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精準高效法律服務助力依法防控、復工復產

農民工法律援助,公證、“互聯網+仲裁”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司法鑑定護航打擊販賣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打擊假冒偽劣防疫產品……3月24日、4月1日,司法部連發兩批總共24個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涉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鑑定和仲裁工作5個領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疫情防控工作和企業復工復產也面臨著新的法律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精準高效的法律服務,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健康安全,成為司法行政系統當前一項工作重點。

近日,多位法學專家和律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司法部發布的這些指導性案例生動典型、務實權威,是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者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服務依法防控、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生動實踐,繪就了暖心畫卷與借鑑藍本,彰顯了法治溫暖,增強了社會認知,也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鑑。

傳遞溫暖增強社會認知

餘某是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某科技有限公司機修工。2月22日,公司通知餘某等員工復工復產。當天在打掃廠房衛生時,餘某不慎跌落致傷,2月24日經搶救無效死亡。

太湖縣經濟開發區法律援助工作站得知情況後,主動與死者家屬取得聯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指派法律工作者孫偉承辦此案。在孫偉和太湖縣勞資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最終同意死者家屬的意見,先行墊付喪葬費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次性補償13萬元,2月28日全部履行到位。

“這起工傷事故賠償案例從發生到最終解決,前後不到一週時間,充分體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高效、便捷的特點。”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蔣立山說。

為農民工討薪提供法律援助、為受疫情影響的勞動者提供法律諮詢、助力企業融資保障復工復產、幫助勞動者利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記者注意到,兩批典型案例中有著大量暖心事。

“可以說,公共法律服務在防控疫情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交出了優良答卷。”北京泰和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淑煥律師告訴記者,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國實踐有所需,公共法律服務有所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靜坤認為,司法部發布的典型案例體現了公共法律服務的社會價值,有助於增強公共法律服務的社會認知,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知曉這一途徑,並由此獲得更加及時有效的幫助。

提供大量有益參考借鑑

2019年1月,某民營企業與某知名建工國企簽訂材料買賣合同,後因材料款給付問題產生糾紛。案件於2019年11月提交上海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原定今年2月5日開庭。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包括仲裁庭、雙方當事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被隔離在異地,線下開庭被迫取消。案件拖住了,對雙方復工復產都有較大影響。怎麼辦?

考慮到庭審參與人眾多,合議庭3名仲裁員以及當事雙方的多名代理人分別位於上海、黑龍江、四川、江蘇、浙江,上海仲裁委員會主動與仲裁庭對接,商討通過仲裁信息化技術儘快幫助當事人解燃眉之急。

專門為此設計出的上海仲裁委員會微仲裁小程序,方便當事人快速實現註冊登錄,並運用最新技術確保了仲裁程序安全、保密的基本要求,同時優化了網絡庭審程序,實現“電腦端+手機端”無縫銜接,參與人只需一臺手機即可直接參與到最多18人共同在線的網絡庭審。

就這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3名仲裁員和當事雙方的代理人分別在各自家中或者辦公室參與並順利完成了整個庭審,仲裁員還進行了線上評議。無接觸式庭審切實解決了因疫情導致現場開庭無法進行的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慶市兩江公證處推出賦能金融6項措施,開闢專項綠色通道,藉助信息網絡技術,及時開發遠程核保簽約監督系統,適時採用遠程核保簽約監督公證,為受疫情影響無法辦理金融貸款手續的企業和個人提供“面對面”、高效便捷的公證服務。多地公證處結合企業和當事人實際需求,推出在線公證,贏得當事人好評。

疫情發生後,四川基因格司法鑑定中心迅速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專項工作組,調整法律服務方式,組織鑑定中心專家和技術人員快速搭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平臺,開通7×24小時專項服務熱線,對疫情防控引發的司法鑑定服務需求,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助力企業破解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

“公共法律服務隊伍的專業水平、職業態度和工作成效,決定了相應的社會評價。鑑於此,應當積極推進職業建設和專業能力建設,提升業務創新能力水平,典型案例中一些新模式、新方法的推出應用,為此提供了大量參考借鑑。”劉靜坤告訴記者。

發揮示範教育警示作用

疫情發生後,打擊販賣野生動物備受社會關注,而司法鑑定是公安機關打擊販賣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關鍵環節。

2月22日,河南省信陽市森林公安局查獲正在交易的疑似野生動物娃娃魚9只,委託寧夏綠森源司法鑑定中心進行司法鑑定。寧夏綠森源司法鑑定中心採用線上受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迅速安排部署專家開展鑑定工作,當晚便正式出具了司法鑑定意見,得到信陽市森林公安局好評。

疫情防控物資是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保障,公證機構利用其溝通、服務、證明、監督等職能,及時介入快速反應,在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偽劣的防治防護產品物資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活動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打擊,提振了企業復工復產的信心。

王淑煥告訴記者,這些典型案例向社會傳達了特殊時期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起到示範、教育和警示作用,不但解了燃眉之急,也會給未來提供一定的規矩。

“廣大法律工作者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高質高效處理疫情期間的法律問題,努力為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及時有效的權利救濟和利益保障,有效應對了突發風險,有力守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健康安全,成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值得肯定。”蔣立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