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國人Email學英語寫作四——天堂或地獄

你如果選擇學習英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選擇向自我潛能開發邁進。語言的指向可以包容一切,學習英語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

每次與Karen通信都能感到自己的英語太中國味了。為了改掉這一點,我反覆模仿她的寫作句型和行文方式。直到有一天她對我說,Joseph,你的英語寫作幾乎沒有什麼錯誤了。以下這段是Karen關於有限世界和永恆世界的觀點,這對中國人來說可能覺得很奇怪,但西方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讀美國人Email學英語寫作四——天堂或地獄

圖片來自pexels

I am enjoying our correspondence, too. You are a deep thinker, and talking about God, and about Jesus Christ are what I most like to do. Actually, I think this is only topic that really matters in life because it is about eternity. Our time on earth is very short, and it is filled with so many things that we “must” do and “should” do…many of which become meaningless when one’s perspective changes moves from being a time-limited existence here on earth to an eternal one with God and with Jesus Christ. Our time on earth is for one purpose in God’s eyes: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where we will spend eternity, heaven or hell.

讀美國人Email學英語寫作四——天堂或地獄

圖片來自pexels

Correspondence:通信,communication by the exchange of letters,

what I most like to do:我最喜歡做

really matter:真正重要

many of which:which 是前面所提的事“we “must” do and “should” do”那些我們一定要做和應該要做的事

being a time-limited existence:一個有限時間的存在

eternal one:永恆的存在,one是代詞,表示existence

Karen曾在美國做過心理諮詢師,在中國八年的時間,分別在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做過心理學老師。但她認為心理學對人的安撫作用是有限的,要想徹底治癒精神類疾病,最好的方式是讀《聖經》,並參加團契活動。

在Karen的幫助下,《聖經》英語版我已讀了兩遍,再加上經常與她通信談學習體會,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創造的英語環境。很多想學好英語的朋友總是希望有一天身旁有許多的外國人,或進入國外的環境中,英語自然而然就會過關了。顯然,這種想法不切實際的,也是不正確的。除非你是一個青春期前的孩童,有很大的語言可塑性;否則,你必須在非英語的環境裡預先操練好。

學習英語《聖經》,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語的讀寫能力,另一方面能更多地知曉西方文化。上一節中談到的基督教教義:“我們只是上帝財富的保管者,而不是擁有者。”其實,猶太人有許多類似的觀點,比如:“獲得金錢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先捐獻。瞭解了這一點並能做到的人是幸福的。”猶太人在教育孩子時告誡他們:要儘自己所能來幫助別人,付出比得到更快樂,西方諺語: “Giving is all!”也是表達這一觀點。關懷與幫助他人才會有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這與中國的古話“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異曲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