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娘總是把好吃的留給兒媳,從不優待我這個親閨女,為啥呢?

手心我心bxl版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首先告訴題主。老一輩的人討好兒媳,疏遠女兒是很普遍的事情。這裡邊有一定的歷史因素,還有心理因素。兩者共同影響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歷史因素:老一輩的父母,尤其是過過苦日子的父母,大都比較重男輕女。

因為在食物短缺的那個年代,兒子是生產生存的重要勞動力。婆婆們只要搞好和兒媳的關係,兒媳就不會給兒子添麻煩。相反,受到優待的兒媳,會更加的體貼照顧自己的老公。這樣就保證了家裡重要的食物來源和生存基礎。

而女兒在老一輩父母眼中,大都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雖然父母也有不捨,但在結婚的那天,女兒就成了別人家的人。那麼既然成為別人家的人,應該是別人家婆婆去關心和照顧她。雖然這種想法,在現在看來不近人情,但在那個年代,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


心理因素:一方面作為父母,是希望孩子們過得幸福的。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晚年的生活留後路。

我們都知道婆媳關係,一直是左右家庭幸福的重要砝碼。所以當母親的當然知道自己和兒媳相處的程度,會決定給自己兒子造成多大的壓力是多少。所以部分溺愛兒子的母親,通常會為了兒子,委曲求全去討好兒媳。因為只有兒子的後院穩定,兒子在外面才可以專心打拼事業。這個家才能更和諧幸福!

至於女兒的感受,母親通常會做到心裡有數。因為他們明白,女兒再怎麼說是自己養大的,就算有些埋怨,還是愛父母的!而兒媳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家庭的氛圍完全靠兩個女人的相處交流而來!所以母親們在處理這種事情上,拿捏的很穩!


然後第2種心理,完全是出於自私。因為在我國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父母常說的“養兒防老”!事實也基本如此,多數父母最後都會跟著兒子過。而為了自己晚年生活幸福,提前討好兒媳,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年輕時和兒媳關係鬧僵,那麼晚年的時候,兒媳很可能從中作梗,故意刁難自己。所以這也是出於自我保護的一種心理!


總結:雖然發生這種情況,女兒們會有些不滿和無奈。但請理解你的父母,他們的做法一定有他們自己的道理和原因。不要太過在意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因為父母始終是愛你的,這個不會錯!不然也不會辛苦把你養育成人!

再者說我們都是成年人,早過了童年爭寵的時候。所以請女兒們心放得寬一些,對父母多理解包容一些!當年他們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長大,現在他們年紀慢慢大了,所以該是我們反哺的時候了!大家說呢?

我是8點故事,一個愛聊情感的話嘮,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8點故事


首先聞到你有股酸酸醋味的同時,恭喜你有一個明智的媽媽和一個孝敬的嫂子(弟妹)。

前兩天看到一個報道,說一個將近70歲的老太太。有人問她,你這輩子做的最好的一個決定是什麼呢?老人說我年輕時善待了兒媳婦兒,現在得到了回報。

現在都說婆媳關係不好處。有的兒媳婦更是把婆婆說的一無是處。都不曾想自己也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當婆婆的時候。

而有的婆婆呢,把媳婦兒當成外來人。嘴裡說媳婦是自家人,可是為人處事對兒媳婦卻另眼相看。有女兒的婆婆更是明裡暗裡幫著女兒。這無疑是給自己以後的生活帶來麻煩。

開明的婆婆會把女兒和媳婦兒都當成自家人。你對媳婦兒好了,兒子處在中間也會高興。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受過好的教育。大都會理解老人的不易贍養老人。

你媽媽對兒媳婦好,說明她開通。也是個善良的老人。她以後必將會得到好的福報。

而對你的嫂子(弟媳)來講,她也是個有福報的人,修來了一個好的婆婆。並且因為自己的孝順,迎來了婆婆對她的尊重。

婆媳相處家庭和睦,你說你能不為媽媽和嫂子(弟媳)感到高興嗎?

此時你應該感到幸福。你設身處地的想想,假如兒媳婦不孝順,媽媽天天受氣,她兒子在中間受夾板氣,你說你能管誰?

如果哥哥(弟弟)在偏聽偏信袒護媳婦兒。媽媽天天給你訴苦,你能不管媽媽嗎?你的日子還好過嗎?

你說媽媽把好吃東西留給兒媳婦兒。不過是嘴裡的一口食物,多一口不多,少一口不少。想吃回家自己做豈不更好?

反過來你想想自己,你也是身將為人婦為人母。以後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會面對男方的父母。學學你家的嫂子(弟媳)的孝順。同樣也會得到你婆婆對你的尊重和愛戴。

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吧。也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哥嫂(弟媳)。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祝你們一家幸福,生活美滿。

[行者813] 不知觀點正確與否,請點評,留言。


行者813


你娘這樣做,是一個很明智,明白事理的老人,很了不起,之所以,你媽這樣做,是為了家庭更和諧,更安定,更團結,為了婆媳之間更親密,為了兒子的愛情更穩固,她才這樣做出好的榜樣,對待兒媳如貴賓,也叫收復人心,你閨女看到你媽這樣做,心裡不舒服,你錯了,你媽也是在修補你們姑嫂之間的關係,為你好,你是媽養的親閨女,應該支持你媽才對,你不體諒母親誰來體諒,任何人事到臨頭才知分曉,親臨實踐才知深淺,你媽這樣做是為了家庭,為你兄妹,他才付出這些,老人是精英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