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的地方穷着

穷庙有富和尚,富庙也有穷和尚。为什么这样?几千年了,总有说不明或不能明说的原因。

讲两个故事吧!

有一个朋友,以前是做媒体的。他头脑灵活,敢想敢干,永远不安于现状,在媒体行业做得风生水起。起初在内地一家国家级媒体任编辑记者,后来运作到广州和深圳的两家媒体,很快成为其中一家报刊的副主编,并且在广州、深圳买了房买了车;工作之余运动、健身、玩户外。有大好的前程,安逸的生活,算是成功人士。

许是性格使然,静极思动,他忽然想要进军餐饮行业。东拼西凑,弄到了四五百万,在广州开了一家1000平米的湖北菜馆,专营湖北菜。因为不懂经营,只半年多时间,餐馆就关了门,所有的钱都赔了进去,还欠着外债。房子、车子都没了,工作也丢了。为了还债,居然去澳门赌博,结果越陷越深,弄得吃饭都成了问题,让人唏嘘叹惋!

人哪,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心思和欲望;花花世界,诱惑无穷,赖以成功优点,可能正是他致命的缺点。这个朋友羡慕我的安贫乐道,痛恨自己的冒险蛮干。自古都有“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如果他闯成功了呢?谁说得清楚!

还有一个朋友,做老师的出身,因为不满意每个月那一点点死工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辞职下海,办起了课外培训班。那个时候,丢掉铁饭碗自己出来办班的人不多。开始的时候发展并不顺利,他说,自己就像要饭的,到处求人介绍生源,还跑到菜市场、夜市和各个学校门口摆摊招生。

我的生活按部就班地继续,他忙忙碌碌做着他的生意,十来年里只是偶尔联系。忽然有一天,听说他成了大老板,教学点开了好几个。一次,他开着当时还没普及的私家车请我们吃饭,一身的行头十分光鲜。席间,他对着仍旧拿着死工资的我们侃侃而谈:你们几个太保守,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

我们都很汗颜,觉得自己是新时代里的老古董,只知道骑着破单车想着怎么晋级涨工资!在他看来,我们和我们的职业都是资源,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们呢,只想着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古板,是浪费!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东西可以成为资源,可就是做不来,有什么办法?这也是性格使然吧。

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有几个可以经常一起喝酒聊天的朋友,可以随性地四处走走看看,发发呆,想想心事,写点小文章,每天过着一样又不一样的生活,心安理得。这样的生活和想法,好还是不好,说不清楚。

从职业角度讲,我总在追求进步;从生活角度说,这种安稳的贫穷是“不思进取”一一我的同学和朋友不知道批评过多少次,有点恨铁不成钢!

我知道,像我一样的人非常多,也许其中就包括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