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兩會專訪」關鍵詞:產業互聯網

「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
「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
「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
「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同市即将进入“两会时间”。关注“两会”,不仅是关注大同的未来,也是关注我们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将每个大同人的点滴愿望汇聚在一起,将百姓的所有关切传递,正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使命所在。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推出“大同·两会专访”专栏,代表委员将会围绕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大同·两会专访」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御东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民间办馆

创建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姚利军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暴发,让更多人清晰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物联网这些高科技行业在日常防疫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到高科技在日常场景中的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人大代表、中关村软件园山西孵化创新基地主任姚利军告诉记者,无人机的空中巡逻、健康码的广泛应用、无人员接触的物流配送应用等等,都只是产业互联网的一部分表现形式,未来产业互联网必定会走向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他认为,目前我市产业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并非资金、技术,而是人才瓶颈。通过创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我市人才结构供给侧改革,为企业提供各类所需人才,是一条解决“可用人才”供给不足与企业对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缺口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姚利军建议,政府应从顶层设计主导,高校、园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人才供应链生态体系,为产业互联网在大同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知识水平高、专业素养好、实操能力强的产业人才,解决我市发展产业互联网过程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记者 张诗珩)

建强御东教育

增强发展后劲

——访市人大代表王琢臻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东移,能源产业、大型场馆、高品质住宅等项目相继落成,如何通过发展教育增强该区域发展后劲,成了我们当前亟待破解的课题。”市人大代表王琢臻对记者说。

王琢臻说,目前,御河以东区域内有95个小区、1482幢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646万平方米,预计容纳12.55万户35.6万人口,经测算共需学位约2.5万个。区域内有市直小学2所,可提供学位8000个;平城区直属小学4所,水泊寺联校下属较大规模小学2所,可提供学位7000个;总体学位短缺量约1万个。

王琢臻建议,应立足区域现状,着眼长远发展,坚持硬设施与软实力并行并进,以基建兜底,满足区域内住民基本学位需求;用管理转效,着力提升各学校办学品质。按照《大同市中小学校用地布局规划(御东)》规划,加快推进恒大集团学区、保力小学学区、沙岭小学学区、文盛街北学区、梓家村学区的7所学校的建设进程;尊重教育规律,把握御东发展的阶段特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结合区位优势,创新机制体制,建立促进教育质量快速提升的新方法、新模式,引导学校培育特色项目,不断强化御东教育特色和品牌;引进和培养并举,引进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名校长、名师,培养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创新教师培养体系,健全培训机制,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记者 辛雅君)

着力完善

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访市政协常委侯泽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提了个醒——一定要在城市日常管理中,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弥补城市管理短板与不足,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市政协常委侯泽告诉记者。

在侯泽看来,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为此,立足自身工作及当前抗击疫情实际,他建议,要筑强县区的基础预防“堡垒”,建立健全县区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有重点地对河流水源、野生动物、肉禽市场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严格依法执行向上通报制度。要因地制宜从技术保障、物资保障、通信交通保障等方面做好应急预案,储备好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优势和现代物流,组建应急大数据指挥平台、应急物流指挥平台、应急物资保障(电商)平台、应急城市交通指挥平台,提升疫情指挥效率,保障全民健康。要按照低、中、高不同风险程度,对全市宾馆、饭店、超市、洗浴、大型场馆等聚集性场所进行分级卫生消毒,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病在公共场所传播的风险。(记者 郑苗苗)

民间藏家建馆意愿高

但需对藏品综合评估

——访市政协委员杜慧娥

2018年5月,我市启动了“博物馆之城”创建工作,力争在未来3年建成百座博物馆,相关部门向社会广泛征集各类收藏爱好者,截至2019年8月,共征集到有办馆意向的221家,其中具有综合文化类藏品的167家,具有本土地域特色文化藏品的47家,有其他地域特色文化藏品的7家。如何依托丰富的收藏资源打造“博物馆之城”,让众多的民办博物馆良性发展并长效运行?杜慧娥委员认为,虽然我市民间藏家众多,建馆意愿高涨,但需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对征集到的藏品进行综合评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走特色办馆之路,并依托现有古建筑、四合院、古遗址、遗迹以及城墙上空闲建筑创建博物馆。

杜慧娥建议,民办博物馆应由专业人士牵头组成行业协会,按照行业规范,指导民办博物馆有序规范开展工作。此外,民办博物馆还需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与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使其充分解决运行压力。还可通过实行减免税收、项目优先、资金补贴等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家及社会有识之士将闲置场地优惠提供给博物馆创建者,支持民间办博物馆。(记者 崔莉英)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制:刘双英

审核:邓琳

责编:王宇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晚报

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发

但是一定要注明出处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