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全倉買入滬深300ETF,2年大盤翻倍,我收益會不會翻倍?

王文140357031


滬深300指數基金是跟隨滬市和深市300種主要的大中型股票編制的指數基金。

我們常說的大盤是指綜合指數(上證綜指或者深市綜指)。二者不是一個概念。

有的年份二者的走勢重合,有時是有差異的。如果大盤指數翻倍,滬深300指數不一定翻倍,但是基金的收益肯定會上漲,即使沒有完全相符,基本上也差不多。如果市場是中小股漲的好,那麼可能買滬深300ETF就會差一些。


天下2020


“通過定投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沃倫·巴菲特

如果你全倉買入滬深300ETF,2年大盤翻倍,你收益翻倍這是大概率事件。華夏上證50ETF(510050),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南方中證500ETF(510500)規模一直在中國ETF前三甲,也是最具寬基的代表。而滬深300指數,一直都是基金前輩安利的一款基金,也是值得長期持有一款ETF基金,據數據統計:不管ETF ,LOF ,股票型,還是ETF聯結基金等加起來目前總共有162只基金跟蹤標的都是滬深300指數,可見其市場認可度與知名度。


早期滬深兩個市場各自均有獨立的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成份指數(深證成指),但它們都只是分別表徵了兩個市場各自的行情走勢,都不具有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能力,因此市場需要綜合反映滬深市場整體走勢的跨市場指數。因此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05年切合市場需求,發佈了反映 A 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滬深300指數,該指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成為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 " 晴雨表 ",也是眾多投資者判斷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

測評ETF標準:規模,流動性,跟蹤指數誤差率,費率,我們就選2012年05月04日,首隻跨市場ETF且目前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場內簡稱:300ETF,交易代碼:(510300) 誕生,並於同年5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數據說明一切: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2017年漲幅21.38%,2018跌幅24.95%,2019年漲幅33.9%

而同期上證指數表現:2017年漲幅6.56%,2018跌幅24.59%,2019年漲幅22.3%

而同期深成指數表現:2017年漲幅8.48%,2018跌幅34.42%,2019年漲幅44.08%


不難發現滬深300ETF表現優於大盤指數水平,而大多數投資者買股票忙碌一整年,他們並不一定跑贏滬深300指數。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在2017年度“如果要在美國樹立一座雕像,來紀念為美國家庭理財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那麼顯而易見的人選就是約翰·博格。”而約翰·博格就是指數基金之父,他曾有句俏皮而充滿哲思的話:“別在草垛子裡找針,你應該把整個草垛子都買了”。”而買ETF其實就是買“草垛子”即一籃子股票,而ETF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它有多麼複雜或者多麼聰明,而是因為它非常簡潔,並保持極低的成本。”


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的一點則有緣,關注小甲,真誠感謝:第一時間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轉債熱門資訊,一起走進投資財富人生。


甲先生侃財經


什麼是ETF?

ETF簡單的說就是指數型基金,並且不同的ETF都對應著不同的指數。

就好比上證50的ETF對應的就是上證50指數;

滬深300ETF對應的就是滬深300指數;

消費類的ETF就是對應消費指數;

等等...

那麼,對於你來說,如果現在倉買入滬深300ETF,2年後大盤翻倍,其實是大概率賺錢的。

因為大盤翻倍指的是上證指數,自然也是一輪牛市的產生。

可是賺多少,是由你買的300ETF決定的,也就是滬深300ETF。

可能大盤翻了一倍,你的滬深300指數漲了不止一倍,也有可能你的滬深300指數漲幅沒有達到一倍。

因此,你更應該關注300ETF而不是大盤的指數!

並且,對於ETF的投資來說,優秀的投資者都會採取一個定投的策略,而不是盲目的一次性買入。

因為定投可以讓你更具備主動權,心態上也會更好,更容易逢低、分批買入,做低自己的差距。

所以,以現在的局勢來看,定投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設定了2年的時間長度,獲利的概率也會更高!


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給個點贊和關注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