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的美日企業,即使政府撒錢,也不願意搬離呢?

幸福地帶2


一個企業選址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的,比如:

1、政策方面:當地對該行業該企業有什麼優惠政策,有沒有什麼限制;

2、行業集聚規模效應:企業選址的地方同行業是否有規模,現代社會一般都是進行產業鏈的合作分工的,一個企業不可能把整個產品所有環節都自己做,所以需要產業鏈配合;

3、周邊配套設施:配套是否完善,比如交通、倉儲、物流等等配套服務是否齊全;

4、勞動力水平及其成本: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利潤無非來源和節流,節流就是控制成本,人力成本往往佔有重要地位;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回題目,為什麼給補貼都不回。不是他們不想,是整體各方面不允許:

第一、補貼只是短期暫時行為,能維持多久不具有穩定性,而且補貼的金額往往與搬遷所損失的不成比例;

第二、發達國家的人力成本很高,且各項法規很嚴格,這裡也不是說我們就不嚴格,只是我們為了發展經濟,有些方面的規定是比國外寬鬆的,比如前些年的環保等等政策;其次就是我國的勞工水平整體素質比較高,而且價格相對要低,同時我國人民任勞任怨(這裡誇一聲我們自己哈哈,確實是實話),外國很多勞工都準時準點下班,工作散漫等等,因為福利待遇好;

第三、我國的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

最後,我國整體的製造水平和配套設施相比其他國家是最完善的,幾乎包括聯合國公佈的所有行業的各個分類,這在全球是很少的,所以企業不管做什麼都很方便。

大體就是這些,比較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讓企業搬遷,更多的是一種政治考慮,這是行政干預市場行為。


風起的佩奇


中國市場太大,任何外企都不願放棄,況且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關鍵零部件都在中國,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


環顧全球各大財閥們,試問天下,何處生財?望:唯有中華大地,生機勃勃,好風光。


美製造業衰敗,慘不忍睹。即使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也要從遙遠的東方進口。試問:如何生存?2009年,中國製造業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制製造業大國。2015年,中國製造業總產值佔全球的27%。2018年,中國製造業新增產值40027萬億美元,接近2017年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的40130億美元。


在聯合國產業分類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之中,中國是唯一擁有所有門類的國家,舉世無雙。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能夠製作生產,從服裝鞋襪到航天航空,從基礎礦產到工業母機的一切工業產品,既可以滿足民生,又可以滿足軍事,基建和科研等,一切領域的需求。因此可見,在當今的世界上,缺少了中國的世界,是一個極其不完整的世界。

企業是追逐利益的經濟團體,那裡有利益,那裡才是他們的天堂。而建川同志要求他們撤出中國,不是在斷他們的財路嗎?即使許諾了眾多優惠,又豈能夠長久呢?更何況此君言而無信,而最終折戟長沙的只能是自己。因此,可行否?



2019年世界500強中,中國已經有129個企業上榜,也超過了美國的191多個企業。因此可見,建川同志心慌,也是有原因的。但,又怎麼奈何呢?再加上美國不停地印刷美元,而美國的國家債務,年年攀高,所帶來的風險,又如何應對?而實際上離開美國,而不撤回美國,才是世界各大財閥,最睿智的選擇。


2019年中國商業零售36492.8億美元,而同時期美國商品零售額為54675.8億美元,按同期匯率計算,中國市場比美國還少2500億美元。2019年的美國人口只有3.28億,中國則超過14億。因此可見,中國的國內市場,也已經超過美國市場。而中國的市場還有更大的擴展空間,還可期待開發。

由於中國工業產業鏈的完整性。所以,在中國打造一個產品,只需要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完成。而且,還可以就地銷售,轉化為現金,讓公司立刻得利。而這些在美國,乃至日本,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就日本而言,實際上日本有一半的企業,都在國外發展。因此,日本人是精於算計的。如果離開中國,試問:還有生存的空間嗎?所以,這才是美日企業,不顧建川同志的矇蔽和誘惑,才不願意撤離中國的主要原因。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