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神秘消失的Fomalhaut b,到底是不是一颗行星?

Raymon725cnBeta


2004 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 Paul Kalas 和他的同事们通过 NASA 强大的哈勃望远镜,惊讶地发现一颗行星围绕着 Fomalhaut 恒星运动的证据。

随后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项发现,可知该恒星距离地球约 25 光年,质量约为木星的三倍。诡异的是,这颗“幽灵星球”后来竟然莫名失踪了。

【想象图:Fomalhaut b 撞向 smithereens,来自:NASA / ESA】


2004 年的时候,Kalas 借助哈勃望远镜观察了 Fomalhaut 恒星,结果留意到了图像中出现的一个凌日斑点,这可能是我们对系外行星 Fomalhaut b 的首次成像。

然而根据周一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新研究,天文学家猜测 Fomalhaut b 可能根本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两个巨大的小行星碰撞后产生的余晖。

其理由是研究人员无法找到此等大小的行星所应该具有的红外特征,结果这个谜团就这么持续了 16 年。

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新论文合著者 András Gáspár 表示,学界一直努力尝试对 Fomalhaut b 进行分类。

作为哈勃望远镜的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已被推迟到 2021 年发射。在准备期间,Gáspár 下载了哈勃望远镜的档案数据,以期寻得某些被遗漏的细节。

结果发现,Fomalhaut b 的光芒已奇怪地消失。从 2004 年数据中的一抹亮光来看,Fomalhaut b 变成了一颗“幽灵行星”,直到 2014 年彻底不见光。

通过将两个约 125 英里宽的巨大行星引入计算机建模系统,研究团队发现了哈勃所见到的特征与之很好地匹配,意味着那抹亮光很可能是大规模碰撞产生的膨胀尘埃云。


cnBeta


在2004年与2006年间,哈勃空间望远镜见到了一项奇迹,在25光年外的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旁似乎有一颗行星绕着它运行,而且它能够被可见光直接观测到,对于系外行星来说,这是极度罕见的,因为行星通常太小、太暗而看不见。

该行星的正式名称为北落师门b或者于2012年确认的名字“大衮星”,它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处于高离心率轨道,绕行一圈约需1700年,但是在研究2014年的照片时,天文学家们大吃一惊,虽然原定的行星轨道并没有改变,但是大衮星逐渐消失在既定的轨道上,其后就再也看不见它了。这让天文学家们得出结论:它不是系外行星,而是更罕见的景象,“天体”碰撞!

大衮星这样一颗系外行星的身分一直受到质疑,其中北落师门是一颗相当年轻的恒星,大约只有4.4亿岁,它甚至还拥有拱星盘的尘埃环及气体冰环,这也代表着任何围绕这颗恒星运行的行星都应该非常年轻,因此会发出温暖的红外光,然而并没有探测到来自大衮星的红外光,反倒是蓝色光异常明亮,这与行星形成的模式不一致。之前为了解释这奇妙的特性,天文学家曾经提出该行星被巨大的光环或尘埃云所笼罩,甚至有人提出大衮星根本就是中子星,但都没有确切的定论。

基于对最初数据的分析,天文学家认为碰撞发生在哈勃拍摄第一张图像之前不久,两个碰撞的“天体”的直径大约为200公里,并很可能是由岩石和冰所组成,如同太阳系中的彗星,这两个物体撞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碎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放大及消失,而到了现在,这些粒子已经小到无法由哈勃看到,所以也不可能再进一步去追踪它们。但是藉由这些观测数据,研究团队认为这个罕见天体根本没有在围绕北落师门,反而是处于脱离北落师门的逃逸路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