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背《笠翁对韵》有用吗?

强思喆


您好,我一直在研究小学的阅读与写作,给您一些建议。从阅读上来讲,孩子是不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内容的,但孩子反复大声朗读,可以锻炼孩子的语感,到了高年级,语感好的孩子语文也会特别优秀。从写作上来上,孩子会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受到文字的感染,在平时写作过程中,也会在无形中使用一些修辞或语句,但是不定时拿出来重新阅读。至于背诵,我认为不做硬性要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孩子背诵记忆的内容知识量很大,个人认为背诵当中的名句或者自己喜欢的便好[呲牙]


奶茶的阅读与写作


一、《笠翁对韵》是本什么书?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李渔编写的一本用来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熟悉用韵的启蒙读物。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写诗词了,但这本书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内容丰富,声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感。书中大量的近义词、反义词、形容词,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积累。语言对仗工整,华丽优美,坚持积累,对孩子将来的写作很有帮助。

二、让孩子背诵传统文化经典的作用。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不能抱有过于功利的想法。指望孩子学点东西马上用得上,能表演展示,能快速提高成绩。总之,短期内一定要有效果。否则,学这东西就是浪费时间。这种短期功利的想法是错误的。让孩子童年时候背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作用。但如果能够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下来,不仅能够让孩子启迪智慧,丰富文化底蕴,更能让孩子涵养性情,完善人格。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在15岁之前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背东西背得快,记得牢。明代教育家陆士仪在《论小学》中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你让他涂抹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趁着孩子记性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积累诗词经典,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底色

复旦中学才女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被网友称赞为“满足了对中国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后来武亦姝以高分考上清华大学。正是因为小时候的坚持积累,她才能够做到将来的厚积薄发!

今年疫情期间日本给中国的抗疫物质上的赠言引爆了网络。“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么美丽的词句出自日本友人之手让我们又感动又惭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人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近几年中国政府特别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全国统一了语文教材。在部编版语文中,古代文化经典占有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小学6年的《语文》,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整个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比原来的“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80%。初中和高中同样也有增长。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背诵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熟悉和亲近古代文化,对孩子将来的古诗和文言文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欢迎转发评论。也希望您留下宝贵意见,我们共同交流探讨。


青石观世


我是语文老师,认为《笠翁对韵》没用。尤其一年级的孩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晴空”,这是古代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选择对偶词语(即意象)时用的。省了很多事,还方便记忆。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教课、写文章之外,我没事的时候会填一些古诗词。

得文竹,甚喜,有题

闲庭草一盆,云落棋子喧。

暂养山中气,长歇腑底猿。

无心归闹市,有意抱烟村。

笑问家中久,还看月几轮?

写的时候除了韵脚字会从专门的现代韵书比如“平水韵”里查一下,所用意象会在脑子里搜一搜,大概就有读过的《笠翁对韵》。

而这本书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呢?大学。是的,毫不夸张,现在小孩子们读的一些书,我在中学才读到,比如《史记》,比如《世说新语》,诸如此类。

放眼看去,孩子们的世界与我们当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天文、地理、世界、科技……实在纷纭。总的说来,孩子们启蒙早了,智力提高了太多,所以我在三年前,给小孩子们推荐相关的国学读物里,就已经包含这本清代才子李渔的《笠翁对韵》。

不是说没用吗?怎么还推荐了?对,您问得对。那么您就要明白一个问题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研究天文是不是要发明世界十大行星出来?写一篇好文章是否定要培养个作家才罢?一定有些知识是无用的这点毋庸置疑。

我们再了解一下这本书?“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这是什么?是朗朗上口的诗歌,是押韵对仗的古雅生活。我们用不着讲,只需要让孩子大声读出来,感受抑扬顿挫之美就够了。未来,他大一些了,具备一定理解力了,就会进入那种情境,那时候,他会感激您,给了他不是纯粹为了有用而学习的一些东西,而那些,叫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