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臨寫《聖教序》,各位給指點一下可以嗎?

阡陌易水寒


你好 我是蘭石學書法,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我也臨習過《聖教序》,你第一天臨習,寫的還真不錯,向你學習。

《聖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記和玄奘本人所譯的一首經三個部分,懷仁經過了長達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湊、苦心經營,終成此碑。足見《聖教序》乃王羲之書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廣採王書之眾長,非常注重變化和銜接,摹刻亦頗為精到,因此歷代都把《聖教序》列為學習行書的最佳字帖。

王羲之創立的行書字形優美,體勢雄強。於蒼勁之中見姿媚,表現出飄逸瀟灑、精勁大方的自然風度,還能靜中有動,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古人評王羲之的行書有“龍躍天門,虎臥鳳闕”之勢,他書寫的《蘭亭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再回到你臨習的《聖教序》,第一你買的是米字格的毛邊紙,既然有格子,還是應該寫到格子裡面,不能佔滿格,更不能出格。

第二你臨習的是行書不是楷書,行書要做楷書寫,但並不是說要寫成楷書。你的字分明就是楷書而不是行書,行書的筆斷意連、縈帶關係一點都看不到。

針對你這種情況提點個人看法供你參考:

一.先讀帖.

我們臨習任何一種字帖,一定要先讀帖。讀就是看,看什麼?一看筆法,二看結體。筆法就是用筆方法,簡單說就是方筆還是圓筆,這個是必須搞清楚的!結體就是字的結構,看看字帖上面的字都是怎麼擺佈結構的,每個字的規律都是怎麼樣的,抓住《聖教序》的特點,找到它的規律,認真讀帖就會做到心中有數。

二.再臨帖.

把帖讀熟了再開始臨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臨帖的時候需要循序漸進:先練點畫,再練偏旁部首,最後再整個字臨習。一步一步過一關再向下一關進行,才能進步很快。

臨習《聖教序》需要堅持,需要持之以恆,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臨習,多讀帖多思考多練習,三者結合缺一不可。

字無百日功,懷仁和尚集這不到兩千字的《聖教序》就用了二十多年,我們臨習《聖教序》同樣也需要長時間堅持臨習,只有堅持才能成功。祝你早日成功。謝謝


蘭石讀書習字


臨的還不夠全面首先,筆法方面不夠精到。字體大小不一,結構方面還需要加強。單第一次臨寫還是不錯的值得鼓勵!要想學好聖教序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識到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無疑、絕對、肯定是一部極好的碑帖!但是,她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太完美,完美到不近人情。書法太完美了不見得是好事,如果你認識不到這個問題,就容易寫入歧途。

二:懷仁當初集王羲之字的時候,大多作品是借來翻刻的(有點像美聲翻唱),所以經過了很多次摹寫,丟掉了很多細節,也或根據唐人的思維進行“優化”。

三:細節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就在於使我們可以從中追尋出書寫的痕跡,所以放大鏡是學書必備。而《聖教序》呢,細節丟失太多,使得臨習者注意力不知不覺就集中到了結字上面。當然這也是因為它的結字太經典,結構易學,稍微模仿一下就效果可觀,很有成就感。而書法裡的“易學”,本身就是個誤區。

四:如果想真正吸收王羲之的神韻,必須得了解原作的運筆方式,這才是關鍵。千萬不要陷入舍本逐末的困境,抓住了結字,而忽略了運筆。

五:《》聖教序》的運筆要注意什麼?那就是從細節性的遊絲、小鉤入手觀察加速,從重墨、粗筆觀察剎車,這就是所謂的“躦捉”。然後把這些筆畫的躦捉連貫起來,就是正確的套路打法了。

臨學《聖教序》先一個字一個字吃透,不要通臨,通臨只是好看而已,沒用的。那些吃透《聖教序》有所成就的人,絕對是在運筆上下過大功夫。







翰墨書法藝術


才一天你想臨好?[呲牙]花個十年八年再看[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