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困境真的無解嗎?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有解。明實亡於東林黨、小冰河天災、鼠疫、蝗災以及宗室問題。

崇禎在除掉魏忠賢之後,明朝的文官都向崇禎聯名上奏,要求裁撤東廠和錦衣衛的的編制,不讓宦官集團有再次做大的機會,看似為了皇帝,實際上是為了這些文官自己。

沒有了足夠的力量去制約文臣,不知道這些文臣的私下勾當,導致崇禎時期文臣貪腐事件頻出,但是崇禎卻一直被矇在鼓裡,最諷刺的例子便是崇禎希望手下大臣和貴戚給國家捐款,結果每個人捐款都不超過兩千兩白銀,包括崇禎的老丈人,但是北京城破,這些大臣和勳貴被抄家的時候,個個被抄出幾十萬兩白銀,真是莫大的諷刺。

其次,崇禎沒有給有能力平定叛亂的文臣武將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袁崇煥,毛文龍這些人如果崇禎給予足夠的信任和支持,不猜忌,不派京官去戰場使絆子,其實是打的過李自成和皇太極的。

在戰役之初,明軍打叛軍是勝多敗少的,後來因為拖欠軍餉,士兵死了白死,離心離德,士氣低落,這才導致明軍戰力急劇下降。

若要走出困境,方法如下:

一,查辦張家口晉商。張家口晉商在明末是一個特殊群體,其大量將糧食、布匹、鐵器等戰略物資走私給關外後金,換取金銀,時間長達數十年。查辦這些晉商,可獲得鉅額資金,解財政的燃眉之急。

二,徵收厘金,可以讓政府從明末繁榮的商業獲得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

三,開放海貿,收取關稅。明末海洋貿易發達,西班牙、葡萄牙、日本均大規模在中國沿海走私活動猖獗。

四,大力反腐。明末官員、藩王、勳貴都高度腐敗。

五,可以發行國債;甚至進行農業稅改革,丈量土地,士紳一體納稅等等。

六,將己傳入福建的高產農作物玉米、土豆及馬鈴薯等在全國尤其是北方培育並推廣。

七,編練新軍,以武士道精神

貫徹,並配以監軍、政委與指導員。

八,禁止婦女束胸與纏足,允許婦女務工、上學、參軍、參加科考等。

九,扶植新的魏忠賢,打壓東林黨人。

十,與後金和談並和親,攘外必先安內。

十一,集中力量對付流寇。因為流寇戰鬥力弱,但造成的損害更大,因為他們都在帝國的腹心之地搶掠。

十二,允許宗室參與工商業、參軍與做官,但是,逐步取消宗室俸祿,並且宗室與百姓一體交稅。

十三,大力發展工商業,鼓勵發明,鼓勵對外貿易。

十四,招聘在華傳教士,按能力授官,或為醫生、教師、工程師、火器專家、工匠、教官與顧問等。並請葡澳當局支援火器與教官。

綜上,三年必有小成,必能平定內亂,安頓流民,工商業蓬勃發展,財政充足,待新軍練成之後,聯合朝鮮、林丹汗與俄羅斯,北上掃平後金。



當代曹植


即使朱元璋附身到崇禎身上也挽救不了明朝滅亡的命運,最多隻能延長一下明朝存在的時間而已。明末碰到的問題就如同扁鵲說的疾病已經深入骨髓,即使神醫也無法挽救。

明末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而這點幾乎是歷朝歷代封建王朝的死穴,而且是無解的。所有有識之士甚至所有官員都知道土地兼併的危害,但並不妨礙他們及其家族大量兼併土地,即使很有能力、名望的大臣也不例外。比如徐階,能力出眾,繼任首輔之後,大力革除嚴嵩弊政、還先後舉薦高拱、張居正等人進入內閣,但他們家族佔地多達二十四萬畝。像海瑞那樣的清官卻是鳳毛麟角,還不容於同僚。明朝除了官僚群體兼併土地,還有以福王為代表的皇室成員在侵佔土地上也不餘遺力。土地兼併造成下層民眾生活十分艱辛,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運動風起雲湧。

而且很不幸的是明朝又碰到小冰河時代,自然災害頻發,效率低下又腐敗不堪的封建政府很難有效應對,要救災就得加稅,加稅又讓民間底層百姓更困苦。政府官員忙於黨同伐異、結黨營私,並不把朱家天下的安危當做自己的事,不可能損私利而利國家。

朱元璋為什麼反元,最後還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寧願起來造反爭取一線生機。朱元璋如果附身到崇禎身上能不能抑制土地兼併呢,也沒有可能,因為他沒有可能獲得官僚群體的支持,到手的利益要再吐出去是不可能的。他即使能殺個別人、甚至一批人都沒用,崇禎殺掉的大臣其實也不少,但換了一個上來還是一樣,又能如何?


烽火野史


明朝末年的危機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天災和人禍。連年天災間接導致了李自成等農民的起義,而關外由努爾哈赤領導的女真部落也在不斷侵襲明朝邊界,再加上朝中盡是庸碌之臣,即使崇禎再如何勤政也挽救不了敗局。

明朝末年的危機就如同一團亂麻,雖然朱由檢曾無比努力的想要解開這一團亂麻,但最後還是失敗了,難道真的無解嗎?

敗象已現,勤政皇帝的末路

天啟七年(1627),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因沒有子嗣,便由其異母弟朱由檢繼承皇位,史稱崇禎皇帝。

朱由檢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可惜他沒有生在一個好時候,或許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機會成為皇帝,他也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大明的亡國之君。

天啟七年 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同月,信王朱由檢登基為帝;十一月,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被貶至鳳陽守陵,四日後,魏忠賢自縊而死;然後朱由檢下令清掃“閹黨”,大將袁崇煥被重新啟用,並提出“五年復遼”的計劃。

一切都是這麼的有條不紊,登基之初便以雷霆之勢剿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明朝要復興了…

崇禎元年,給事中劉懋向皇帝上書請求裁撤驛站,並闡述了一番裁撤驛站每年可以給國家節約多少開支等等,這個提議讓歷來節儉的崇禎很是心動,當時便同意了這項提議。

驛站類似於旅館,但明朝的驛站只做公用,主要用做軍事用途,在外出差的官員也可留宿驛站,其中費用自然也是由國家財政支出。

雖然明初時,太祖朱元璋曾嚴令非公務出差官員不得入住驛站,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項規矩也就沒太多人遵守,驛站也成為了一些官員的享樂場所,長此以往,大大加重了國家經濟的負擔。因此當劉懋提出裁撤驛站時,是很符合崇禎帝的心意的。

驛站的裁撤自然會導致一些在驛站的工作人員失去工作,這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比起那幾年發生的大災和草原的努爾哈赤來說,這件事實在不值一提,但誰也沒有想到,裁撤驛站竟然會成為壓倒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曾為銀川驛卒,在驛站改革中失去工作。

崇禎元年,在朝廷改革驛站的大潮中,李自成失去了賴以謀生的工作,回了老家後,因為沒有收入來源,他不得不向同村的財主艾詔借款,結果因無錢償還,艾詔將他告到了縣衙,李自成自己也沒想到,不過是欠了點錢而已,居然差點丟了性命(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好在親戚相救,才保住了性命。

俗話說“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這句話在李自成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這年冬天,他發現妻子韓金兒與同村的蓋虎出軌,一怒之下便殺了妻子。此前他殺死了逼債的債主艾詔,現又殺了自己的妻子,身上揹負兩條人命,在當地官府的緝拿下,李自成帶著侄兒李過逃到甘肅甘州參軍,成為了邊軍裡的一名“把總”。

李自成的故事暫且講到這裡,再後來就是李自成殺官造反,投奔了在山西的舅舅闖王高迎祥,後來高迎祥戰死,李自成繼承了闖王的名號,開啟了他最為輝煌的一段人生。

然而農民起義只是明朝末年眾多危機中的一個…

萬曆四十六年(1618),女真部落首領努爾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結有“七大恨”的討明檄文,同時發兵兩萬,親征明朝。第二年三月,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屬於遼寧)以少勝多,大敗明軍,殲滅明軍約五萬人,繳獲了大量物資武器。

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 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的意義在哪裡?

當時努爾哈赤兵不過兩萬,面對明軍三路兵馬,近十萬大軍的圍堵,如若敗了,女真一族便再無一位像樣的統帥能夠帶領女真崛起,但是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敗了明軍,這是女真命運的轉折點,自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再也沒有對女真主動用兵,而努爾哈赤在這場大戰中繳獲的兵馬物資讓他能夠快速的發展壯大勢力,為日後入主中原積蓄了力量。

但這仍然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最大的危機還是來自於國內。

崇禎帝的命不好,我說這句話並非沒有緣由,他統治的時期在現代認為是當時中國最寒冷的一個時候,被稱為小冰河期,因天氣寒冷造成糧食減產,百姓食不果腹,而當時的明朝又正值多事之秋,剿之不盡的起義軍,關外侵襲的後金(努爾哈赤國號)軍,平叛和禦敵所增加的支出是非常大的,而這些壓力最終還是施加到了百姓頭上,也難怪張養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之類的話。

本來就食不果腹的百姓遇到加重的賦稅又怎麼能生存下去,於是他們紛紛加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領袖的起義軍,而朝廷就需要派更多兵馬,花費更多軍餉來進行平叛,這些增加的支出還是回到了百姓頭上…就這樣反反覆覆,惡性循環,百姓越來越苦,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朱由檢坐在皇位上感覺越來越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舟”就是現在的統治者,“水”指的就是天下百姓,老百姓是最樸實的,只要能有一口飽飯吃,他們也斷然不會走上造反的道路,除非到了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

當時寒冷的時候使糧食減產,而繁重的賦稅又讓老百姓雪上加霜,而自崇禎即位後,年年有大災,先是大旱、再是洪澇,緊接著爆發蝗災,然後迎來的是恐怖的瘟疫,幾乎天下所有的倒黴事都讓崇禎給碰到了,即使他再如何勤政,都難以挽回這種敗局。

至此,我們梳理一下明朝末年的危機有哪些:

  1. 農民起義軍的威脅
  2. 關外後金軍的威脅
  3. 天災引起的惡性循環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崇禎所繼承的明朝是千瘡百孔的,萬曆和天啟兩位皇帝的統治已經導致曾經的帝國腐朽不堪,大廈將傾,僅憑崇禎的力量是扶不起來的。

崇禎帝的性格決定了他最終註定失敗

據後世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共更換了五十多位大學士,十一位刑部尚書,十四位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其中就包括薊遼總督袁崇煥。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這樣評價過崇禎:總由生於深宮、長於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

從以上我們可以推斷出這些信息,崇禎是一個多疑且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明朝曾有過與起義軍和後金軍任意一方議和的機會,崇禎也曾心動過,但最後卻因各種原因不得不放棄,使明朝始終處於兩線作戰的危險狀況,這一點,崇禎是沒有處理好的。

在李自成快要逼近北京時,有大臣建議遷都南京,但最後因一些臣子的反對還是取消了這個命令,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歪脖樹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