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给你的是不断的打击、不断失望、悲哀痛苦,怎么能够继续相处生活,这个人还是你爸爸?

我爱你871123


假如我说,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本是一种义务,可能很多人会骂我不知感恩。事实上,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法律角度而言,它确实是一种义务。这么说并非否定父母的养育之恩。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存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父母的爱也不都是无私的

我有一个朋友小冬(就叫小冬吧,方便继续描述),长得很有异域风采,小的时候,经常有很多男孩子围绕着她转,无奈她有一个不知道怎么照顾她的母亲。小的时候经常把她当洋娃娃一样的打扮,然后带出去到处转,让人家看看他家闺女多漂亮,也似乎是为了让人家看到她对闺女有多好。她天天给小冬打扮,见小冬眼睛里长了疹子也没有给她找医生治疗的意思,一如以往的把小冬带着到处逛,给左邻右舍看她的杰作。如果不是邻居说,“你家闺女眼睛长东西了,还不赶紧给治。”估计她都不知道消停。而一旦回到家,她对小冬的态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基本上,就是板着一张脸,如果小冬跑到妈妈那里求抱抱,她会把小冬一把推开。后来,她发现自己做错事,只要说是小冬做的,丈夫就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于是,小冬成了她的替罪羊。她没有表扬过小冬,也很少尽责,甚至小冬发高烧了,她要出去工作,都不知道让小冬躺床上,拿药给小冬吃,而是把小冬抱到桌子上坐着,让小冬自己抱着桌子上的东西,不许掉下来。那段经历,是小冬一辈子的阴影。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还说她的出发点是好的,那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关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不会一上来就劝你父母都是为你好之类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一颗无私爱子女的心,也许大部分是有的,但也有不少是没有的。

为什么不少父母奉行打击式教育,因为他们错解了“激将法”

“谦受益,满招损”是历来不少父母奉行的教育座右铭,不少父母认为,子女不能夸,夸了就会骄傲,就会引起退步。他们在一些典故中听说了“激将法”,历史也见证了某些激将法的胜利,因而,将激将法视为教育宝典。

于是,一方面害怕子女不求上进,在子女面前不敢过分夸子女(有的连夸都不夸),也不敢给予明显的肯定;另一方面担心子女落后,总是拿其他人与子女相提并论,不断批评子女,有的甚至有点吹毛求疵,力求完美。但,他们都忽视了一点。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有点小骄傲,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引导。对于子女而言,自己在父母面前是比别的孩子有优越感的,因而也十分渴望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认可。这肯定可以成为他们以后成长路上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他们更加自信,人生也更容易成功。而能够及时得到父母肯定的人,与父母之间关系比未曾得到肯定的良好,并且在日后,他们的抗挫能力比一般人强。这并不是说孩子批评不得,而是,该肯定的要肯定,该批评的要批评,可以简单理解为“棍子加糖”。

那些错解“激将法”的父母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却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造成孩子极度自卑,有的养出了一个恨父母的孩子,有的甚至培养了一个人格障碍患者。

有的父母自己心理上尚未成年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这句话反映了某些父母的不合格。不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总有一些父母内心其实并未真正成长。

朋友小婉性格很温和,但是却总是觉得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做事之前经常希望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但经常受到一点打击,就会在那里自怜自哀好半天,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小婉之所以这样,因为她有一个总是打击她的父亲,而父亲打击她,原因只有一个,她不是男孩。父亲将生不出男孩的罪怪在母亲头上(科普一下,生男生女是由男人的生理决定的),也怪在小婉身上,从小就没给过好脸色。每次小婉有自己的想法,父亲立刻泼冷水,“你能干什么!”,只要小婉想法和父亲不一样,立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你不听也得听!”有时候大过年的,小婉和母亲忙了大半天,做好了一桌菜,他突然啪的一拍桌子,“这怎么吃,啊,这怎么吃!”把众人吓一跳后,又喊到,“坐下!”看着大家安静的吃饭,他又来一句,“怎么不笑,过年这么不开心,是不想看到我吗!”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小婉和母亲一直活得战战兢兢,所以她很想离开,于是上大学选择外地,想尽各种办法摆脱父亲,工作的时候也选择外地,父亲得知后,三天两头往她单位打电话闹事,还闹得整个小镇人尽皆知弄得她工作也没了。回到家又各种打击,甚至家暴。最好笑的,小婉说要出来找工作,父亲说,最远只能到市区。各种打击折磨下,小婉患了抑郁症。这种情况,还有人说父亲是为了小婉好吗?

很明显,小婉的父亲自己没有成长。但凡成熟一点的人,都不至于把家里一点点事情,闹得人尽皆知,让别人看笑话。另一方面,小婉父亲极度缺乏安全感,想牢牢抓住孩子,但又生怕自己控制不住孩子,因而不允许小婉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了一些不成熟的父母。

实际数据比例子更可怕,因为有的父母不是不成熟,而是人格障碍

那些总是打击子女、否定子女,不让子女有自己思想的,最典型的一种就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生性多疑,对谁都不相信,哪怕你是善意的,他也认为你对他有敌意。而越是和他们亲近的人,或者越是他们自认为关系好的人,也往往越容易成为他们的怀疑对象,并且,他们的怀疑持久不断,只要怀疑上你,就会想尽各种办法要你认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仅多疑,他们还善于让亲近的人背锅,并且一点点事情闹得人尽皆知,明明事情是他们做的,他们经常会说是另一个人做的,是一个撒谎都不会脸红心跳的角色,但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撒谎。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由于从小没有得到过肯定,经常被人嘲笑、讽刺、打击、批评、挑剔,因而,他们对自己亲近的人,对自己的子女几乎是重复他们的不幸,并且控制欲很强。比如前面提到的小婉的父亲。

在父母那里总是遭受不断的打击,得不到肯定怎么办

了解了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的各种可能原因后,我们来谈谈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怎么办。

1.如果你的父母是可以沟通的,只是错误的理解了“激将法”。那么,你可以多对父母的付出给一些肯定,适时讨好一下父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用一个故事向跟父母表达激将法的真正含义,同时向他们表达你内心的渴望。

2.如果你的父母是不成熟型的,沟通也可以尝试一下,但你要先弄清父母的秉性,了解他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方式对于他们比较受用。你也可以选择离开家里一段时间(不知道题主现在的年龄如何,如果是中学生,暂时忍一下,大学可以考远一点)。对于不成熟的父母,有时候子女离家久了,他们反而忘记了批评,更多的是担心和牵挂。

3.但如果父母是人格障碍患者,尤其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恐怕你即使离家久了,也不一定能得到肯定,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赚一大笔钱,或找一个他们眼里的好工作了。

4.有时候未必是父母的问题,可能是你自己。因此,你需要觉察一下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是父母所不喜的,并努力改掉坏毛病。前不久有个民警说了一句话,“不想被批评,自己要先做好,不要自己吊儿郎当,还嫌父母管这管那。”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或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里外雅堂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严格爸爸。正如人说的 哪壶不开提哪壶。

改变这种错误观念需要各方面的改变。

分开那是暂时的躲避还会伤了他的心,这需要你的智慧和勇气。


认识你我


谢谢提问,很愿意分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到这个问题心里一阵酸痛,这个难题就活生生的摆在我的家庭。

我的大儿子从小聪明好学,性格安静。是家长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他突然喜欢音乐,并且毅然决然的在高考志愿上填了四川音乐学院。

那时候我们家条件有限,请不起家教,他就一个人在家里跟着电脑学习,他要做的不是那种在台前的歌手,而是后期制作。但是这些也需要非常专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川音没有考上,因为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高考的时候只考了一个专科,后来选择了海南的一所大专院校,他爸爸给他选择了建筑专业,因为他爸爸就在做建筑工人,他觉得学这个好就业。

儿子一开始就不喜欢,除了英语课以外的课程他都不愿意上。大一暑假他在工地上打了四十多天的暑假工,挣了两三千块钱,加上我们给他的学费差不多一万五,他没有去报名上学,而是直接坐火车去了上海,他要去追寻他的音乐梦。结果当然是活不下去就回来了。勉强混完了学校的日子,毕业证都没有拿到,从此他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家族里有建筑公司,装潢公司,劳务公司他想去哪里工作都可以,可是他坚决不去工地,宁愿去送外卖。

多年以来儿子和他爸爸的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边缘,我老公有一张尖酸刻薄的嘴,说起话来像尖刀一样让人的心刺痛。无论他爸爸怎么训他,他都一言不发,有时候他爸爸甚至用脚踢他,今年过年在老家,差点被他爸爸用刀砍。我每次看到这个局面都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我多么希望儿子有勇气跟他爸爸大打出手,为自己争辩几句,但是他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只是一直都在策划离家出走,而且永远不要回来。我真担心儿子会扛不住去跳楼,反正我知道他心里难受,很焦虑,特别是他爸爸对他的打击已经让他没有容身之地。

本来今年他计划去成都找一个音乐工作室打工学习,可是因为疫情大部分的音乐工作室都关门大吉了。没办法儿子去姨夫的工地做测绘去了,每天在太阳底下暴晒,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已经是脱了一层皮,过一段时间更加难受。不论如何他都不愿意去他爸爸的工地,哪怕是坐办公室他也不去。

他爸爸看到他终于接受了打建筑,开心得不得了,每天打电话去关心他,鼓励他。儿子的姨夫看到儿子智商高,是个可造之材,兴奋得给他安排最好的工程师搭档,希望下一个工地就让他做主测绘师,可是儿子心如止水,只等疫情结束好赶紧逃离。

其实儿子也知道爸爸不支持他去搞音乐是想他能够做一份稳定有前途的工作,按照一般人的人生轨迹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儿子的梦想在其他人眼里是遥不可及也愚不可及的,到时候鸡飞蛋打年龄大了,工作不稳定,经济没基础,结婚没人要,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老光棍,最后被亲友边缘化,最后活成一个悲哀的笑话!

父爱如此沉重,让儿子承受不起,他也明白自己为了音乐放弃了很多好工作,现在挣的钱只能养活自己,一个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应该有担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固执的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儿子就是这么犟,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愿意放弃音乐!

其实我理解儿子的梦想,他也没有错,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没有犯罪,也没有妨碍别人的生活。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紧张,好像我儿子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错事一样的,每个人见到他都语重心长的劝他去工地挣钱,有前途,都劝他谈恋爱结婚生子,有时候儿子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土遁了。

除了我这个当妈的理解他,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他特别的孤独,记得刘德华有一首歌的歌词“在人多时候最寂寞,笑容也寂寞”。真的很伤感!

父子之间这种矛盾很难调和,也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出发点和思考维度不一样。只有时间和距离可以冲淡一些,个人觉得发生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不要住在一起,才能相安无事。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一场战争你绝对不会输,那就是跟父母的战争,筹码就是他们对你的爱。

只是做儿子的不论身在何处,只要家庭需要你,还是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