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不好家务,有哪些教孩子怎么拖地、整理书架的动画或绘本?

龚一鸣


我的建议是,自己直接教就可以了,亲自做示范不更好吗?如果靠书本或度娘,估计不仅不能教会孩子做家务,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做家务的兴趣也搞没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知识分为技能型和学习型两种

1、 做家务,整理书架这些属于技能型学习范畴,对于技能型的学习,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示范,通过示范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门技能。教授者示范,学习者观察、练习,更正,反复多次,学习者可能就学会了。特别是一些技巧性强的,更需要演示和示范。就像我们成人学开车,你看一万本如何开车的书,你还是开不了车,必须上车练习才行。

2、 如果买书或绘本,即使书中通过图片加介绍介绍了一些做家务的要领,可能由于编书者的表述,孩子的理解,这二者之间有偏差,孩子理解不到位,他可能还是做不好,最终还得家长教。结果就是伤财,劳民。

3、 这些简单的技能如果我们也让孩子看书学习,可能孩子会很厌烦,早早对书就不敢兴趣了。我们还是把看书时间留给必须要看的书上吧。

4、 父母示范,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使母子/父子关系更融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5、 这种做家务的工作,是父母可以身体力行的,父母尚且不愿为止,要交给书本,我们的爱又体现在哪里呢?培养孩子是我们父母的责任,不能托付给别人,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不能托付给老师)。只要我们能办到的,就不要推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孩子一份深深的爱。父母嫌烦尚且不愿为止,想想还有比父母更爱孩子的吗?


偶遇wqzs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夫妇一致认为:孩子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首先要在家务中承担自己的责任。

让孩子做家务,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能够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减少孩子写作业拖拉问题。家长有让孩子做家务的想法很棒哦~那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家务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绘本

小孩子都比较喜欢听绘本故事,家长可以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孩子做家务。比如说《来帮忙喽!家务小帮手》这本书,适合3~6岁的幼儿。全书内绒分为整理和打扫、洗衣和收纳、饭前准备和饭后收拾、生活四大部分,通过形象的插图、对话和方法告诉小朋友该如何做家务。同时,书中还提及了做家务是一项增进亲子关系的大好机会,可以让生活充满欢乐和幸福。

断舍离

孩子在幼儿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只看绘本是不能真正学会如何做家务,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亲身感受做家务的乐趣,增加孩子直接经验。其实做家务的第一步就是教会孩子定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断舍离”,比如孩子的一些玩具,书籍,文具等。当孩子学会了这一项“技能”之后,不仅教会了孩子如何使自己的物品整洁,还教会孩子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果断解决。

整理物品

整理物品不仅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脑力活。每到换季各位妈妈是不是都会把过季的衣服收起来呢?在这个时候就是教孩子做家务的最好时机。让孩子帮忙一起将衣服按照季节分类整理,用收纳袋装起来。通过一次次的分类整理,孩子慢慢学会了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当孩子一旦学会了物品分类整理,他们的思维逻辑会越来越清晰,无形中锻炼了大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更加有条理。

激发孩子好奇心

孩子小的时候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这是我们心智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做家务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很多孩子都喜欢走进厨房,指着不同的调料问来问去,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觉得厨房对孩子很危险、很脏,要接纳孩子进入厨房,并且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洗菜,拿菜。在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边聊天边做饭,告诉他们不同的调料可以调制出不同的味道,还可以请他们品尝一下,自然而然就发了孩子做家务的兴趣,因为他们觉得做家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激发孩子对家人的关心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子帮忙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照顾父母的人。

做家务不分大小,件件都和家人密不可分,也能够给家人带去物暖和幸福。所以,想要引导孩子做家务,可以先引导孩子关心家人。比如说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如何工作的,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让孩子帮忙倒一杯水,或者锤一锤背。从这些身边的小事做起,建立孩子做家务的价值和意义,让孩子真正的融入到家庭当中。

庆祝

当孩子做完家务,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就是和孩子一起庆祝他完成了这项任务,鼓励他做得好的方面,激发孩子再次行动的热情。

所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吧!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做家务中得到锻炼,成为一个感恩而独立的人!孩子独立,家长解放。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如果您有好的想法欢迎留言哦~


李军佚儿童领导力



首先,孩子做家务是一件值得肯定及鼓励的事。个中好处就不必细说了吧,例如:

1、锻炼肢体协调、手脑协调能力

家务劳动需要动起来,手脚并用地完成一件事。尤其是0-6岁的孩子,让他们的小手小脚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均衡发展。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做能做得更好,拿不到的东西用什么方式才能获得?做得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好的时候咋办?

这些问题是孩子在完成家务的时候一边做一边思考的。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务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同理心”。他自己做的家务,他会向一件作品一样向父母展示,他也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样,他也会同理去体会,别人在劳动中的不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但是看题主的问题,可以发现很认可于做家务的好处,并且在实践中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做家务能力、动手能力,而是很苦恼于每次孩子做的这个结果差强人意,是怎样吗?


其实,这也是涉及到了如何建立起孩子做家务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孩子,尤其时0-3岁的婴幼儿,他们对“做家务”这件事是没有概念的,但是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例如孩子喜欢玩水,当他看到妈妈在洗衣盆里洗衣服的时候,他便模仿妈妈的样子同样用一盆水洗自己的玩具,洗自己的小袜子……

模仿大人的样子擦地叠被子等等。

如果我们在孩子模仿的阶段就能够及时鼓励孩子,那么就会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一个小种子:做家务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份内事,是一件孩子可以主动去完成的小事。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在不断地成长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还有所不及的地方,比如孩子很积极主动地去洗碗,但是碗其实根本没有洗干净,上边甚至还挂上污渍;或者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本来想帮忙但是越帮越忙。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严加斥责,没有哪个孩子的本意不希望自己做得好,不希望自己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表扬。

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要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选择无视他做得“糟糕”的结果,而是去肯定和鼓励他“主动做家务”的行为。

记得《虎妈猫爸》里就有这样第一个桥段,赵薇饰演的虎妈看见女儿洗碗,啰里啰唆了一番之后还在指责孩子做得不好,把她从水池边上拽下来了,本来孩子兴高采烈的事情,最后弄得孩子哭哭啼啼。

佟大为饰演的猫爸则在孩子睡了之后和“虎妈”聊这件事,他说,孩子那么小,洗碗肯定洗不好,但是也要鼓励她这个意识。哪怕每次孩子洗完之后,他都会偷偷地再把碗重新洗一遍,也会在表面上鼓励赞扬孩子的做法,让孩子更有积极性。

其实“猫爸”的这个处理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关于引导孩子做家务的绘本,我比较推荐以下几本。


一、《小熊宝宝系列》之 《收起来》

这本书是适合0-3岁低幼儿童群体的绘本,在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时候,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建立秩序感,让孩子明白,他晚上要去上床睡觉的时候,玩具、书本都要回家睡觉了,“收起来”这件小事是随手就可以做的。


二、《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适合3-6岁

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时的忐忑。最终大声地和店主说出她想买的东西,迈出那一步,也是勇气的提升。

其实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很多孩子离开妈妈独自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是需要勇气迈出第一步。

这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个标志。


三、《妈妈,买绿豆》

适合3-6岁

这个故事温馨有贴近生活,其实孩子也会通过故事体会到,很多家务是需要他和父母共同参与的,他参与其中,也会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四、《来帮忙咯,家务小帮手》

适合3-6岁

这套书中把日常家务分为打扫和整理、洗衣和收纳、饭前准备和饭后收拾、生活四个单元,

通过有趣的插画、生动的对话,甚至日常的小故事来逐一介绍。

或许这本书里的内容更贴合题主想要的吧!


当然我们在鼓励、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不要太过于在意结果,而是传递理念:

在孩子小小的心中种下做家务的意识,让好习惯给孩子带来一个可以自主、自立的人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