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大家需要怎樣重新認識樓市?

沂蒙小詩


疫情過後的樓市走向取決於自然和政策的博弈。身在其中的開發商反而無能為力。理由如下:

近些年經濟蕭條,購買力減弱。房地產過度開發,供大於求。房住不炒逐漸深如人心,投資客減少。疫情的出現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了危機,拉賬買房,一旦失業,生活都作難,拿什麼來付房貸。疫情改變了部分人在城裡買房的想法,決定回農村修房的人會增加。還有一部分人觀望態度增加,以上這些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因素,對開發商都不利,對摟市是利空。

然而政府不希望樓市崩盤,那樣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加大銀行風險。所以政府在護盤,去年有幾家開發商剛開始降價促銷,就被政府約談。所以政府會出臺一些有利於樓市的政策來扶持樓市。綜上,樓市的好壞取決於政府與消費者的博弈。


一介草民謝運強


這次疫情過後,我國樓市會出現分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規範化。這次疫情席捲全國,給我過經濟帶來巨大挑戰,房產業也受到波及。多數房企業績斷崖式下跌,為就活企業不乏諸多降價政策,產生了一定效果,然而還是有很多房企沒能頂住這一波衝擊,紛紛走向破產。破產的企業從數據來看都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實力相對薄弱,資金保障不充足,遇到特殊情況沒有相對完善的應急措施。而大型房產企業雖說也受衝擊,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經過這一次的“大洗牌”,留下來的就是實力雄厚、有較為完善後備資源的企業,少了一些小企業擾市,樓市會逐步統一化、規範化。

二、平穩化。經過這次疫情,樓市進入寒冬。我國一直堅持“住房不炒”的方針政策,同時不以房產業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的方針執行力度也很大,相配套出臺限購、限售、房產稅等措施,所以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對樓市宏觀把控相對較嚴格,樓市未來長期難以像幾年前一樣火爆。

從供需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人口湧入量大,而且沒有減弱趨勢,所以樓市首先回暖的還是一二線城市,並且房價會穩步上漲。三四線城市人口被一二線城市“虹吸效應”,人口流失嚴重,長期來看三四線城市房子供需會逐步達到平衡,房價難以有較大波動。

所以說疫情過後的樓市會逐步規範化、平穩化,這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好事。


樓市透析


    樓主好,針對“疫情過後,大家需要怎樣重新認識樓市?”這個問題,個人把一些淺薄的感受同樓主分享一下。

一、 從社會自然人的方面來講:

1、 受疫情嚴重影響,感悟生命型:確實今年的疫情相當嚴重,讓許多人對生活、生命及人生價值觀有了新的理解,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對於在疫情中遭受嚴重影響的朋友,他們的感悟一定會比我們大多數人更深刻。他們真正明白了除了生死再無大事,樓市對於他們來講已經看透,他們會更在意每天和家人的幸福感。

2、 受疫情影響,拼博進取型:此類朋友大多還未置業,正處於人生事業的初級階段。由於沒有房產在疫情期間有諸多不便利,個人認為這部分朋友可能迫切要解決自己的剛性需求,給自己一個家,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溫暖的港灣。

3、 疫情期間發現房子功能嚴重不足,強烈改善需求型:這個疫情讓全國朋友和家人有了一個超長的“假期”,並且還是全天候同家人呆在一起的那種。這期間,人們發現房子功能不夠用,家人之間相互干擾。比如:無單獨書房、衛生間不足、客廳較小等。如果慾望再高一點,希望有花園、露臺、地下室、茶室、家庭影院等等。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這些朋友有較強的改善需求。

二、 從開發商的方面來講:

1、 更加敬畏市場:疫情期間,絕大部分開發商也正遭受著非常大的煎熬。有許多業內朋友已經開始調查,疫情期間人們對房屋功能及小區設計功能優劣的反饋與建議,以便後期建造更人性化的住宅。

2、 開發企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由於資金鍊的原因,疫後市場上會出現較多破產、轉讓及收併購的情況。對於部分優質企業來說可能又是一次較好的機會。

3、 樓市的開發及發售模式可能也會有所改變。

三、 國家層面來講:

1、“只住不炒”的政策短期內不會變:在此原則下,進行“因城施策”。

2、“房地產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的地位不會變:房地產關聯50/60種行業,對國家的經濟貢獻巨大,期間內不會改變。

3、受疫情影響,全國及全球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個人猜想,疫後開發企業的融資通路可能會有所放開。

四、個人的一些建議:

1、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每天的幸福感很重要,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平凡而幸福。

2、如果是剛需購房,儘早下手,早一天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無論樓市漲跌與你無關,踏踏實實去拼博去奮鬥,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3、對於改善或投資需求,一定要擦亮眼睛尋找適合自己的樓盤(我以前分享過如何選擇城市、區域、樓盤、樓層及戶型,關注我,供查閱)。

4、我們時刻都要有一顆敬畏自然的心,山河異域、風月同天,和諧共存、萬物莫擾。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淺薄感悟,供樓主參考。

各位朋友好,關注“老楊如是說”,共同交流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