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掘墳墓(原創)

自掘墳墓(原創)

2019年4月30日。岳陽拜訪30多年未見過面的同學老D。

地點老D家。晚餐時分。餐桌上擺滿湖南地方特色的菜餚,老D自制的泡酒已開啟,酒香和輕柔的燈光交融在一起,令人心悅神怡。

三杯酒下肚,氣氛就活躍起來,老D讓我看他的手機裡儲存的圖片。給客人看家庭相冊,自膠捲使用的年代就成為了一種時尚。過去,人們照相的機會很少,有的人甚至到了青年也沒有一張生活照。數字時代,給人看手機儲存的照片,其實是仍然延續著這個習慣,但這次老D給我看的並非生活照,而是有關死的照片。

只見一個綠樹環抱青草覆蓋的一個小山丘,山丘的南側並排有兩個紅磚砌封的拱形門。當時我沒明白啥意思,問道:這是做什麼用的,酒窖?”我以前跟朋友去過一建在山上已經廢棄的防空洞,因為那裡冬暖夏涼,便被用作了酒窖,裡面儲藏了很多名酒。

”哪跟哪啊,怎麼老是想著酒,這是我和我老婆的墓啊。”老D頗自豪地笑著說,“並且還是我親自監工。”

我聽完渾身一陣驚悚,瞠目但沒結舌,目光直直地盯著老D道:“活得好好的,幹嘛要自掘墳墓啊?”

“這是本地的一種風俗,無論男女年齡一旦到了四十歲,就要把墳墓建好。”老D解釋道,“再說很多活得好好的人,轉眼不就走了麼,提前準備好自己的歸宿不挺好麼?”

在大多數地區,對“死”字兒都是特別忌諱,就別提死後所喪之地了。老D說的生死無常,倒是言之有據,紅樓夢就有“正說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的句子,照此說法,老D的自掘墳墓還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我不免由剛才的驚悚變成了頷首稱道。

對人生的思考,最能挑起神經的莫不是生與死這兩大話題。生固然欣喜,死總給人恐懼。從古到今,人類行為的終極目的,歸根結底,莫不是追求永生或延緩死亡。有的人之所以笑傲死,不是對死的大無畏,而是相信生死可以輪迴,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就是這一信念。其實在這些英雄好漢的潛意識裡,仍然是希望不死。假如死亡果真意味著肉體腐朽和精神湮滅,不知這些人在死的面前還能不能保持淡定?

窗外夜色如墨,淅淅瀝瀝的雨聲,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似有似無。室內燈光明亮,這裡充滿了溫馨和祥和;老D的妻子和兒子因為不喝酒,吃罷飯娘倆個就到客廳竊竊私語。電視裡流淌出動聽的流行的歌曲。老D同學已經四杯酒下肚,臉上漾著幸福的光暈。餐桌上的一盤當地特色菜餚竹筍炒臘肉,雖然本人已吃得大腹便便,仍然時不時用筷子夾一塊兒擱嘴裡。有同學自遠方來,不是一般的樂乎;有美酒佳餚招待,更是忘乎所以!但想到剛才老D呈現的墓地照片,突然意識到眼前流淌著的甜蜜時光的地方,都是暫時的居所,那兩個紅磚封閉的洞穴才是永遠的歸宿。

夜已深,雨似乎越下越大,室外燈火闌珊處,雨線如織,四處響起水流的轟鳴。老D我倆也已酒足飯飽。

“雨下的太急了,你休息吧,我得下樓去看看地下室是否有進水。”老丁醉眼朦朧地看著我說。“慢點,注意安全。”我說。同時在想:老D百年後,在下雨的夜晚再不會有憂慮的事情了,屆時他躺在自己親手建造得那個高高的山丘上的密室內,一覺不醒,睡他個地老天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