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本文为教子无忧原创,首发于 SPC2008SPC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图源 | 微博@新浪娱乐


事发之后,节目组《追我吧》被曝光“非人性”,挑战项目高难度,运动强度过大,连邹市明和李小鹏,2个获得奥运冠军的运动员,都在节目中直呼"跑不动了"。


过于激烈的运动,其实会增加心脏负荷,出现急性心衰。


甚至还会因为运动幅度过快、过大,而导致血流重新分布,加剧心肌缺血缺氧,就可能会出现猝死的情况。


但是,更引起热议的点:熬夜录制。


由于《追我吧》是一档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所以录制的时间一般在晚上。


为了录制节目,很多参加节目的艺人都连续熬夜几天。


出事前,高以翔也已熬夜几天,并且高强度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


熬夜,就是在违反人类的生物节律。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很多人觉得,熬夜不过是作息不规律,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很多研究都表明,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通宵都会使猝死风险提高。


2016年的时候,央视新闻做过一次盘点: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其实,除了需要频繁熬夜工作的明星、演员、歌手,还有很多普通人,有的甚至只是初三、高三的学生。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前段时间,根据新闻报道了解到:


一位15岁的少年Q同学(化名)在老师眼里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父母眼里也是一个勤奋听话的好孩子。

当时正在上语文课,老师正在认真授课,突然有一个学生喊道:“报告,老师,我同桌昏倒了。”


当值老师看到这一幕赶紧送联系学校的医务室,并且抱着Q同学跑到到校医院同时通知学生家长。

可到达医院时,Q同学呼吸非常微弱且完全丧失意识,医生立即展开抢救行动,还是没能把Q同学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gif | SOOGIF


父母来到医院就听到这一噩耗,立马抱头痛哭,难以置信,今早送孩子去上课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没了。

看到这一幕,老师也有着说不出来的心酸,赶紧去询问医生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


医生向Q同学的老师解释道: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熬夜,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抢救不及时就走了。而心脏病高发的时间段,正是上午的6点到10点。

一条鲜活的生命,正当青春年华,本该拥有前途光明的未来,却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来得知Q同学学习勤奋,熬夜学习是常事。


早上五点多就开始早读,每天不足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导致孩子极度缺乏休息,才会发生心脏骤停的现象。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这样的熬夜习惯,却不仅仅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5~25岁的少年人群体和26~35岁的青年人群体,熬夜比例分别为11.6%和16.6%,正在逐步成为新生代熬夜主力军。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最大的原因是 —— 做不完作业。


当作业做不完时,90.8%的人会选择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或课业。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久而久之,晚睡形成习惯,恶性循环。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当我们失去睡眠时,学习、记忆、情绪和反应时间,都会受到影响。


熬夜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占比最高,其次是情绪焦虑和神经衰弱。更加容易变得焦虑和有压力。


而精神压力会让全身内分泌发生改变,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增大等,并导致心肌缺氧。


心肌缺氧严重时会导致心绞痛、心梗的发生,严重的话容易导致猝死。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数据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Newseeders授权发布,原文章链接:https://news.newseed.cn/p/1352188 侵删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其实家长们对孩子熬夜这件事都是感到心疼的,有些家长还会陪孩子熬夜。


这也导致,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都身心疲惫。


下面是一个家长对我们发出的求助。

“ 老师好,我孩子今年初二。


孩子每晚写作业最早也要12点,有时甚至到1、2点。我们舍不得,也劝不了,只能陪着。


早上怕堵车,6点多就要出发。我还要早起给孩子做饭。


孩子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我们做父母的,睡眠就更少。上班时我都无精打采,神思恍惚。

再这样下去,真担心自己撑不下去了,更担心孩子的健康……”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不会玩手机,玩平板,看起来就是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做作业。


在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的情况后,我们建议家长给孩子做一份学习特质测评。


结果测评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发现 ——

孩子在书桌面面前认真做作业的样子,都是“伪勤奋”!


看起来在认真学习,但是难以专注,学习效率底下,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


而专业指导师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每天放学去楼下的全家超市写作业。


家长尝试了一个星期之后,竟然发现每天孩子在9点之前就回到家,还已经把作业写完了。


终于不用孩子大人都为了作业熬夜,每天还要早起透支体力了。


35岁高以翔录节目意外去世:熬夜真的会猝死,这不是儿戏


为什么孩子会变化这么大呢?


因为孩子的学习特质报告解读出来,他适合同时做多件事情,并且效率会更高。

所以在全家嘈杂得看起来不适合学习的环境里,正好适合这位孩子进行高效学习。


这样通过匹配孩子学习特质,提供孩子适合的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智慧,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就已经在这么做了。


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时候学做丧礼。

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学拿刀杀猪并叫卖。


第三次,孟母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游戏的时候,就学习模仿学礼节,满意的孟母便定居下来。


只有先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规划教育。



​文案 | Joyce

编辑、排版 | susie



点击 [了解更多]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