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0开始学习理财的年轻人,有什么避坑的经验吗?

JoJo撒哇滴卡


1.不要相信一夜暴富、永久躺赚、入门容易赚钱简单的事情,你能想得到的别人也可以,那么好的事情真轮到自己吗,想尝试暴富的话请去澳门或者买张彩票。

2.不要随便借钱给任何人,特别是利用同情心向你表示需求的时候,不良骗子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获利;

如真的遇上青梅竹马生死之交,那就做好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的打算,出借的金额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要知道对方借去做什么,用于救命钱的话就尽自己能力;用于投资借钱的话,向你借一万就给2-3千,既不坏了关系也不会以后绝交

3.请记住这句话:只有交易才会产生利润。

4.学会记账。我遇到很多人觉得记账没什么用,没必要坚持去做,认为只需要不断地赚钱盖过自己支出就可以,这些朋友没有错,说的也是特别有道理,只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不必要的支出。记账的最核心内容是清楚自己有多少钱,都花去哪里了!

5.减少使用信用卡,即使有也请将信用额度控制在自己月收入50%,避免超前消费

6.多读书,投资自己的大脑,如果有机会遇到牛人(通过知识的学习运用在自身领域有影响力),那就想办法跟在身边学习,有师傅教导总比自己摸索要好

7.消费额度1千以上请做一次分析:这次消费带来的是资产还是负债,如何分清请看下图:



废猫创业vlog


1.学习投资理财,我先介绍些书给你看看《富爸爸与穷爸爸》《小狗钱钱》《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聪明的投资者》《战胜华尔街》《巴菲特之道》《芒格的智慧》《芒格穷查理宝典》《芒格的原则》《滚雪球》《估值的艺术》《基金定投》《经济学原理》曼昆,等等,最少上百本的书,才能把股市,或则理财的的坑看清楚大部分。

2.刚来头条不久,也写了我投资失败的一些经历,但要变为你自己的经验,还是要你去实践,培养你的认知能力才有机会,与股市为乐!

3.据我接触的理财专家,很多不专家。真正的专家都是失败过来的,才是可以借鉴一部分经验。


萧雍和生


学习理财越早开始越好

任何一个人迟早都是要学会理财的,特别是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就更加要学会理财。因为理财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自身财产的一种方式,只有理财才能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收入之内,通过各种金融市场的产品,去实现个人或者家庭的各种需要:锁定风险——买保险,财富保值——买固定收益,财富增值——买权益产品。

个人认为,投资者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越早开始学习理财效果越好,这里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1、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强

理财所需要的金融知识是相对复杂的,这需要投资人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比如期权、期货等产品,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很难掌握精髓的。这一点对于早期就开始学习理财的年轻人来说是很有优势的。就算一个年轻人再懒,学习和理解能力相比一般人要差,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其理财知识也不会差。

更何况,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早期就开展理财学习的便宜,会更早的关注金融市场的各类信息,还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免费课堂等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奠定一个基础,这相比那些后来才进入理财市场的中年人来说,无疑是大幅领先的。

2、理财需要不断实践

理财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但包括实物投资,也包括金融投资,这里面除了需要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实践经验。现在没有任何一门课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理财所需要的知识、方法、策略和技巧全部交给你,即使有这样的课程,没有个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根本不可能掌握的。就拿学习门槛较低的金融投资来说,这里面按照风险的低到高可以分为国债、银行/券商/保险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纯债、一级、二级)、公司债、混合/股票基金、股票、期货、期权,这里面除了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相对简单以外,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很多基础性的知识,特别是随着风险性的提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就越多,实践的要求也就越高。

因此,越早开始学习理财,我们就能够通过更少的本金去尝试不同的理财产品,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来获取理财的真实经验,这种经验不是我们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听几次投资大师讲课就能获得的,只有投身于理财市场才能逐渐积累。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当本金有限的时候,其实我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投入资金的方式来积累各种理财产品的知识和经验。日积月累,这种经验是相当难得的。

所以,个人赞成,理财应该越早开始越好,除了理论的学习更容易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更为长期的理财经营。

理财的基本原则与投资陷阱

既然年轻人决定早早地开始学习理财,那有哪些可以避坑的经验呢?这就是回到题主所问的问题。笔者也是大学时开始关注金融市场,毕业后进入券商,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和实践,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想要避开所谓的投资陷阱,我们必须要先知道理财的基本原则,因为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围绕这些原则建立的,如果离开了这些原则,那十有八九就是陷进,无一例外。以下笔者所称的理财均指金融理财,因此下文也主要围绕金融产品的投资展开。

任何的理财都离不开金融产品,既然有金融产品,那就离不开管理产品的金融主体,也离不开金融产品的具体投向,这两者的配合和运行,体现在金融产品上面就是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更多关注到的也就是金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其中收益往往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甚至是仅关注的方面。所以,下面在阐述理财的基本原则与投资陷阱,就分别从金融主体和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这两个方面入手,带各位深入的了解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内在的运作逻辑。

1、关注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

任何的金融产品都有管理人,这些管理人通常情况下都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发行产品的资格,是否受到严格的监管是我们判断理财产品安全性的大前提。

比如发行国债的主体,那就是国家;发行企业债的主体,那就是大型企业;发行股票的,那就是上市公司;发行公募基金的,那就是公募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的,那就是信托公司;发型保险产品的,那就是保险公司或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私募基金的,那就是私募基金公司等等。所有的金融产品,都能够找到相应的金融主体。

这些主体在发行相应的金融产品的时候,都是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许可的,特别是传统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正统金融机构,这些直接归属证监会、银保监会监管的正规军,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因此通常情况下,这些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的资金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

但金融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类金融机构,比如各地的金交所、小贷公司、担保公司、P2P机构等等,这类金融机构主要归属地方政府管理。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监管体系,监管的方式混乱,监管的渗透差别较大,因此其管理相对很松散,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出现风险的概率是相对较高的,因此对于这些主体发行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是需要擦亮眼睛的,最明显的就是这几年不断被清理的P2P。

早在P2P蓬勃发展之前,它作为一个舶来品,一个在国外发展迅猛的新兴事物,在国内也由于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空白有过一段黄金的发展期,但是也正是没有法律顶层设计导致了P2P行业在发展之初就种下了各种恶果。在其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以后,虽然银保监会把网贷行业纳入同一监督管理,但是实质性P2P也受到省市金融局、互金协会等多头管理的格局,这样一个结局就是P2P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

P2P的投资平台普遍存在自融、资金池等违规的方式,这一现象在行业的迅速发展初期并没有得到重视,投子人数和交易金额出现飙涨,与此同时,在选择出借人时,并没有区分征信较差的人员。这些征信差的人的数量增加以后,逾期的贷款数量和金额开始爆发式的增长,P2P平台开始演变成了庞氏骗局,于是暴雷之声开始不绝于耳。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就在于P2P发展之初并没有一套成熟的监管体系进行监管,而是在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以后才开始纳入监管体系,并且这个监管体系是非常混乱的,这使得P2P这个行业实质上是得不到有效监管的。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想告诉投资者,正规的金融主体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因为他们受到严格的监管,而这些类金融主体,他们得监管体系是不完善,虽然业务模式很新颖,但是监管的力度不够,因此这里面就容易蕴藏较大的投资风险。又比如一些骗子公司,通过虚构一些高大上的投资项目,通过入股或者项目投资的方式非法集资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主体资格。又比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这些正规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的资金都是第三方托管的,资金根本没办法转到体外,因此本金不存在被挪用的风险。

这就是我们在投资理财时需要注意的第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在学习理财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的第一个坑,那就是不要胡乱投资不是主流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或者投资于没有相应资质企业发行的任何产品。在投资任何的金融产品前,必须关注发行金融产品的主体,了解这个金融主体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这个地位将极大的影响其产品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2、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要相匹配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实所有产品的收益率都是和产品的风险相匹配的,没有不承担风险就存在的高收益。如果有,那就是非法集资。

2018年,原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郭主席的这一番话其实道出了金融市场的本质——所有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都是建立在底层资产之上的,相应的收益一定对应着相应的风险,换而言之,风险和收益是相匹配的。如果任何一款金融产品能够提供给你低风险的高收益,那就要小心了。

根据底层资产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三大类,传统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传统金融市场,这里面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由于受到严格的监管,普通投资者接触相对较少,但是也有商品期货、股指期货这一类相对成熟的产品。

之所以要对金融市场的底层资产进行分类,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所有金融产品的基本运行逻辑。比如投资于货币市场的银行固定收益产品和货币基金,这些产品的投资对象就是各类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强,收益率较低但是收益确定性较高的产品。因此,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明显跟市场利率走的,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2%-3%左右。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款自称像货币基金一样可以自由赎回,但是收益率达到5%-6%,这一收益明显高于一年银行同类理财的产品,你会相信吗?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够轻松地分辨那些非法集资的骗局,因为他们往往都是通过虚构各种高大上的公司和项目来进行高息揽存,这些利息通常能够达到每个月3%-5%,也就是年化的收益率达到36%-60%。这样的收益率还是固定要支付的,可想而知要投资什么样的底层资产都不可能能够产生如此高且稳定的收益,除非是庞氏骗局。如果我们坚守底层资产贡献金融产品收益的原则,那就几乎能够识别所有虚假金融产品的骗局。

再比如,投资于资本市场中债券和股票等资产的债券基金或者股票基金,那他们的收益率肯定就是不确定的,而且根据投资的比例不同,其风险特征也会完全不一样。比如股票仓位不得低于80%的股票基金的风险大部分的产品是比仓位限制更加灵活的混合型基金要高的,因为股票最低仓位的要求不一样。这个时候,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基金获得债券基金这样相对稳定的收益就是不现实的。

这里就给初学理财的投资者揭示学习理财最为简单的一个道理,也是最容易避开所有理财大坑的黄金法则——看一个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要结合其投资的底层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评价。任何的产品或者项目的收益率,都不可能脱离底层资产而创造收益,如果有,那肯定是庞氏骗局。

这也是平常投资者听到最多的那句风险和收益是堆成的背后的原理,因此初学理财的小白,一定要谨记这一点,尝试任何的理财产品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清楚知道每一个产品对应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从而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里面的风险,享受到产品的收益,进而决定自己应该投多少钱进去尝试。

综上所述,年轻人从零学习理财是个好的开始,开始的越早,也有优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理财的基本原则,一个是学会分辨这里面的金融主体,二个要学会判断不同金融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其风险特征是怎么样。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地尝试各类金融产品学习和积累理财经验。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