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 愛恨悲歌裡的幽香

女人 愛恨悲歌裡的幽香

作為文學藝術的創作來說:歸根結底要回答一個嚴肅的命題,為誰創作,為誰說話?武學福同志創作的《衛河岸邊的女人》,通過三對男女,以換親的方式走進婚姻的殿堂,三個不同的家庭,三個女人悽楚的命運,反映了50年代到80年代以來,六個青年人的勤勞善良的性格,純潔的心靈,去追逐愛的夢想,不惜以換親這封建世俗產生碰撞,產生的愛恨悲歌,與讀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響亮地回答了,我們的文學藝術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

小說運用倒逆式創作手法,開門見山地寫衛河岸邊楊村島四合院婚禮的場景,楊全生和李雪娟,嶽石柱和楊小紅,李二喜和嶽石花,以換親的風俗,同一天舉行婚禮,耐人尋味;用獨特的視角,去透視這個農村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吸引讀者的眼球,急切地尋找三對新人的悲歡離合,三個女人的愛恨悲歌。

這部長篇小說,展現了建國以來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漫長的農村青年生活畫面,是艱苦歲月裡農民婚姻生活的縮影,男主人的勤勞善良,到女主人的純潔,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都有自己青春的夢想;然而,換親這封建陳規陋俗像魔鬼,無情地摧殘她們的命運,夢想化作泡影時,她們在艱辛的生活裡忍耐、抗掙。作者深入生活,以藝術家的社會洞察力,剖析三個家庭生活裡三個女人悽苦命運,呼喚衛水河岸的女人們,抬起頭來,樹立自信,勇敢地追逐屬於自已的夢想。

女人似衛河的水,輕輕的,柔柔的,承載男人的愛河之舟;然而,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換親的婚姻方式,似烏雲密佈,似電閃雷鳴,吞噬著衛水河裡的愛河之舟,蹂躪著男歡女愛的夢幻,摧殘著女人的命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衛水春去向東流。小說以三對青年的新思想,去追逐婚姻自由的夢想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條件下,以換親的婚姻方式的矛盾衝突,展示三個女人不同的悲慘命運。

楊全生和李雪娟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徵,在換親婚姻衝突,推動著在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發展的故事情節,楊全生面對道貌岸然的王有貴玩弄權術強姦李雪娟,不能明辯是非,持忍讓和退縮態度,女人受盡屈辱的心靈本來就脆弱,不包容反而責難,村裡的流言蜚語,使李雪娟走向死亡的悲慘命運。

嶽石花性格的單純,人生的懦弱種下愛的苦果,生活的艱辛,生存面臨危機時,嬰兒的啼哭又點燃她生存希望,和生活的勇氣,現實生活的磨難,讓她接收了換親這種婚姻方式,恰遇李二喜的淳樸和憨厚,二人性格的包容和磨合,心融洽了,婚姻也就有了美滿的結局。

章海東:有知識,心底善良;有抱負,志存高遠,敢說敢愛。楊小紅:勤勞善良,聰明好學,有上進心,勇於追求屬於自己愛的夢想。二人情投意合,本可以走進婚姻的殿堂,換親讓楊小紅的婚姻橫生枝節,嶽石柱:心底自私、狹隘,衝當換親這封建陋俗的工具,不惜以強暴、搶親,得到他的佔有慾,對楊小紅愛情的摧殘,使她不堪忍受換親陰影下生活的折磨,悲切切走向生命的盡頭,造成了章海東和楊小紅的愛情悲劇。

海東,你的愛是我生命的寄託,你的愛已經延長了我最後的生命。死神向我招手了,你快來吧,我現在已經失去了人生自由,我多麼想再見你一面……

這是楊小紅寫給他心上人海東的一封信,也是給換親婚姻的那個社會寫的,是給衛水岸邊被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摧殘女人寫的,是她們發自心靈深處的呼喚。

小說以衛河岸邊農村生活為背景,三個家庭生活環境中,三個女人被換親婚姻的遭遇為線索,通過她們婚姻自由和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的矛盾衝突,愛與恨,正義和邪惡的糾葛交織,徑緯分明,脈絡清淅,容易與讀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文學是源於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藝術創新,作者紮根農村生活,有著深厚的生話底蘊。通過王有貴,嶽石柱等卑劣人物的刻畫,反襯出李雪娟、楊小紅愛情悲劇的慘烈,讓讀者走進衛水岸邊女人的內心世界,去品味她們被換親婚姻摧殘了的青春夢想時,心靈深處的那種陣陣刺疼,為她們的愛情悲劇愴然淚下。

作者具有淵博的知識涵養,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厚的文字功底,寫出農民內心的酸甜苦辣,濃厚的鄉土氣息,字列行間滲透著女人苦難生活裡青春的夢想,像一杯陳年老酒,在磋砣歲月裡飄著濃郁的醇香;她們雖然香消玉殞或品味世間悲涼,卻在愛的星河裡播下情種,綻放出淡雅的幽香。

河北小小說鑑約作家

史懷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