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將是下個危機,美國農產品供應暗藏變數

新冠疫情除了帶來公眾健康問題外,也開始影響多個農產品行業。

專家及業者表示,現階段全國的食物供應仍然充足,但未來農工數量、個別農產品的供需等環節隨時可能生變,乳製品、高端食材等行業將面對困境,業內人士紛紛為生計憂心仲仲。


糧食將是下個危機,美國農產品供應暗藏變數


《今日美國》報道,自從疫情升溫以來,不少餐廳接連關門,導致農產品損失了其中一條主要銷售渠道,加上商店搶購潮導致麵包、肉類、雞蛋等商品售罄,不得不令人關注食物供應的問題。


美國農業局聯合會(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會長杜沃爾(Zippy Duvall)表示,總體而言糧食生產依然充足,但農產品從產地到市場之間還經過加工、運輸等不同程序,不能排除會有變化,現在沒有人說得準。


分析認為,糧食供需牽涉多個因素:

  • 比如農場人手是否充足
  • 餐廳關門後農夫收入會否下降
  • 民眾失業後也許節衣縮食等

一、人力吃緊

首先在農場人手方面,持臨時簽證的外籍農工在農業勞動力中佔了20%,3月疫情爆發後聯邦政府一度暫停非移民簽證審批,導致農場大為關注,業者遊說後國務院才再次放寬措施。


糧食將是下個危機,美國農產品供應暗藏變數


考慮到農業大州加州偏偏也是疫情重災區,因此部分農場已經引入安全措施,

  • 比如將採集小隊的人數從30人降至10人;
  • 不同隊伍之間錯開休息時間;
  • 設置洗手站鼓勵農工注意衛生等。


來自中美洲的農工往往家境貧困,在手停口停的情況下即使生病也未必留在家鄉,假設病毒在農場擴散的話,必將影響農作物收成。

二、農產品滯銷

第二個令農場發愁的問題是大批餐廳暫停營業,農產品失去了一大市場,其中牛油、芝士等乳製品便是例子。


糧食將是下個危機,美國農產品供應暗藏變數


業內人士形容,即使烹調同樣食物,餐飲業使用牛油、芝士的份量也遠高於普通家庭,因此這些產品現在滯銷,以至奶農被迫將牛奶倒掉。


此外,學校停課後食堂也不再開放,各類農產品也喪失了另一條銷售渠道。

三、人們開始節衣縮食

第三個問題則是全國失業率上升後,國民一旦失去收入,未來將購買哪些食材的問題。


糧食將是下個危機,美國農產品供應暗藏變數


專家表示,這點取決於政府每人1200元的補貼能否刺激消費,但可以想像高端路線的農產品將受到影響,當失業持續的話,絕大部分民眾將選購價格廉宜、但營養也相對較差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