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先借判词和十二支曲对其命运做了概括性的预言,这种预叙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yl大爱牛奶


我是张三疯,也来回答一番。《红楼梦》是我读过的众多小说中最为特别的一个。曹公在第五回就用了判词和画对小说主要人物做了概括性预言,等于提前剧透了。我相信大部分作家都不会这样写小说,但是曹公偏偏用了这种手法,为什么呢?我来分析下。

一、委婉的剧透,恰到好处

广大的读者虽然看到了画和判词,但是画和判词的表达并不直白,是含蓄且婉转的,如果你对这本书不离不弃,继续往下读下去,自然会一点点体会到画和判词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难免滋生出一种醍醐灌顶,拍案而起的快意,心中还会对作者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大加赞赏!

如果你就此停读,那画和判词看了也是白看,因为你猜不透两者最终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结局。

所以说第五章的预言就像佛教的偈语,蕴含着无限天机,只有你继续研读小说时才有机会参悟通透。

二、剧透引起好奇心

心理学根据不同的特征,把好奇分了好几种。其中的一种就叫Epistemic curiosity(认知性好奇)

Epistemic curiosity(认知性好奇):主要指驱使我们去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好奇类型。

当我们对一些事物知之甚少或者太多时候,那些事物引不起我们太多的好奇心。

曹公的《红楼梦》有120回,约百万字,书中包罗万象,号称一本大百科全书;描写的人物庞杂繁复,前前后后足足有五百多人之多,如果读者没有一颗好奇心在驱使,我猜他读着读着很可能就半途而废了。

这就是为什么曹公在开篇第五回就委婉的剧透了一把。这种独特的又恰到好处的剧透刚好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当读者看到画和判词而又猜不透其含义时,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激活心中的认知性好奇,从而更加卖力地研读下去。

三、 为小说中的女子分门别类

在第二条中我也说到了,小说人物前前后后有五百人之多,读第一遍《红楼梦》时,我常常记不住某些笔墨少的人物,有时不得已还要翻翻前面的章节。这就是这种大部头著作带来的坏处:人物太多会让读者产生迷惑,到底小说主要在写那些人?

别急!曹公在第五回给了你详细的解答,小说中写的主要人物是“金陵十二钗正册”,还有次要人物,他们在“金陵十二钗副册”,除此之外,还有“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等。

这种分门别类的手法让读者更容易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就像在玩拼图游戏一样。

综上所述,曹公在《红楼梦》前篇第五回就用画和判词给了读者一个委婉含蓄的预言。这些预言就像偈语,等待着你一边读一边参悟;同时他们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能更好的驱动读者继续读下去;还有就是曹公用了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分门别类手法把书中女子顺理开来,从而让读者对小说人物图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了认识。


关注张三疯,和你一起成长。


三疯奇谈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判词和十二支曲,对其展开故事情节,贯穿艺术结构,概括人物命运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红楼梦》中无论是金陵十二钗判词,还是十二支曲子,是作者继承了传统古典诗歌优秀传统,同时又有着自己新奇的特点。

在诸多特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雪芹先生采取了”诗谶”式的写作手法,在大量诗词曲赋中,隐伏着有关各类人物命运的”谶语”。

雪芹先生笔下的”诗谶”,既和人物相吻合,又与情节结构相关合,恰似晴雯织补的雀金裘,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同时诵读这些典雅精致的诗文,明知内含谶语而不觉心烦,决不会像看其它,庸俗粗鄙谶书似的枯燥乏味。

两者还有一点不同,历来的谶语都是不能得到事后应验的,因此是模棱两可,以便任意附会。

《红楼梦》里的诗谶是在作者事先安排好的人物结构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在诗中点点滴滴,向读者预示其命运的。

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这一首说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停机德:用的是汉代乐羊子妻的典故。

乐羊子妻就成了贤惠妻子的典型。这句用来比喻宝钗。

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的典故。谢道韫是才女的典型,这句用来比喻黛玉。

那么翻译过来就是,可叹一个有乐羊妻那样品德,可惜一个谢道韫那样美才,玉带只是挂在林中枯树枝上,金钗冷清清地在残雪中掩埋。

这些诗谶终将得到应验,它的各种预示是明确无误的,符合每个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

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木魅力,恐怕这就是它的写作好处吧。

我是芬芳,随笔生香。请红学爱好者不吝赐教。





芬芳随笔


这便是曹公独特的写法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对所有人的悲惨将来都伏写在谶语中,在阖家欢乐,歌舞太平的场景下,谶语的出场,对悲剧结局的暗示性更强,两种截然相反的场景对比,更鲜明地加剧了小说的戏剧性。

“草蛇灰线”让小说结构更紧凑。

《红楼梦》是一部巨著,从人物的多样性到故事情节的复杂性来说,如果结构把控不好,就会造成作品松散。李辰冬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读《红楼梦》“……好像跳入大海一般,前后左右,波浪澎湃;而且前起后拥,大浪伏小浪,小浪变大浪……”。

《红楼梦》之所以能形成“波浪式”的结构,与其在情节塑造上使用“草蛇灰线”的技法是分不开的。既有某一反复出现的事物(意象)作为线索,又有前文的事物或情节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在此种情况下,事件之间的彼此联系更加凸显出来,也使章回小说只以一回或连续的几回就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模式得到了突破。

“草蛇灰线”让佚文探索更便捷。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于世人而言,曹雪芹没有写完《红楼梦》便离世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红学”。正是由于“草蛇灰线”技法的使用,才巧妙地为后文埋下伏笔,作出照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能通过前文中的蛛丝马迹一窥佚稿中的内容,进而为了解全书主题和作者思想奠定基础。

“草蛇灰线”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影写法”这一“草蛇灰线”技法在人物塑造上的使用在《红楼梦》中广泛存在。比如“袭为钗影、晴为黛影”,这一技法在写人上的运用,恰是在刻画人物上的一种衬托,从而,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充实和鲜明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