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露天電影

【原创】露天电影


作者/大弓


记忆中,小时候看过的第一部露天电影,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广川林场观看的国产影片《小兵张嘎》。

那年我十岁,正读小学二年级。

电影里,鬼子军官松井指挥鬼子进村时那段扣人心弦的音乐,让我终生难忘。

嘎子机智勇敢,不顾自身安危,火烧鬼子炮楼的壮举,更是让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嘎子,成为那个时代令人仰慕的英雄!

【原创】露天电影


还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说——

那次看露天电影时,趁放映员倒片子之机,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悄悄溜到银幕后面——我想看看幕布后面究竟藏了些什么手段,能让屏幕上的人活灵活现地说话、奔跑、打斗……

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没看到,也不会看到什么。

对,我看到了反向播放的影像,特有趣。

——正面看,主人公眼睛朝南看。反面看,眼睛就朝北看了。

正纳闷间,我竟被一个管事儿的抓住了。最终,被揪着袄领子拎回了广场。

除上述几部影片外,耳熟能详的还有抗美援朝影片《铁道卫士》、《奇袭白虎团》、《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

除此之外,印象中好像再没有什么了。

难怪老百姓有些抱怨,抱怨可供观赏的影片实在太少了。

当时,我们林场还有一段口口相传的顺口溜儿,是这样说的:

中国竟整新闻简报,

越南竟整飞机大炮。

朝鲜竟整哭哭闹闹,

印度竟整莫名其妙。

说的就是当时电影屈指可数的状况。

场领导接到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就和区宣传部门联系,“你没有新电影,我们能理解,你又不能生产电影……问题是,如果你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们看看,能不能弄一些播过的老片子,来我们林场放映放映。苦点累点我们不怕,关键是,你得给家属,给孩子……”

【原创】露天电影


每次林场通知当晚有影片放映时,好家伙,你就看吧,林场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出来了。就像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场部门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也难怪,那时的林区,业余生活太枯燥乏味了。

一年四季,除了钻山沟,就是伐木头。

其他,没任何娱乐。

因此,看一场露天电影,对林区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大的联欢。

夜晚,林场场部门前的广场上,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和风在轻轻吹拂,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往这里集结。

我们总是来得最早的一群。或坐,或站,或做着游戏,等待一个个银幕上的故事上演。

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觉悟普遍较高。

当“八一电影制片厂”七个金光烁烁的大字在屏幕上一经播出,在场的大人小孩立刻送上热烈的掌声。

我们和大人一样,从小就热爱人民军队,热爱英雄的解放军,战斗片故事片百看不厌。

《南征北战》里,狙击阵地的解放军官兵已经打得弹尽粮绝了,正要与迎面扑上来的敌人刺刀见红——与敌人同归于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们身后突然响起了“滴滴答,答滴滴”的冲锋号声。观众席里立刻爆发出长久、热烈的掌声。

大家相信,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必将击败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地雷战》里,鬼子偷袭赵家庄,抓走了一批老人和孩子。民兵队长赵虎闻讯,焦急万分。

正在此时,雷连长带领八路军战士火速赶到。观众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特地赶来解救老百姓的。

【原创】露天电影


后来,我随父母搬迁到小镇里,看露天的电影的机会少了。

更多的是去文化宫、电影院看电影。

但我仍然惦记着看露天电影。

我更喜欢播放露天电影时观众踊跃参与,热烈反应的氛围。

十三岁那年,我大姐家搬到了一个叫东卡尔泰的山上林场。

东卡尔泰林场就经常播放露天电影。

我暗自欢喜。

好像是那年七月份的一天,来山下出差的大姐告诉我,为慰问奋战在生产一线的林场工人,林业局特地准备在东卡尔泰放映一场新电影,影片的名字叫《渡江侦察记》。

光听片名,就充满了火药味。甭问,一定是战斗片!

我就提前乘坐森林小火车,赶到了东卡尔泰林场。

下车时,《渡江侦察记》播放已经有一会儿了。

前来看电影的人真多呀,黑压压一片!

——估计附近几个林场的年轻人都来了。

偌大的篮球场以及球场周围的山坡上已经挤满了人,就连附近居民家板杖子上都站着小孩子,一个个像大闹天宫的孙猴子,立在半空中。

谁知,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天空响起一声炸雷,把放映机旁的一个小孩儿吓得倒地大哭。

倒地的小孩儿压断了电线。顿时,广场一片漆黑。

观众们也被大雨浇得四散奔逃,部分人干脆回了家。

但大多数观众还是意犹未尽,不舍放弃,主动要求帮助放映员接通电源,冒雨也要把影片看完。

林场电工师傅飞快地跑回家中,取来了工具。在几名场干部的配合下,冒着触电的危险,接通了电线。

放映员也尽职尽责地把电影放映完,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原创】露天电影


毛泽东时代的露天电影,是国家给老百姓的福祉,为国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引导人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电影回归影院后,我看电影的热情减退了许多。

我不大喜欢坐在观众越来越少的影院里欣赏影片,更不愿意坐在包间里度过一个个沉闷的夜晚。

但有一个秘密一直隐藏在我心里。

那年秋天,我喜欢的女孩梅从山上到山下我家做客。恰巧赶上有一场新拍摄的电影在文化宫播放。不知谁提起的,我们去看电影吧。于是,我就带着弟弟和梅冒着瓢泼大雨去电影院看了这场电影。

电影结束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等了一会儿,见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我们三人就扯着手冒雨跑回了家。到家的时候,我们都成了彻头彻尾的落汤鸡。

不知为什么,时隔几十年以后,看电影的情节还记得清清楚楚。可那场电影叫什么名子我却想不起来。就像梅从那以后永远消失了一样,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不管什么原因,露天电影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即使在林场,人们也有电视、手机为伴,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受任何限制,露天电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最近,常跟一些发小、同学聊起当年观看露天电影时那种美妙感觉,大家也是唏嘘不已

露天电影时代渐行渐远,而且一去不复返了。

就像我们的青春韶华,随着时间的离去,一起消失在岁月深处。

但露天电影和露天电影时代,却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直到海枯石烂,直到地老天荒……

【原创】露天电影


注 * 作者系北京房山作家协会会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