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找茬儿的人,并非都带着敌意

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的判断,忽视别人的意见。面对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抱有抵触心理,认为这是在找茬儿,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那些找茬儿的人,并非都带着敌意

工作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轻则争吵两句,重则“老死不相往来”。事实真的如此吗?是故意找我们麻烦还是自己真的做的不够好。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吧。

那些找茬儿的人,并非都带着敌意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自己干工作十分积极。什么事都抢着做,领导安排的工作,也是任劳任怨,反正自己是新人,多做点也没什么。过了2年,我自认为成了老同志了,可以放松放松,让新同志做做。但是发现许多工作,领导还是安排我去做。

起初我以为别人没时间,后来发现大家都休息的时候,工作还是落在我的头上,及时还有新同事在休息。

那时候年轻气盛,时间长了,心理有些过激。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撂摊子了。

“为什么,老安排工作给我”

“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故意找茬儿,是吧”

面对我的咄咄逼问,领导并未说什么。他保持了沉默,工作安排给了其它人。我觉得自己出了一口恶气,非常解恨。当然我以后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自己还得意了好久。

直到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2年后,我成为了负责人。位置不一样,考虑的也多了。安排工作的时候,新同志可能不熟悉做不了,一些老同志吧,总守着自己一亩三,安排工作拖拖拉拉。恩!还是小张好,工作3年,做什么事都任劳任怨,干工作责任心强,自己也放心。就时常把工作交给小张,也有培养提拔的意思。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直到有一天,小张找我谈话。觉得我在欺负老实人,一番咄咄逼问,我也哑口无言。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同样的情景,只不过人物不同,我成了几年前的“恶人”。

小张因此几天对我爱搭不理的,思考了很久,我找小张谈谈心,讲了我自己的故事。说了我自己的想法,小张也解开了心结。我也感觉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有问题,需要改正。

对于“找茬儿”,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我们看待事情的高度和层次不同,多些理解,多了考量,也许有不一样的发现。

那些找茬儿的人,并非都带着敌意

这不是我身上的事,是身边朋友的故事。

老陈五十多岁了,是一名机械修理技师。快到了退休的年龄。经历过以前艰苦的日子,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与其说是古板不如说他原则性强。

小李则不同,二十出头,年轻气盛,颇有初生牛犊不怕的气势。由于没经验,做事情毛手毛脚。自己呢,眼高手低,认为什么事都简单,看一眼就会。

一次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维修班长把老陈和小李安排在了一起,一方面让老陈带带小李,另一方面,考虑老陈年纪大了,让新同志多上上手,减轻老陈作业量。

工作的时候,小李拆卸设备叫,零部件随意摆放。

“零部件按顺序摆放整齐,装配时候不容易丢三落四。”老陈看到忍不住讲了一句。

“我知道”小李嘴里应着,但还是随意放置。

“零部件按顺序摆放整齐……”老陈忍不住又讲了一遍。

“知道了”老陈还没说完,小李就忍不住打断。

检查清洗零部件的时候,小李直接上手处理。

“不要用棉手套,毛毛容易粘付在零部件表面,洗不干净”

“这个角角落落没有清理干净”

……

老陈看不得小李的一些坏习惯,就忍不住指正。

“真啰嗦,不干了,你自己干吧”

“烦人...”小李甩手走了。

从此以后,老陈再也不说这说那了,当然技能水平也不交给新同志了。一件事凉了两个人心。

对于“找茬儿”,在你看来是帮助他,在对方眼里是找毛病。我们一是要注意方法,二是注意自己的措辞。同时,被找茬儿的人也该反思自己究竟真的做的那么好吗?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免不了被“找茬儿”。我们抱着自省的心看待一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感谢那些为我们找茬儿的人,正是他们看到我们的不足,我们才有提升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