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 解读: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事件

2020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下降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0.8%(实际下降3.9%),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3月降幅比1—2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4.7%,3月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

评论

统计局公布1季度经济数据,GDP实际增速-6.8%略高于此前预期(-8%)。经季节性调整后,GDP环比去年增速从去年4季度的6.1%滑落至-33.8%。分产业看,1季度第一、第二、第二产业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从去年4季度的3.4%、5.8%和6.6%下降至-3.2%、-9.6%和-5.2%。总体来看,在1季度疫情冲击面前,投资、生产回升快,终端消费弱,受居民即时收入和收入预期下降、风险偏好下行和消费条件制约;3月复工进度加快,投资、生产恢复也较快。往后看,4月中旬出现全球疫情见顶的迹象,风险偏好回升和赶工需求可能支撑投资迅速回升,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回升将更加缓慢和滞后。

3月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工业生产较1-2月明显修复.需求下滑背景下,上游煤炭大幅增产和增加进口,但供需失衡导致近期煤炭价格也出现下跌,后续生产增速可能逐渐回落。下游汽车消费依然较为低迷,汽车生产改善不明显。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继续加快,动能延续去年的景气周期,也有部分原因是年初出口订单3月复工后加快生产,因此3月出口也明显改善。消费方面,3月份消费数据略弱于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24%。受居民即时收入和收入预期下降、风险偏好下行和消费条件制约。环比来看,3月消费环比增长0.24个百分点。分项来看,首先,体验式服务消费、可选消费品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商品零售虽然同比降幅收窄,但餐饮收入降幅甚至比1-2月扩大了3.7个百分点。其次,从零售商品类型来看,可选消费的修复慢于必选消费。最后,虽然线上消费占总体社零的比重显著上升,但即便如此,线上3月服务和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仍然仅1%,远低于去年18%的平均增速。总之,收入下降、风险偏好的压制使所有消费类别都受到了影响, 消费偏弱的情况下,中上游尤其是上游的工业生产比较旺盛。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以及进口并没有下滑,甚至有增长。这意味着这些中上游工业品原材料一定会逐步堆积库存,从而抑制后续的生产和进口,所以消费和生产的错位意味着中间环节库存累积,如果消费二季度不能迅速改善,后续进口和生产就需要下降来调节。
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而基建弱于预期。市场此前的判断是疫情后,基建走强推动经济回升,但从3月份数据来看,基建投资虽然回升,但同比还是比较明显的负值,反而是地产投资增速转正;当然增速同比回升的幅度都在18%左右,可能由生产进度加快来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转正主要是施工增速为正,但新开工增速同比还是-10%,意味着新开工其实改善的也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房地产投资改善的持续性存疑。而基建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强。近期螺纹钢的表观需求量井喷,可能也不完全是真实需求带动,可能也有一些囤货特征,如果基建需求不能大幅起来,叠加房地产改善持续性存疑,那么后续螺纹钢的需求和价格可能重新回落。从投资和生产角度来看,西部要好于其他区域。西部地区增速相对较高,或由于西部地区疫情受影响相对较轻。但是,从贷款流向来看,其实更多的流向东部发达省份,所以西部省份的投资和工业生产是否能持续,需要时间验证。 总体来看,经济数据符合预期,边际数据有所改善。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2季度GDP大概率明显回升。开工率与线下产能利用率也将提升。往前看,内外需增长可能明显分化,其中内需中政府投资可能明显加速。

本文源自魔都资产管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