨勢已經顯現無疑。

世界銀行2020年報告指出,1990年-2007年是全球價值鏈興起的黃金時代(即將生產過程分割,分佈在不同國家,企業專注於特定環節,不生產整個產品),這一時代出現了一些標誌性事件,如交通信息和通信的技術進步,中國和東歐融入全球經濟,烏拉圭回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重大貿易協定達成,貿易壁壘降低。

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貿易和全球價值鏈增速放緩,甚至倒退。這有供給端的原因,如美國成功開發了頁岩油之後,就不需要進口多少石油了;也有地緣政治因素,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平衡和貿易摩擦因素,以及中間產品運輸距離變長、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環境成本因素;再加上疫情讓“和全球化相關的供應鏈的風險被定價”(過去是忽略的),所以全球供應鏈的“去全球化”調整,一定會在某些方向上出現。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中國供應鏈,面對短期和中長期的壓力,如何調整,化危為機?

04

我的答案是三個方面。

首先,是進一步爭取全球化信任。

中國供應鏈能有今天,是因為為全球客戶創造了優良性價比,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大剩餘。過去幾十年中國供應鏈提升的過程,也是中國和世界(特別是與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開放包容的過程。世界向中國打開了市場之門。展望未來,在全球大變局下,中國供應鏈不僅要繼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也要在商業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競爭中性、貿易準則、企業公民等方面提高。中國還要進一步開放市場,讓其他經濟體搭中國發展的便車。

未來我們不僅要做好生意,還要做好“生意的生意”,也就是優化做生意的方式。中國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已經不能限於成本、速度的表現,也不僅是單個企業的問題,而和整個商業環境、營商方式、社會治理(如消費者隱私保護)、國際經濟秩序都高度相關。

我特別想說的是,在錯綜複雜的全球化新格局下,我們要高度理性,千方百計不讓全球化走入對抗、對峙的泥沼。我絕不擔心中國創業者、企業家和勞動者的能力、意志和適應性,我擔心的是,如果沒有一個全球化大舞臺,如果我們和世界之間越來越多“假想敵”情緒,就會和世界越來越遠,同時整個社會的情緒也會越來越“內卷化”,甚至陷入內部攻訐。如是,中國供應鏈將很難獲得更大發展空間,中國復興就會走彎路。“一帶一路”是一個新戰略方向,但從我在非洲、印度、東南亞等地的採訪體會看,這些地方也很關心中國是不是把落後產能、被淘汰的技術等等轉移來了。換言之,他們對中國供應鏈的要求也不低。

其次,是要進一步發展內需。目前中國的出口佔國際市場份額已達13.1%(2019年前三季度,世貿組織),通過歷史和國別的比較,這已屬極高水平,繼續擴大難度很大,也會加劇一些摩擦。而中國的居民消費佔GDP之比,較之發達國家80%左右的水平還低不少。因此潛力很大。中國供應鏈在中國內需市場上大有可為。當然,要釋放消費潛力,還需要在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上下大功夫。

第三,是中國供應鏈特別是外貿導向型的製造企業,要通過創新實現轉型。包括數字化轉型,底層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針對新一代消費者的產品與服務創新,等等。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05

寧波三禾廚具,有93項鍋具發明專利,16年外貿代工經驗,是雙立人等國際大牌的設計生產商,年產超過2500萬口鍋具,銷往130個國家和地區,在意大利等歐洲市場市佔率超過50%。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在自創品牌和內需方面有所突破。

三禾董事長方成說:“外貿轉內銷,要建立線下KA(核心客戶)渠道,投入鉅額營銷費用,一口幾十塊成本的鍋,在線下經過層層分銷,在沃爾瑪會賣幾百塊。而在線上,中高端市場都被國際品牌佔據,新品牌再介入的成本很高。”

2018年底,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對外貿轉內銷企業提供技術、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三禾首批加入。

方成感到的最大變化是,在傳統線下渠道,信息反饋很慢,一個新產品的開發週期很長,但在拼多多的C2M模式下,三禾能及時根據線上需求進行研發,研發週期縮短了50%。同時,三禾根據拼多多的數據分析和運營建議,針對中國消費者,在99元價位進行深度開發,重新設計開模。同樣規格和材質的產品,美國市場的價格是99美元。

方成說:“從2月下旬到現在,三禾在拼多多的旗艦店日銷量實現了100%的環比增長。預計2020年在拼多多上的銷售額將超過4000萬元。”

三禾的案例說明,即使強大如寧波製造,從外貿到內銷,從代工到品牌,也並不容易。“出口轉內銷”,不是轉個銷售地就行了,關鍵是轉型,圍繞中國消費者需求,從產品定義、產品定位、產品設計等方面徹底轉型。

拼多多副總裁湧泉介紹說:“拼多多早已不僅是‘社交拼團’了,我們現在拼的是幫助中國製造為中國消費者進行產品定製的能力。拼多多很快就會有超過1000人的技術工程師和產業專家隊伍,聚焦全國各個主要產業帶,通過提供大數據研發建議和智能化生產方案,幫助企業增強創新能力,一起闖,一起拼。”

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表示,“敢闖”是寧波企業的特性,“敢拼”是拼多多迅速壯大的秘訣。未來一年,會有超過1.5萬家寧波企業參與寧波市和拼多多的戰略合作,預計實現外貿轉內需訂單超200億元。

3月13日,廣東東莞大朗鎮的毛織產業帶的線上“拼交會”,吸引了2000多家企業參與,126家頭部企業開設了專門直播展廳,截至下午5點線上接待用戶1036萬人次。大朗鎮面積98平方公里,聚集了超過1萬家毛織企業,年產8億件毛衣。

下午3點前,在大朗鎮副鎮長曾悅的直播展廳內,限量1000件的9元秒殺毛衣,不到1秒便被搶購一空。接著是決定下一輪模特試衣展示順序的投票環節,吸引了36萬觀眾。為爭搶用戶注意力,有的企業科普毛衣知識,有的揭秘毛衣品牌“內幕”,有的設計遊戲,甚至專門設計了不同款式毛衣的適配劇情,更多直播展廳則通過不間斷的紅包發放和1元秒殺福利,試圖將用戶鎖定。

由於每個直播展廳都和獨立的商鋪掛鉤,企業有機會將用戶轉化為店鋪粉絲,形成長期轉化機制。在“拼交會”後,用戶通過搜索“多多美麗”,就可以進入女性服飾衣帽的精華商品集合頁,直接瞭解上千萬人次的用戶花了幾個小時總結出的經驗。

3月18日,“拼交會”在東莞虎門鎮舉行,副鎮長黃沛民在拼多多直播間裡花了87元,帶頭演示,網友則刷起火箭、超跑等禮物予以支持。虎門“拼交會”吸引了超過170家主打職業裝以及大碼女裝的頭部商家入駐,超過10萬款服裝以展銷方式集中呈現。

3月19日,“拼交會”進入山東,位於菏澤市曹縣漢服源產地的180多家頭部企業和商戶,在線直播推介了近5000款漢服及周邊產品。曹縣縣長梁惠民親自“披掛上陣”,試穿了幾款漢服。截至晚上10時,共收穫480多萬人次觀看,多家品牌漢服的單日銷量過千。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惠民(右一)在拼多多直播間中試穿漢服

3月20日,“拼交會”來到浙江桐鄉市的濮院。濮院的服裝產業群年產值超過1000億,企業集體向線上市場遷移。桐鄉市長於會遊是一位80後市長,他的直播吸引了257萬人次觀看,他打開APP下單了一款券後價299元的女式卡其色風衣,表示“給家裡的領導買衣服,一定要買件好的”。在於會遊和網友互動的15分鐘內,共售出各類服飾超過3600件。在他的帶動下,濮院站首日累計吸引768萬人次觀眾,實現單場單日銷售額超過600萬元。

中國供應鏈,如何拼出新機遇?

| 桐鄉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會遊作為主播之一參與了該場活動

……

我通過視頻看了不少“拼交會”的場景,看到了基於數字經濟平臺,被疫情所創傷的中國供應鏈,在和網友的互動中展現出活潑潑的生命力。尤其感慨的是鎮長、縣長、市長當起了推銷員,在中國供應鏈和區域產業帶的發展中,他們功不可沒。

這種互聯網平臺上的直連互動,對於中國供應鏈的意義,並不只是在危機關頭幫助企業打開銷路,更是帶動區域產業帶的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升級;通過C2M供應鏈的優化,為廣大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幫助外貿企業從出口導向到內需導向,真正實現“兩條腿”走路。

所以我的一個判斷是,依託14億人口的大市場,依託全球領先的供應鏈優勢和數字經濟平臺優勢,現在很多受困的企業有巨大的輾轉騰挪空間和創新機會,莫愁國內無市場,柳暗花明又一村。

偉大的中國供應鏈正在遭遇危機,但未嘗不是新的生機的開始。讓我們共同關注!

沒有誰可以保證拯救我們,中國供應鏈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業務諮詢電話:020-38206956 業務諮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