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文关怀融入疫情期大学生心理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延续几个月了,正常学习生活规律、人际交往被打乱,一些大学生难免出现某些心理困扰。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顺利地消解心理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中要加强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这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场突发疫情,全面影响了全国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学业就业,也带来程度不同的心理困扰。尽管目前疫情形势好转,但开学时间尚未完全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必须跟进并加强。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延续几个月了,正常学习生活规律、人际交往被打乱,部分学生难免出现某些心理困扰,比如疫情传播带来的紧张情绪、居家上网课的学习障碍等。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顺利地消解心理困扰,显得十分重要。

以人文关怀提升疫情期大学生心理免疫力

当前一些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的问候联系上,思想引领少,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关怀,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不“解渴”,“心结”难解。通过思想引领把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弱者心态,树信心、提正气、勇担当,提高心理免疫力。

坚定信心,以科学理性筑牢心理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都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方能减少紧张情绪。坚定的信心来自党的坚强领导,来自党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追求,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来自“最美逆行者们”的无私奉献,来自全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疫情防控彰显了“中国之治”“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党员干部在这场大考中磨砺了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这更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要以科学理性引导大学生筑牢心理防线。科学是防控的有力武器,可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救治病患者;理性是对疫情的冷静审视,可以让人头脑清醒,不盲从,不信谣、不传谣,不自乱阵脚,拥有战“疫”必胜的底气。

志存高远,以积极目标提振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高校延期开学,怎么过好超长的“宅”家日子?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就一定会心生茫然、焦虑无助。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当好自己的主人,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强化心理免疫力。当你设计确立一个合理可及的自我成长目标并不断接近它、实现它的时候,这个目标就会成为生命航标,成为内生动力和奋进潜力,会时时提醒你要自律自省、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在砥砺前行中练就过硬本领。要列出必读书单,享受阅读带来的心绪宁静、心灵充实;再排好作息时间,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听音乐、聊天、运动、适度游戏,提升自己,照顾家人;要架起外界联络“天线”,和老师朋友彼此问候、相互鼓励、守望相助,敞开心扉、打开心结,提振精气神,做生活的强者。

勇挑重担,以志愿服务彰显青春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代呼唤担当,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中,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冰山理论”:人就像冰山一样,浮在上面的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下是藏在深处的渴望和期待。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安抚心灵、抹平创伤,还要激发青年学生内心深处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倡导并鼓励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勇敢地站在防疫第一线,把“小我”融入“大我”,照亮他人,丰富自己,实现价值,在战“疫”里“破茧成蝶”;鼓励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践行责任担当,让青春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成为“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的爱国奉献的生力军。

疫情期大学生心理服务的实践路径

当前一些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服务的主体,大多是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这种一对多的大水漫灌式心理服务很难做到精准高效。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心理服务的实践路径,汇聚心理健康工作合力。

高校党委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放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学生人数多,光靠辅导员或心理老师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建议高校党委统筹协调、整体谋划,落实“三全育人”,动员全校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校要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都动员起来,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多对多”育人格局,涵养健康心态,以多种方式化解学生心理困扰。

要加强预防教育,探索多样渗透的服务方法。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能够防止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疾病。高校要未雨绸缪,教育先行,组建心理专业团队,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特点,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服务。如制作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指南视频、开设“疫情中的心理调适”“疫情中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等心理慕课;开通心理热线,开设“在线问诊”平台、微信公众号;辅导员与学生建立热线联系,嘘寒问暖,谈心交流;思政课教师开设战“疫”课堂,加强价值引领,鼓励学生做心有大我、胸有大志、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时代新人;专业老师利用雨课堂、云课堂、微信、QQ等方式,进行渗透式教书育人,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理滋养,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把握重点群体,建构多维系统的疏导途径。疫情期间,各高校应当密切关注的心理问题易发群体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群体、原来就有心理病患的学生、自己或家人被确诊感染或有危重疾病的、特困生群体。针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群,应当灵活多样,建构多维系统的心理疏导途径,如发展优化、预防保健、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高校要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模式,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心理帮扶。如与品牌招聘网站合作,开辟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招聘专区,让毕业生在网上可以直接咨询、投递简历、视频面试;主动联系优秀雇主企业,对接校友会,定期召开“空中供需双选会”;毕业生所在家乡的企业、机构组织也要创造就业岗位,尽最大努力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实现满意就业,各得其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6日第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