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麼娛樂活動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生活是备受压抑的。在汉朝儒学兴起的时候,班昭就写了《女诫》来劝告女子要谨慎地侍奉丈夫和公婆,《女诫》中就含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篇章用来规范女子的举止,班昭的思想无疑是当时的正统思想,这种思想上的枷锁一直束缚在女子的身上。

但是在唐朝,社会对于女性的思想束缚开始减轻,主要原因在于唐朝的风气开放。因为唐朝继承了北朝时期的风气,对于妇女比较尊重,这在唐朝的政治也有所反应,唐朝时期后妃参政的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大,甚至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这种社会风潮下,唐代女子的生活自然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前去观看唐代女子的日常生活。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荡秋千

按照《事物纪原》记载,秋千原本是春秋时期山戎部族的军事训练工具,因为山戎需要狩猎和游牧,所以在生活和军事上要求个人有比较好的灵活性,山戎部族就发明了秋千用以训练,后来中原女子学习并改进了这项活动,就变成了荡秋千,她们把彩绳绑在树枝上,在彩绳下方绑下木板,这就是秋千的原型。不过另一种说法是,秋千是山戎的娱乐活动,原名叫做“千秋”,后来齐桓公助燕国大败山戎,这项娱乐活动也被齐桓公的军队带回了中原。在汉朝时期,臣民向皇帝祝寿常时会称呼千秋,人们为了避讳就把“千秋”改为了“秋千”。

从《事物纪原》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秋千是一项娱乐活动。古代的秋千和现代公园里面常见的秋千类似,只不过现代秋千是在铁架上绑上长绳,在长绳的尾部挂上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而古代的秋千则是站立在木板上,前后摇动。

在唐朝,荡秋千这项娱乐活动在女子中十分盛行,尤其是在寒食节时期,妇女会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在庭院或者草地上寻找合适的树枝,架设秋千,然后玩耍嬉戏。唐代诗人郑谷在洛阳以南的农村休息时,就写下了《旅寓洛南村舍》,描述了女子荡秋千的样子:“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大诗人杜甫也写过“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叙述当时女子荡秋千的风气,从这些诗文描述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秋千的流行。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为什么唐代的女子喜欢荡秋千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1. 荡秋千很容易学,还可以放松心情。秋千十分轻巧,荡秋千又容易学习,基本上人人都会,尤其是女子闲来无事站在秋千荡来荡去,可以舒缓自己的身心,缓解生活的愁闷。
  2. 荡秋千可以彰显女性的身姿。女性十分爱美,而荡秋千可以展现女子的美丽。古代女子身上穿着汉服,在荡秋千的时候,汉服挡住了脚下的横板,故而从远处看如同人立在空中一般,故而风姿卓越。《开元天宝遗事》就记载唐玄宗年间宫里举办宴会,有许多宫女荡秋千,唐玄宗称赞这些荡秋千的女子如同“半仙”,由此可见荡秋千的女子确实很漂亮。

所以在唐朝秋千是一项受到全体女子喜欢的娱乐工具,也是她们放松心神,展现自我的舞台。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女子球类运动

唐朝的球类运动十分盛行,其中以深受唐朝上下阶级喜爱的马球运动最为有名。但是在马球运动中,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马匹剧烈的碰撞,一旦有人掉下马、很容易就会被马匹践踏致死。此外马球运动需要的马匹和场地十分昂贵,而且还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鉴于马球运动的危险性和价格昂贵,马球运动也被改进为步打球和驴鞠,但是这两项球类运动很适合女性,所以发展为女性的娱乐项目。

驴鞠主要是在唐代的达官贵族之间盛行,称作“小打”。男子之间也有驴鞠比赛,不过男子之间的驴鞠比赛依旧存在危险,因为为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很多时候都要刺激骑乘的驴,暴怒的驴在快速奔跑时肯定会造成伤亡。但是驴在不受刺激的时候性格温顺,而且身体矮小,一般跑起来速度不快,比较适合女性骑乘,由此很多女性开始骑乘驴进行驴鞠运动。比如唐朝的宫廷中,每当寒食节时就有宫女组成的驴鞠队伍,她们进行驴鞠比赛以取悦皇帝。《旧唐书》也记载郭英义花费大量的金钱安排女子进行驴鞠比赛,由此民怨沸腾。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女性之所以采用驴作为骑乘工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要知道唐代女子骑驴进行打球主要是为了游戏,而不是比赛的输赢,所以骑驴打球时比赛的激烈程度较小,女子可以凭借挥舞球杆打球时的身姿展现自己的美丽。唐朝进士沈佺期在观赏过驴鞠运动后,在《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写道:今春芳苑游,接武上琼楼。宛转萦香骑,飘飖拂画球。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只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以此赞叹女子的打驴鞠时的灵活形态和曼妙姿态,所以女性驴鞠比赛很具有观赏性,符合大众的审美。

步打球同样也是马球运动的改进版本,只不过这项运动已经不需要马匹,直接步行打球。这样的球类运动更加轻便,所以也受到了当时女性喜欢。唐代诗人鱼玄机在《打球作》就描述了步打球的过程: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按照鱼玄机的描述,步打球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而步打球使用的球杖是弯曲,方便打球的人更好的用力,由此球杖也有一个雅称,叫做“月杖”。

驴鞠和步打球是唐朝时期比较普遍的两项球类运动,男女都有参与,但是这两项娱乐活动得到了很多唐朝女子的喜欢,这也在一个侧面表现了唐代女子的英姿飒爽,她们也能在球类运动中展现自我。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花草

唐朝时期的人十分喜欢花草,在民间百姓喜欢斗百草,在上层社会则是喜欢赏花,唐人尤其喜欢牡丹。唐朝女性也由此和花草有着不解之缘,她们喜欢赏花,她们又喜欢簪花,斗花,这使得花草成为唐代女性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比较有名的民间妇女娱乐游戏就是斗百草,它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游戏,原本是古人外出采草药时所做的一个比赛,此后衍生为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但是具体的比斗过程如今已经失传,不过斗百草按照猜测应该是比试谁采的花草种类的多少。在唐朝,有关于女性斗百草的记载不绝如缕。唐代前期的诗人崔颢在《王家少妇》写道:“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唐代后期诗人刘贺的《桑妇》说道:“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可见当时的民间妇女对于斗百草的热爱。

不仅如此,成年男性和儿童同样也喜欢斗百草。李商隐在《代应二首》写到:“昨夜双沟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唯喝绕床声”。这就是一名小吏斗百草输掉后的难受情形。其实斗百草的活动可以普及药草知识,有助于当时的医疗卫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民间习俗。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另一个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就是女子的赏花活动。唐朝人十分喜欢花草,其中对于牡丹独有深情,牡丹原本在汉朝只是药草,但是在唐代却受到上层贵族的喜爱,最后流传到民间。舒元舆的《牡丹赋》记载,唐高宗时期武则天的家乡西河就有很多牡丹,武则天很喜欢故乡的牡丹,于是命人将牡丹移栽入上林苑,唐高宗和武则天十分崇尚牡丹花,这使得唐人对于牡丹的喜欢一发不可收拾。《牡丹赋》记载: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可见春天游玩时欣赏牡丹花的人数之多,已经是一国盛事。

而牡丹只是唐人喜欢的一种花,唐人还喜欢梅花、桃花、莲花等等。正是赏花活动的兴盛,促使了春季时大量的民众前去赏花,其中就有大量的女子。唐代女子经常会结伴一起赏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的女子喜欢在春天时到野外游玩,看到名花就在这里垫上草席,和自己的朋友赏花聊天。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此外唐朝的女性还喜欢簪花,也就是把采集到的新鲜花朵装饰在自己的发髻上,当然后来变成妇女金属头饰的一种。唐代诗人万楚在《茱萸女》中就描写了女子簪花的情形: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花向高髻,结子置长裾。由于花朵的香气和艳丽,女性很喜欢以此来装扮自己,衬托自己的美丽。在唐朝的宫廷也是这样,《开元天宝遗事》就记载唐明皇在宴席上让宫廷的妃子在头上插花。

除了赏花,簪花之外,唐朝的女子也喜欢斗花,也就是比较谁的花更加漂亮和名贵,根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的女子很多都喜欢在春季斗花,比赛的规则是以谁头上插戴的花卉最为奇特贵重,这就使得当时很多女子花费大价钱前去花市购买名花,然后种植在自己的庭院里,用来准备来年春天的斗花。但是这种风俗最后演化为赌博性质的比赛,大量的人参与斗花比赛,押注赌注,导致斗花比赛使用的花卉越来越名贵,价钱也越来越高,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唐代女子生活日常:生活在唐朝的女人都在玩些什么娱乐活动


结语

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阶段,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这使得唐人充满着自信,有着大国情怀,正如王维所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以唐朝的社会风气相比较于此后的朝代更为开放。正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改变,才会唐代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这些女性才有更好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也造就了唐代女性生活的丰富多彩,她们可以去参加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感受时代带给她们的生活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