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熱點丨豪橫休假?多地推“週末plus”每週2.5天假期!記者觀察:想說愛你不容易

擴內需和促消費的當下,“詩和遠方”在週末就可以觸手可及?

  近期,江西、南京、浙江、甘肅隴南、河北等多地提出試行或鼓勵每週2.5天彈性休息制度,旨在促進當地旅遊、消費市場的恢復與發展。但其能否落地備受公眾質疑。

  網民戲稱“連雙休都不能保證,2.5天還有戲嗎?”“孩子週末要上補習班,難道是鼓勵家長自己出去旅遊?”

  此前也出臺過類似政策,但最終落實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消費、旅遊市場備受影響,2.5天彈性休息制度能否激發假日效應?

多地加入“2.5天假”行列

  為了促進疫情後消費市場復甦,4月11日,南京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佈會,提出“培育新消費,打造夜間經濟品牌,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

  具體而言,鼓勵各類企業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靈活試行每週增加0.5天休息,支持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適時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

追熱點丨豪橫休假?多地推“週末plus”每週2.5天假期!記者觀察:想說愛你不容易

資料圖:旅客進站。昆明局集團供圖

  其實,“2.5天小長假”並非新規。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鼓勵“週五下午與週末結合”的2.5天休假模式。此後,10餘個省份出臺了鼓勵2.5天休假的意見。

  如今,為了拉動疫情後消費回補,多地再提推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

  3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指導意見提出,將鼓勵推行週末2.5天彈性休假。

  3月24日,浙江省發文鼓勵實施一週4.5天彈性工作制,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3月19日,江西省發通知稱,今年二季度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

  3月12日,甘肅隴南發通知稱,每週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完成工作任務,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其餘職工休假旅遊等。

  為了更好地刺激文旅消費,有的省份還同時安排了消費券或“週五下午景區門票半價”等配套政策。不難看出,2.5天彈性休息的核心在消費而不是休息。

輕鬆旅遊、快樂消費,這個可以有

  “如果是真的那可太快樂了,兩天半完全足夠進行一次輕鬆的短途旅行!”在從事旅遊相關行業的趙小姐看來,2.5天假期對於旅遊業會有極大的促進。

  “多了半天的休息,延伸出的消費場景其實不輸整天。”趙小姐認為,如果能在週五下午就開始旅程的話,很多旅客就不用坐夜班臥鋪或者週六一大早出發,舒適度更高,酒店也可以多一天收入。如果是短途自駕遊的話,最近油價也處於低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也有從事餐飲行業的工作人員表示,雙休日門店的流水是一般工作日的2.5到3倍。增加半天的休息日對於餐飲行業的促進將直接反映在客流人群上。

追熱點丨豪橫休假?多地推“週末plus”每週2.5天假期!記者觀察:想說愛你不容易

烏鎮景區美景。烏鎮景區供圖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旅遊人次下降56%,收入直降69%。苦捱寒冬的旅遊業亟待“解凍”。

  幾天前,中央發文明確規定“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各地都在力推的旅遊消費回血,主要遊客可能還是來自省內。而每週增加0.5天的時間,恰恰有利於促進省內的中短途旅遊。

  “如果每週試行2.5天休息制度,會對旅遊行業復甦起到積極作用,尤其是能滿足短途旅遊需求,對周邊遊復甦有很大促進作用。”中旅江蘇國際旅行社產品中心總經理崔健表示,在政策扶持下,隨著省內遊恢復開放,房車遊、鄉村遊、親子游有望成“爆款”。

  北京工商大學旅遊與營銷系副教授張運來預測,如果旅行社深挖這0.5天的假期,年度營業額估計會上漲10%-15%。

“996”+沒錢,想說愛你不容易

  “南京有很多互聯網、軟件、外包企業都是‘996’,還有的是隔週休息,很難找到一家不加班的。”在南京從事互聯網工作的王先生表示,最近已經有很多其他城市的客戶跟自己聊到2.5天假期的事了:“有人開玩笑問我,週五下午給我打電話談到工作算不算加班?”

  有網友稱,大家都能理解放假之前無心工作的心情。週五下午就放假,恐怕週五上午的工作效率也難以保證。不過在王先生看來,自己作為私企員工,也實在忍不住會“羨慕嫉妒恨”:“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單位能給雙休就謝天謝地了。”

追熱點丨豪橫休假?多地推“週末plus”每週2.5天假期!記者觀察:想說愛你不容易

北京一些企業的員工在寫字樓入口處排隊,按要求提供身份信息及接受體溫檢測後入內辦公。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報告,2018年末我國私企數量佔比超8成。不少人認為,這項政策目前的最終受益者可能只是工作穩定的少數單位,難以廣泛普及。

  “目前制約旅遊消費需求釋放的,不是旅遊動機,也不是消費能力,而是休假制度是否能貫徹落實。”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教授認為,首先要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

  “制度是好的,但是錢包裡沒錢,就是一週放六天假,也是窩在家裡睡覺、看劇,心有餘而錢不足啊。”有網友認為,一場疫情已經給人們放了個“大長假”,讓許多企業“不裁員就不錯了”。

  捂緊錢包過日子的網友們覺得:我們缺的不是假期而是現金,只有賺了錢才有底氣花錢。

彈性休假≠強制消費,莫讓好事變了味

  根據江西萍鄉媒體報道,當地在試行2.5天彈性作息第一週出現了“景區叫座,市民叫好”的場景,遊客普遍反映“時間輕鬆了很多”“沒有那麼擁擠,停車位也多了”。

  中國人民大學日前一項關於休假制度對城鄉居民服務消費影響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休假制度對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服務消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促進作用,增加年休假天數和實行雙休制度,能夠促進城鄉居民人均服務消費增長。

  但在不久前,江西新餘在落實2.5天彈性假期政策時,“不得變相為週五下午居家休息”的要求曾引發熱議。有分析人士認為,多休假、彈性休假是為了促進消費,卻終究不能強制消費,也不能讓民眾靠多消費來“贖買”半天假期。

  如今,各地政府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假期+消費”模式。14日,四川又創造性地提出了“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的黃金週”這一說法。

5年前已提出彈性作息,政策落地尚需看試行效果

  其實,鼓勵彈性作息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表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週五下午與週末結合外出休閒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隨後,不少省市出臺了相關實施意見,但實際上能夠落實的企業甚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賀濱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另外,休假多少天是勞資雙方的自由選擇權,在勞動法框架內,雙方平等協商,是一種契約關係,屬於私權範疇,公權力不宜過多介入。

  付一夫也認為,要真正落地這種制度,前提是企業在疫情衝擊下還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甚至有所餘力,才能去考慮,如果說企業本身的生產活動已經被疫情耽誤了,這時候還要強制推行這個制度的話,對於企業來說或許是一種負擔。

  “未來,即便要推行2.5天彈性休息制度,也不能操之過急,可能還需要先在某些地區試點,如果效果還不錯,其他地方自然也會有效仿的想法。”付一夫表示。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中國新聞網、新京報、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